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3490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25题;共169分)1. (4分)把划线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l_r_f_l_可怜任何仿佛规律2. (10分)一字组多词。愿 _ _ _ _ _烈 _ _ _ _ _3. (2分)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字母,并写出对应的小写字母。H J Y M N D R P C V大写排序:_对应小写:_4. (10分)查字典填空。 (1)“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再查音节_,组词_(2)“脾”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再查音节_,组词_5. (5分)发挥你的聪明才干,把下列成语填写完整。_不断_罗_布前车之_囫囵_枣6. (8分)我会给下面的字注上韵母和声调。x_y_p_ch_橡盈评搽j_lu_g_q_捷卵缸蜻7. (5分)读了这一课,大家都会喜欢渔夫的,联系全文的内容,从三个方面简要地写出喜欢的原因。8. (15分)阅读最大的学问家蛀书虫一条蛀书虫从书里爬出来,迎面碰上了一只蜘蛛,蛀书虫向它打招呼说:“你好!”“你是谁呀?”蜘蛛问道。哈哈 蛀书虫笑着说你这个无知的家伙 怎么连我也不认识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蜘蛛奇怪了,说:“可是我听说,只有人才配当学问家呀!”蛀书虫又哈哈大笑起来:“人怎么能同我相比?他们拿起书,只是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又原封不动放回老地方。而我呢,钻进书里把每页书每个字通通吞到肚子里。年复一年,你想想,我肚子里的学问该有多少!”“那么,请教一下,我怎样才能成为大学问家?”蜘蛛又问。“当然也得学我的样子,钻进书里把书吃掉喽。”蛀书虫趾高气扬地对它说。蜘蛛想了想,开口道:“不,按照你的理论,我有个更省事的办法既然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我把你吃进肚里,你的所有学问不就全都进了我的肚子吗?”说完,它一头朝蛀书虫扑了过去。(1)想一想,组词语。朝zho_ 教jio_cho_ jio_(2)给短文第三自然段空处加标点。_哈哈_蛀书虫笑着说_你这个无知的家伙_怎么连我也不认识_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_(3)蜘蛛说的“按照你的理论”是指谁的理论?什么样的理论?谈谈你对这个理论的看法。9. (3分)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坍(A.tn B.dn)塌_着(A.zhu B.zho)想_散(A.sn B.sn)步_10. (2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忽然课桌摇晃起来。_夜色中,一个黑影一晃就不见了。_11. (5分)用钢笔描红。诠 释 坍 塌 攸 撼12. (2分)根据意思写词语。决定生存或死亡的最危急、最关键的时刻。_。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_。 13. (5分)按要求写句子。谭老师的姿势震撼了抢险人员。(改成把字句)14. (4分)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填空:最后的姿势是写的_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_。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_,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_。15. (5分)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16. (2分)用恰当的词代替加横线的词语,写在横线上。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6点多就起床了。_5月12日原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_17. (5分)找一找。最后的姿势中出现的成语有哪些?写在横线上。18. (5分)读最后的姿势 , 找出文中正面描写的句子,抄在横线上。19. (5分)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20. (5分)最后的姿势句子品读。“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这句话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1. (5分)读课文最后的姿势请你分析。“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2. (4分)你知道有哪些成语是写教师的吗?把你所知道的写在横线上。例:诲人不倦_ _ _ _23. (5分)读最后的姿势下面一段话,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标点,体会其作用。忽然,课桌摇晃起来_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_地震_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_什么也不要拿_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24. (24分)阅读课文,然后填空。最后的姿势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天空阴沉沉的。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洗漱_废墟 _坍塌 _诠释_(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3)你能按时间顺序来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吗?默读,分段,概括段意。(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5)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25. (2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丑石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 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 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不太采用。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 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 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 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 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真的,是太丑了。”“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以丑为美?”“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阅读全文,完成练习:(1)“它黑黝黝地卧在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一句用的修辞方法是_,这句话形象的描写了丑石的_的特点。(2)第段各写了丑石“无用”的哪些方面?(可用文中语句回答)第2段中它不能_第3段中它不能_(3)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是?(4)第六段“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5)“丑石的伟大” 在文中指的是?(6)了解了丑石前后不同的遭遇,你明白了什么?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25题;共169分)1-1、2-1、3-1、4-1、4-2、5-1、6-1、7-1、8-1、8-2、8-3、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4-2、24-3、24-4、24-5、25-1、25-2、25-3、25-4、25-5、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