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浪潮中的近代中国 练习题B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40761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浪潮中的近代中国 练习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浪潮中的近代中国 练习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浪潮中的近代中国 练习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浪潮中的近代中国 练习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但悲港岛易英徽”涉及的历史事件A签订南京条约B签订马关条约C签订辛丑条约D1997年香港回归2 .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3 . 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A黄海大战B辽东战役C威海卫战役D廊坊之战4 . 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5 . 以下是八年级同学就近代史上的某次战争展开的讨论,你知道他们在说哪一次战争吗(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7 . 20世纪初,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进一步侵略,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社会各阶层所做的努力有( )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民族工业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刊物,宣传革命清政府倡导维新变法 成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ABCD8 .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A康有为B谭嗣同C梁启超D康广仁9 .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10 .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它反映了哪次战争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无耻掠夺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 . 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是A申报B沪报C新青年D商务印书馆12 . “中国政府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引自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文件)。”后来英国借此得到的“赔偿”不包括( )A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B割香港岛给英国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赔偿英国2100万元13 . 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D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14 .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C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D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二、非选择题15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材料二: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说: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价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又付之一炬。材料三:东沟海战天入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郑观应(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的事件是,发生的时间。(2)材料二是针对什么事件做出的报到?施恶者是哪些国家?(3)材料三中郑观应描述的是哪次战役?当时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17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1895年)纽约时报(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材料三:“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3)结合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材料四:“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从哪里开始兴起并发展的?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1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这是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对自己什么活动的一番感慨?李鸿章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材料二有人针对材料一中李鸿章的活动画了一幅漫画(如下图)(2)请根据漫画分析李鸿章的活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到了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温饱线以上。村集体欠债3万元,人心涣散,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村里乱建房、乱倒垃圾普遍,环境很差。这与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名气相比十分不相称”。(3)结合所学指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改革第一村”?(4)材料三暴露出我国农村改革的什么问题?材料四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实践证明,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5)材料四为了解决材料三暴露出的问题,制定了怎样的政策?(6)综上所述,当今中国的改革和清政府李鸿章的改革有何不同?19 .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4)中国在深化改革,请你就当前中国的改革提出两点建议。20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以历史为题材的爱国主义电影的主题。某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四部电影作品入选:A我的1919;B火烧圆明园;C甲午风云;D建党伟业。(1)若要了解民族英雄邓世昌的事迹,应选择观看的电影是。(只填字母序号)(2)哪两部电影反映的是列强在1900年前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只写字母序号)(3)电影我的1919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的中心由5月初的到6月初转移到了,从此,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始。(4)“弘扬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电影的主旋律。从上述电影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2)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在哪一年?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非选择题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