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体系下的城市规划交通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740025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交通体系下的城市规划交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色交通体系下的城市规划交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绿色交通体系下的城市规划交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交通体系下的城市规划交通【摘要】当前,城市爆炸性扩张和交通拥堵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发展的共性特征,交通拥堵、汽车噪音、空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和满足人的出行需求是政府及科研工作者首要研究和解决课题。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通过交通与土地的协调发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注重慢行交通与步行空间等推动绿色交通导向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交通模式迫在眉睫,构建一种城市公交和慢行交通为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是现代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关键词】 绿色交通 ;体系解构 ;公交优先;城市规划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带动了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爆炸性扩张和交通拥堵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的共同特征,因交通拥堵引发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过渡更是直接威胁着城市的未来命运。各城市政府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组织实施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和建设,但城市交通拥堵状态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特别是广大民众在对交通及环境资源的分配上弱势突现。因此,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和满足人的出行需求,使交通运输系统获得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及科研工作者所必须研究的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绿色交通”应运而生。1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内涵1.1 以“人本”的理念定位交通运输体系交通目的是实现人与物的移动,而非车辆的移动。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发展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在交通政策的制定、交通工具的选择、交通线路的布设、交通设施的建设、交通管理的措施等方面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率、低公害、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目前,对绿色交通的理解已基本形成共识:即以低碳生态为目标和导向,致力于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节约建设维护费用,进而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因此,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是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体系的重中之重。1.2 体系解构从本质上讲,发展绿色交通的核心是要建立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实现长距离、高强度的出行需求主要由公共交通承担;短距离、衔接性的出行需求由自行车加步行的慢行方式解决,小汽车交通则不再作为主导交通方式,从而既保证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又从根本上满足资源环境约束的要求。因此,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但是,当前城市交通中小汽车主导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要扭转公交、慢行的弱势局面,必须依靠多元化措施的有效组合。在当前交通发展背景下,传统交通规划的四个子系统公共交通、道路网络、慢行交通、停车设施依然是绿色交通建设的基本切入点和着力点。公共交通、道路网络、慢行交通、停车设施与智能交通等五个方面,是绿色交通体系解构中的五项基本要素,也是绿色交通在中微观层面付诸实施的五个基本点。在宏观层面,绿色交通建设也需要具体的政策指引,这主要通过交通政策分区实现。交通政策分区以城市用地的非均质发展为依据,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从而在空间上落实绿色交通与土地利用发展的适应性;并且针对城市不同功能地段,提出对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的宏观指引,以此确立绿色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地位。1.3 绿色交通体系的基本理念绿色交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观念所提出和发展的全新理念,也是一个实践目标。它是以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以建设方便、安全、高效率、低公害、景观优美、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为目标,以推动城市交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提高交通效率、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及传统风貌、净化城市环境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措施,营造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环境2。绿色交通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现代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2、 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分析根据对绿色交通体系的解构可知,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可以概括为“一个宏观指引+五项中微观要素”,即宏观层面的交通分区指引和中微观层面的公共交通优先、道路网络协调、慢行系统健全、停车设施匹配以及智能交通推动。