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38754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锦绣未央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改革的政治家是( )A汉武帝B北魏孝文帝C元世祖D明太祖2 . “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ABCD3 . 下列远古居民生活的先后顺序是北京人山顶洞人元谋人。ABCD4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措施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D推广先进生产工具,促进江南开发5 . 学习历史应注重时空观念。某同学制作了“朝代更替表”,其中空框处分别是( )A商汉B商晋C汉晋D晋汉6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历史人物,以治水造福于民,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而名维靑史。这位历史人物是A尧B舜C禹D启7 . 都江堰是四川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8级大地震的考验。2200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它的设计建造者是A吕尚B郑国C管仲D李冰8 . 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主食是A粟B水稻C小麦D玉米9 . 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成语典故。下列成语典故相关史实排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BCD10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此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11 .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地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是( )A制造工具B使用火C缝制衣服D种植作物12 .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A疏勒B于阗C乌垒城D敦煌13 . 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A刀币B贝币C纸币D圆形方孔钱14 . 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A禅让制开始出现B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C分封制开始出现D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15 . 历史学家在中国史纲中写到:“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的把兄弟、子侄、 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A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B加快了周朝人口增长C血缘关系是唯一依据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16 . 下面两幅图(图一、二)所表达的历史信息,与哪一事件相关联?( )A秦国商鞅变法B汉代丝绸之路C北魏孝文帝改革D宋辽澶渊之盟17 . 史记周本纪“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说明下列哪项制度趋于瓦解A世袭制B禅让制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18 . 秦先后兼并的国家是A韩赵魏楚燕齐B楚燕赵齐韩魏C赵魏韩楚燕齐D赵魏韩燕楚齐19 . 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女娲补天B涿鹿之战C夸父追日D牧野之战20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下列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的搭配,正确的是仁ABCD二、列举题21 . 请写出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人物:(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_(3)破釜沉舟_(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三、简答题22 . 儒家思想学派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的?它在其发展过程中遭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四、综合题23 .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 胡曾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 “扫六合”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2)材料二中结构图反映的是秦朝首创的哪一制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设置了“三公”,其中分管行政的是哪一职位? 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行政制度?(3)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朝统治者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材料三中的“胡”指哪个少数民族? 为了抗击这个少数民族,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5)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五、辨析题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变法?(2)根据材料一,概括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3)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商鞅为此都付出了生命。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看待?并说出理由。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4)材料二是后人称颂谁的诗?请你简要介绍他的成就。(5)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两个人物,一位是著名的改革家,一位是著名的水利专家,你认为他们哪些精神非常可贵,值得我们学习?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列举题1、三、简答题1、四、综合题1、五、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