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35058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带答案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类推是学习科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ABCD只有2 . 现有10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15克的硝酸钾B蒸发50克的水C倒出50克的硝酸钾溶液D使硝酸钾的溶解度达到30克3 . 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ABBCCDD4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浓硫酸腐蚀布块C氢氧化钠潮解D烧碱变质5 . 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这种试剂不可能是( )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盐酸D硝酸钠溶液6 . 向含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克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1的数值为120BP点过后将出现蓝色沉淀C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DP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7 . 把一些锌粉放入和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B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C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D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8 . 对于化学反应X+K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X只能是熟石灰CY中一定含有钾元素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9 . 已知Mg(OH)2MgO+H2O,Al(OH)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NaAlO2 , 即Al(OH)3+NaOH=NaAlO2+2H2O,而Mg(OH)2不与NaOH溶液反应。现将ag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白色粉末的质量还是ag,则原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A60%B52.4%C40%D无法计算10 . 下图表示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B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C60s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D在20s到40s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11 . 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易吸收水而潮解 有腐蚀性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BCD12 . 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如下表,据此表判断正确的是( )体液尿液胃液血浆胰液pH4.78.40.91.57.357.457.58.0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碱性B人体的胃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人体的胰液一定呈碱性DpH试纸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值13 . “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如图所示的铁钉生锈的实验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对比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C对比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D对比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需水和氧气同时参加14 . 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与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混合液由HCl、H2SO4组成B该混合液由H2SO4、CuCl2组成C该混合液由HCl、CuCl2组成D该混合液由Na2CO3、CuCl2组成15 . 实验室许多药品需密封保存。下列药品在空气中若不密封保存将导致质量减少的是( )A浓盐酸BNaOH固体C食盐D金属镁条二、填空题16 . 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三枚无锈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如图),数天后,只有试管I中的铁钉在水面处生锈,其它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发生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制品锈蚀的需要的条件是:_(2)请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常用方法:_(写出1种方法即可)17 . 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一定量的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的探究目的是_。(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_。(4)实验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无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_。18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特性。但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小明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2)为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小明取等体积的98%和63.3%的硫酸,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右图:根据右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_(可多选)A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B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C浓硫酸吸水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D硫酸浓度越稀吸水性越弱,到一定浓度后就失去吸水性;E.开始两者吸水速度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度相差越大19 .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20克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见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见图。(CaCO3+2HCl=CaCl2+H2O+CO2)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5克1.5克第二次加入5克克第三次加入5克0.5克第四次加入5克0.3克计算:(1)分析上述图与表,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克;(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 . 在H、O、C、Ca几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写化学式)。(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2)雪碧饮料中的一种酸_;(3)主要用于生产石灰和水泥的盐_;(4)常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三、探究题21 . 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gPLA样品中的各种元素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设计)以上实验装置如图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_E_C。(分析与结论)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装置C的作用是_。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gPLA样品,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装置BCDE实验前质量/g160150150100实验后质量/g163.6150163.2100通过分析与计算,该 PLA 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22 . 实验小组研究硫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1)实验后得到蓝色溶液的是_(选填试管编号);(2)实验后某试管内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试管内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乙图所示。当滴加稀硫酸至m克时,静置试管,试管内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23 . 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变质程度,做出如下猜想: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2)称取10.6g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样品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10.6克148.5克146.3克四、简答题24 . 将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一)如图1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1)按物质分类,C属于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2)写出A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二)如图2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填序号);25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2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50克,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1)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2)从图可知,当所用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时,表明锌恰好完全溶解;(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三、探究题1、2、3、四、简答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