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教案(孙燕红)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1073364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律教案(孙燕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元素周期律教案(孙燕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淄博市高中化学教师讲课评选元素周期律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1章第2节单位:临淄二中教师: 孙燕红 2008年12月26日课题:元素周期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元素周期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元素周期律,能使学生初步树立“由量变到质变”、“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式、学案导学式【学习方法】归纳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一、 设问激疑,创设情景利用元素周期表做为情景导入新课。问题:在这个表格中蕴涵着什么样的规律哪?引入正题二、元素周期律 【交流与研讨】(1)分组填写教材P14-15页表中所缺的内容;(2)对表中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点评】通过填表,让学生获取感性知识,一方面复习了前面学过的原子结构有关知识,也为元素周期律的探究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方法引导】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原子的核外电子层外层排布随原子序数变化而变化的具体情况,每四人为一小组,写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交流研讨】小组代表展示其核外电子层排布图。【点评】让学生学习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表示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相互合作的意识,也让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为归纳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1、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规律性变化学生活动找规律总结请你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121123102181118318【联想与质疑】通过画原子结构示意图,对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类比与推理】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2、元素的原子半径的规律性变化学生活动找规律总结阅读课本14、15页表一原子序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的变化(除稀有气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1213102大小11182大小【类比与推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3、元素的化合价的规律性变化学生活动找规律总结阅读课本14、15页表一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 变化121+103102+1+5-4-1011183+1+7-4-10思考与交流: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学与问:(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与原子半径的周期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与决定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决定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小结:结构决定性质问: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我们通过第三周期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来探讨这一问题。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规律性变化(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实验探究元素的金属性(Na、Mg、Al)强弱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验证Na、Mg、Al的金属性强弱小结: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产生 H2 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3)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探究一:金属单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结论归纳Mg取一小段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的镁带,放入小试管中,加入23 ml蒸馏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现象是 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滴入酚酞溶液不变红过一会儿,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沸腾,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现象是表面出现较多气泡 溶液变为浅红色写出反应式:Mg + 2H2O= Mg(OH)2+ H2请你结合钠与水的反应,总结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是 Na Mg AlAl取一小段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的铝条,放入小试管中,加入23 ml蒸馏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现象是 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沸腾,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现象是 无明显现象铝与水 难 反应实验探究二:金属单质学生活动结论归纳Mg取一小段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的镁带,放入小试管中,加入2 ml1mol/L盐酸。观察现象。现象是 反应剧烈 产生大量气体写出反应式:Mg + 2 HCl = MgCl2 + H2请你总结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是 Mg AlAl取一小段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的铝条,放入小试管中,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现象。现象是 反应较慢 表面产生气泡2Al + 6 HCl= 2AlCl3 +3H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生活动NaMg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Mg(OH)2Al(OH)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结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知识迁移: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 ( A ) ANaOH BAl(OH)3 CFe(OH)3 DRbOH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与问:你做了实验后,你还有什么办法判断金属性强弱?(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小结: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变式练习: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 A ) ANaOH BAl(OH)3 CFe(OH)3 DRbOH总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2、自主学习、形成新知资料:非金属性质的变化规律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H4SiO4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最强酸(比硫酸酸性强)通过上表分析,能得出Si、P、S、Cl的非金属性变化情况吗?小结: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四、提升理念,形成新知结论:同周期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五、类比推理,归纳总结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六、归纳总结,概括提升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最外层电子数 18原子半径化合价决定了归纳出引起了元素化学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八、课后作业,延伸铺垫课本第19页课后习题:第1, 3,4,5,7题。【教学设计说明】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实质的揭示,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会以此理论来指导后续学习,所以,学好元素周期表是十分重要的。教材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元素周期表作为重点内容。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代表介绍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形和递变性;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介绍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性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内容结合起来,归纳总结有关的化学基本理论。本节以周期表的横向结构为线索,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归纳出元素周期律。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