2.1 交通分区指引合理划设交通分区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前提。在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构建中,最大的矛盾在于传统小汽车交通的冲击和挑战,两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其博弈结果决定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因此,交通分区的合理划分方法主要是结合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和小汽车交通等不同方式在城市不同区域内的发展定位,制定差异化的交通发展政策。通过宏观政策指引,强化绿色交通在城市相关功能区域内的优先发展地位,明确对小汽车交通发展的政策约束,为绿色交通体系构建创造足够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2.2 公共交通优先在城市绿色交通建设中,“公交优先”是首要问题,应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合理选择公交优先模式,推动公交优先的目标落实。一般来说,超大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客运需求量巨大、平均出行距离较长,应致力于构筑多层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通勤铁路为延伸,新交通系统、快速公交为重要补充,常规公交、接驳巴士为一般辅助的优质公交体系。特大城市的公交系统构建关键在于轨道交通,应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常规公交为基础、快捷巴士为补充与衔接的公共交通体系,辅以有效的小汽车出行需求管理政策和措施,全面树立公共交通的整体出行优势。大城市的公交系统构建应以方式多样、路权优先为主要突破口,优先建立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等中运量的快捷公交方式,形成以快速公交为主导、常规干线公交为主体、其它普通巴士为重要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有条件的大城市也可因地制宜,适度考虑轻轨等中运量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小城市的交通方式通常比较简单、平均出行距离较短,非机动化出行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心城市的公交系统构建应致力于完善公交干线网络、延伸公交服务、提升公交线网覆盖率、服务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在小汽车全面进入家庭之前,确立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中的主体地位。2.3 道路网络协调在绿色交通理念下,路网结构、密度、级配三个基本属性的规划设计都应摆脱“以小汽车为本”的思想,首先满足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需要,真正做到道路网络与绿色交通相协调。2.4 慢行系统健全慢行交通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出行,它更是城市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慢行空间塑造不仅仅是简单的慢行设施布置和增加,而是对整体慢行空间的协调设计,创造令人身心愉悦的户外环境和慢行体验。慢行空间包括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指用于行人与自行车通过的设施,后者则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荫道、山间道、滨水道等)和商业性质的慢行空间(商业步行街等)。对慢行空间的整体塑造除注重交通性慢行空间的构筑之外,更应加强对非交通性慢行空间的设计和引导,致力于创造富有生机的城市慢行街区,造就生动有趣的慢行道。2.5 停车设施匹配绿色交通对待小汽车以“合理拥有、理性使用”为基本要求,因此,停车设施供应也从传统的“需求供给型”向“需求调控型”转变,通过加强停车调控,推动绿色交通方式优先。停车分区的内涵是针对区域特点调控停车设施布局和停车供需关系,引导城市交通空间的合理分布。在绿色交通建设中,停车分区策略必须与交通发展策略相协调。3 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城市规划重点方向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开端和方向,是城市能否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源头,因此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推动以绿色交通体系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3.1 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之间互馈,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磁体和容器”,在地理空间的发展上是土地利用与交通共同促进的结果。因此,为使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系统两者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由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发展模式重构在城市规划理念方面,应改变城市原有单一中心的布局结构,发展合理的城市形态和结构,形成多个承担一定城市功能的分散分布又相对集聚的结点区域,同时,通过城市交通支撑城市规划,依托快速大容量客运轴线(不是交通干道),缩短时间距离消除空间障碍,实现 “跳跃式”发展,使分散的结点城市(镇)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注意城市交通走廊及枢纽建设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城市交通走廊是以轨道交通或城市快速路或相互平行多条主干道以及相配套的公交优先系统所构成的,是支撑和引导城市整体发展的交通主骨架。因此,交通走廊的合理确定应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予以明确,同时在城市交通走廊确立的前提下,对交通走廊沿线、支撑区域的用地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的发展模式TOD 发展模式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因此,从区域规划层面,组织紧凑的、有公共交通系统支撑的城镇发展模式;从城市内部层面,在大型交通枢纽、轨道及BRT 公交站点周围区域布置混合性质的用地,并审批多种价格、密度的住宅类型,从而引导城市集约化发展,节约土地、能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3.2 构建适应绿色交通出行方式需求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不仅仅是满足机动化的需要,而应是完善的、相互协调的、满足各种交通工具合理使用需要的路网规划。