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秋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37012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春秋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春秋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春秋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春秋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有( )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是有国王统治的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决策机构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所有雅典人包括妇女都享有主ABCD2 . 从下列三张学习卡片上,我们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3 . 下列世界文明中,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是( )A印度文明B希腊文明C阿拉伯文明D中华文明4 . 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5 .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家争鸣”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家争鸣的( )A出现时间B出现原因C学派D作用6 .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道德经凡事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B孟子春秋“兼爱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C孔子论语“无为而治”,顺其自然D韩非孙子兵法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7 .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思想主要体现在 ( )A春秋B诗经C论语D孟子 8 .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9 . 某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老师引用了谁的思想来开导学生?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10 . 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第20位商王迁都至殷后,商朝不再迁都,逐渐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迁都至殷的第20为商王是A桀B盘庚C纣D比干11 . 历史上“公天下”开始变成“家天下”的事件是( )A禹传启B尧传舜C舜传禹D启传桀12 . 开学了,有一位同学向大家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氏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三个王朝。”你能由此判断出他姓什么吗?( )A黄B唐C夏D周13 . “秦遂兼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见汉书地理志)“周制”指的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三省六部制度14 .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他的主张是( )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15 . 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四书五经B宋词C唐印诗集D四大名著16 . 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1709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 )A商人B诸侯C自由平民D奴隶17 . 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个标准,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A商纣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夏桀18 . 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西周、东周19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AABBCCDD20 .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1 . 在电视剧封神榜中,有纣王无道造炮烙,妲己设计害比干的描述,请你判断这个事件发生与下列哪个时期( )A原始部落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22 . “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23 .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农业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ABCD24 . 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25 . 孔子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记录在( )A春秋B论语C孟子D左传26 .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D无为而治27 . 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28 . 新学期开学,有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那么这个同学姓A商B秦C周D夏29 . 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分封制军队刑法礼仪教化ABCD30 . 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A夏商东周西周B夏商西周东周C夏西周东周商D商夏西周东周31 . 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32 . 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 )A东周B西周C商朝D夏朝33 . 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下列成语故事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是( )酒池肉林 烽火戏诸侯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ABCD二、选择题34 .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推崇A道B儒C法D墨三、非选择题35 . 不同的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1)材料一发生在我国什么时期?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当时争霸格局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青年毛泽东曾评价过一次变法:“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2)材料二中青年毛泽东评价的“变法”是什么变法?这次变法对该国当时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三: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铁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银锡之属为器饰,不为币。史记.平淮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两朝时期在币制上有什么革新? 材料四: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4)以史为镜知兴替,你认为上述四则材料给今天的中国什么启示?36 .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孔子。阅读下面的材料:材料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材料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材料三、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孔子作为大教育家,在教育上贡献是什么?(2)孔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什么?(3)孔子之后在战国时期,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个? (4)谈谈他在学习方面的言论和思想带给你的启发?37 . 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诸子观点体现的思想(主张)所属学派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强调“法治”38 . 观制度历程、悟文明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朝实施了哪一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条件。(3)材料三体现了宋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哪些措施? (4)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3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体现了哪家的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4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取信于民,在颁布新法前,他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宣布: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木杆搬到北门,他如数发赏。从此,人民相信他说话算数。新法颁布后,大家相信必定能实行。材料二:7世纪中期,一些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十分羡慕中国的强盛。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实行变革,建立法制完备的国家。(1)请分别写出与两则材料相关的改革名称(2)与材料一相关的改革中否定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个?根据材料二反映的内容说说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用改革中内容来回答)(3)这两次改革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4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举措。材料二: 郎永淳,原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员、主持人。2015年9月,郎永淳辞职央视。2017年10月,因醉驾被北京警方拘留。材料三:秦始皇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相对于前者的严厉刑罚制裁,后者采取的是利禄诱惑。(1)材料一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思想?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鞅会站在哪一边? (2)对于材料二中的醉酒驾驶现象,你觉得老子、孔子、韩非子会选择怎样的举措来治理。(写字母) A、主张制定完善的法律,强迫人们遵守,并严格执行法律,依法严惩醉酒驾驶的行为。B、要求人们自律,主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C、对于醉酒行为,顺其自然,等他们遭受严重后果会自己改正的。老子( )孔子( ) 韩非子( )(3)材料三体现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哪个学派的态度?虽则措施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的共同目的什么? (4)我们现代社会的一些做法体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你能说出几个吗?(至少2个)(5)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二、选择题1、三、非选择题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