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4328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老城比喻成烧透了的砖窑,逼真、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B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C在青海的约古宗列,它(黄河)是美丽的一缕;在宁夏河套,它是平静的一湾;在中游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东营入海口,它是平稳的漫流理解: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写了黄河在不同河段的自然形态,有很强的感染力。D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到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又向谁诉呢?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父母应该是孩子发泄苦闷时的倾听者。2 .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ABCD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雷华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B沙湾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我们抱着非常同情的心态搞了这次调查。C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系统研究中心建成后,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D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三的莘莘学子要竖立远大的理想,但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时间,认真备考,力争在中考中考出优异成绩,考上理想高中。B中国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族人民拍手称快,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名族自豪感。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溺于网吧,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D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光着膀子。”5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霎时(sh)徘徊(hui)砾石(l)纷至沓来(t)B驰骋(chng)矗立(ch)虔诚(qin)接踵而至(zhng)C旋涡(w)砚池(jin)敦实(dn)大煞风景(sh)D寒噤(jn)斑斓(ln)怜悯(mn)怒不可遏()二、现代文阅读A看山老爹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着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的爽快。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自从那些贪婪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瘠与荒漠。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襟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阴。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暮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选自人民日报)6 . 看山老爹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7 . 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_,暗线索是_,其中插叙了_和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8 . 结合语境,任选一句,品味语言。(1)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2)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阅读艾叶香中寻玉佩,完成下列小题。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 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9 . 作者回忆了奶奶的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把空缺的三件往事概括在横线上。_教“我”磨面作艾饼_荒年卖玉佩做艾饼_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10 .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线字的表达效果)(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11 . 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12 . 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三、文言文阅读菜清李渔菜为至贱之物,其花亦卑卑不数之花,无如不足道。积至贱至卑者而至盈千累万,则贱者贵而卑者尊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者,非民之果贵,民至多至盛为可贵也。园圃种植之花,自数朵以至数十百朵而止矣,有至盈阡溢亩,令人一望无际者哉?曰无之。无则当推菜花为盛矣。一气初盈,万花齐发,青畴白壤,悉变黄金,不诚洋洋大观也哉!当是时也,呼朋拉友,散步芳塍,香风导酒客寻帘,锦蝶与游人争路,郊畦之乐,什佰园亭,惟菜花之开,是其候也。【注释】选自闲情偶寄,题为“菜”,实指油菜花。卑卑不数:卑微不足道。无如:无奈。“民为贵”句:语出孟子。一气初盈:指春日阳气初升。什佰园亭:十倍百倍于园亭。13 .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其花/亦卑卑不数之花B积至贱至卑者/而至盈千累万C当/是时也D香风导/酒客寻帘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无如不足道(_) (2)有至盈阡溢亩(_)(3)万花齐发(_) (4)悉变黄金(_)15 . 翻译下面的句子。不诚洋洋大观也哉!16 . 这篇散文借油菜花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文中写其他园圃种植之花的目的是什么?四、句子默写17 . 默写填空。(1) 寄书长不达,_。(2) _,寒林空见日斜时。(3) _,人迹板桥霜。(4) 但愿人长久,_。(5) 当我们登临山顶环视祖国美丽的风景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_,_。”(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7) 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理想仍在,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分)(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子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注)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子蕾:指海棠初生的花苞。18 . 诗中哪两个字最能表明海棠花和桃花、李花的不同特点?(分)19 . 联系诗题说说诗人借海棠花想对儿辈表明什么思想感情?(2分)六、语言表达20 . 画出下列比喻中的本体(用直线)和喻体(用曲线)。(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3)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七、作文21 . 根据要求作文。“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 “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