因此,对中国大城市来说,城市规划应因地制宜形成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公共交通网络系统、自行车网络系统、步行网络系统等配套合理的综合道路网络系统,让居民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合理地选择交通工具,发挥各自交通方式的优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建设指导思想,保证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交通权益不受侵害,创造出绿色的、和谐的交通运行环境。3.3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超前规划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网络1)超前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实行多层次、多结构的交通方式,而轨道交通由于具备了大容量、快速、准点、效率高、环保等优点,使其成为缓解交通拥堵,走向绿色交通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在城市规划中,应超前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轨道交通建设预留城市用地,并在满足轨道交通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实施。2)重点发展和建设BRT 系统,充分发挥BRT 的网络效益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是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要实现这一美好蓝图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建设周期。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我国大城市在达到全面建设轨道交通的经济水平之前要忍受交通系统的低效率,通过相对低廉得多的成本,建设容量、服务水平与轨道交通媲美的快速公交系统应是大中城市当前发展的重点,亦能成为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规划上,大力推进公交专用道的规划与建设步伐,并尽快形成BRT 网络,从而发挥BRT 在运营上的网络效益,同时也为将来在客流通道上建成轨道交通培育客流基础。3.4 注重慢行交通系统及其衔接规划创建安全、方便、快捷、有序的自行车交通出行环境,保持和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回归和发展自行车文化,实现自行车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融合,将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点。1)编制自行车交通专项规划。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框架下,以城市路网中的非机动车道为基础,规划建立包含支路、街巷、社区道路、公园绿地等各类公共空间道路等在内的自行车道路网络,为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健康发展提供规划依据。2)处理好道路建设与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关系。坚持杜绝因为机动交通需求剧增和自行车交通萎缩,而过度忽视、打压和挤占自行车交通空间,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必须配置自行车道路空间。3)构建自行车换乘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在公共交通骨干走廊的公交枢纽和重要站点附近,应配置一体化的自行车换乘公交设施(Bike & Ride),如建设“公共自行车租用系统”,以扩大公共交通的有效服务范围,重点面向由外围居住地到中心区工作岗位的通勤出行。4)努力提高自行车存放设施的容量和建设标准。居住区和商业、办公等公共服务设施,要为自行车存放提供充足空间和安全实用的设施。3.5 构建安全、舒适、人性化、高品质的步行空间步行交通是各类交通的源头和归依,而步行空间则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场所和组成部分。因此,建设与城市功能和交通系统完美融合,安全、舒适、连续和高品质的城市步行体系,将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点。1)编制城市步行交通专项规划。综合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等要素,形成由人行道、行人过街设施、步行街区、广场和各类公共空间等组成的安全、舒适、连续、方便和功能多样的城市步行系统。2)建设足够容量的城市步行道设施。城市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是城市步行系统的基本空间,必须按规范充足配置,并与周边公共空间相融合。在商业区、大型公共建筑、公交枢纽等人流聚集区,宜设置满足人流疏散和活动功能需求的步行广场,并尽可能增设自动化行人设施。3)建设人性化的行人过街设施。城市主次干道的路段与交叉口,鼓励采用有信号控制的平面过街形式;在交通量小和车速较慢的支路和街巷,要配置清晰和短间距的过街人行横道;大型商业办公街区、大型交通枢纽等人流车流聚集区,宜设置连续的、与周边公共建筑连通的地下街或空中连廊;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物理隔离,保证行人安全和减少机动车对步行交通的干扰4)打造高品质的步行交通系统。结合城市环境空间和街区功能,精心设计步行系统,配置休息、饮水、观景等行人服务设施,与沿线商业和旅游等功能有机结合,富有特色和高品质的步行街区甚至会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4、结语绿色交通作为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现代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绿色交通实践既是交通系统自身的优化,同时也是推动城市向低碳生态方向发展必不可少的行动之一。在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环境危机日益突显的背景下,绿色交通急需与传统的公交、慢行、道路、停车等交通子系统紧密结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机制。参考文献1 陆化普. 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 城市交通,2009(11):2327.2 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121-128。3 马强. 关于智能交通规划的若干问题J. 综合运输, 2004(4): 3335.4 林卫,唐翀等.昆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R. 昆明: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20065 马强. 关于智能交通规划的若干问题J. 综合运输, 2004(4): 3335.6 Paulo Sergio Custodio. 绿色交通相关问题概述J.城市交通,2007,5(4):34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