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七(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17491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七(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七(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七(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七(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蜷曲(jun) 熟稔(rn) 祈愿(q) 惩恶扬善(chng)B . 雏形(ch) 亘古(n) 嗔怒(chn) 心无旁鹜(w)C . 回溯(shu) 戏谑(xu) 慰藉(j) 通宵达旦(xio)D . 缄默(jin) 羸弱(li) 懊悔(o) 风雪载途(zi)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 , 简直是个奇迹。B .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 , 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C . 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符合道德规范。D . 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 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B .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思考,但是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C .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材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 . 昆大高铁开通后,从大理到昆明的时间需要两小时左右,比原来减少了三倍多。4.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来署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惠风和畅,莺飞草长,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_;秋天明月朗照,五谷飘香,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是生命的张扬 是生命的纯熟 是生命的萌发A . B . C . D . 5. (2分)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不相同的一项是( ) 清晨,淡蓝的轻雾中,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静静立在湖边,它们望着水中的自己的倒影。静寂的群山、树木,都用了淡蓝、淡青、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越发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那些远山、丛林、微澜,都有无言的柔情。有风拂过林海,几只白色的小鸟,站在枝头上,真是“林静鸟谈天”。大自然安然、宁静的气息,一时间向你袭来。A . 由于用了淡蓝、淡清、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静寂的群山、树林,越发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B .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难道是因为用了淡蓝、淡清、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C .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不都是因为用了淡蓝、淡清、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吗?D .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是因为用了淡蓝、淡清、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啊!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6. (4分)阅读关雎,回答问题。 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关雎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的方式来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体会其作用。 (4)下列对关雎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关雎是我国古代的恋歌,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思慕、爱恋之情。B . 诗歌开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雌雄雎鸠鸟引出河边男子对在河里采水草的姑娘的爱恋之情。C . 诗歌中问进一步描写男子对姑娘的爱恋之情。用水中漂浮不定的水草暗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回到家中仍朝思暮想、夜不能寐,姑娘的身影总是浮现在眼前。D .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7. (12分)文言文阅读,回答1-5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上使外将兵B . 其一犬坐于前C . 腰白玉之环D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上使外将兵B . 其一犬坐于前C . 腰白玉之环D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实是欲界之仙都。 然是中有深趣也。B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月上下。C . 复与疏钟相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 . 倘能从我游乎? 请从吏夜归。(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实是欲界之仙都。 然是中有深趣也。B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月上下。C . 复与疏钟相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 . 倘能从我游乎? 请从吏夜归。(5)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夕阳欲颓,沉鳞竞跃。_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_(6)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夕阳欲颓,沉鳞竞跃。_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_(7)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8)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9)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10)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8. (8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 (6)读经典诗词,见诗人气度。李白仕途受挫,仍抒发了“长风破浪会有时,_”的豪情壮志;刘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仍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_ ,_”,传达了见新人辈出无限欣慰的豁达;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别离,仍对着中秋圆月唱出了“_ ,_”的美好祝福。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 (16.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赶考的棉树汪亭从小到大,我的兴趣一直非常广泛,性格也很要强。画画、书法、写作,必须样样出色才行,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年,高考临近,每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都在班级垫底。压力让心高气傲的我无比沮丧,一度心灰意冷,不想参加高考了。周末,我逃回了家。在屋后的一块棉花地里,我望见父亲站在棉树丛中,正拿着剪刀麻利地剪下棉花枝叶。衬衣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父亲的背上,我远远地注视着,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会儿,父亲弯腰用草绳把剪下的枝叶捆了起来。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我,顿时神情很惊讶,朝我大喊:“小子,咋回来了啊?”我低着头,沉默不语,摆弄狗尾巴的双手不停地颤抖。我实在不敢看父亲那被骄阳晒烤得如黑炭般的脸。父亲见我良久没有吱声,匆忙跑到我身旁,把自己头顶上的草帽摘下扣在我的头上,关切地问:“是不是没有生活费了?”我压低声音,快速地说了句:“我不参加高考了。”父亲的表情顷刻凝固。原以为他会对我吼叫,甚至拿起棉花枝抽我一顿。我做好了一切准备,可父亲却意外地轻声细语问我:“为什么?”我仍然不敢抬头,兀自一五一十地把心事告诉了他。父亲就势在我身旁坐了下来,点燃了一根劣质香烟。在沉默了好久后,他突然指着旁边的一捆棉花枝,憨笑地问我:“小子,知道为什么我把这些枝叶剪下来吗?”我无精打采地摇了摇头,心里也正在纳闷。父亲猛地吸了口香烟,很平静地说:“这些枝叶在棉树上,不但是多余的,而且还影响着整株棉树结苞开花。其实,每株棉树只需要三五枝最好,这样所有的养分就会集中起来,结出许多饱满的花苞。所以,每年我都要剪掉一些棉树枝。”我静静地站立在田间,若有所思。阵阵微风吹过,这片棉树,因为枝叶稀少,每枝都能摇曳弄姿,尽情享受着清风的抚摸。父亲拍拍我的肩,背上棉枝,朝家走去。我跟在身后,父亲接着说:“其实啊,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株棉树呢?枝叶多了,当然结不出好的果实。兴趣太过广泛,便影响了主干的发育,明白吗?”听了父亲的话,我的心仿佛涌进一片阳光,透亮了许多。我重新回到学校,将学习以外的兴趣抛下那年8月,我收到了一所专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如今,我一直铭记着父亲当年的那番话,他用朴实简单的务农经验告诉了我终生受益的生活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株棉树。当生活中各种枝叶繁茂地疯长时,我们应该立即有选择地剪去一些,让所有的精力全集中在仅有的几枝上,然后用心地去浇灌栽培。这样,我们的“棉树”,才能开出更好更饱满的花朵。(1)给加线的字注音。 顷 _刻 摇曳 _兀 _自 劣 _质(2)解释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父亲的表情顷刻凝固。 (3)第段“我静静地站立在田间,若有所思”,请揣摩并写出“我”的内心活动。 (4)父亲为什么要剪下一些棉花枝?父亲借此旨在告诉儿子什么? (5)本文在构思上具有抑扬结合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结合文意,文中画线句子中“棉树”指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感悟。 10. (1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山音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外公谢世的第二天,雾霭沉沉,下着密如针脚的雨。外公从小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在外求学十余载,漂泊十余载,兜兜转转又回到山里。当了大半辈子的教书先生。却没料到,一场乍暖还寒的三月冷雨,竟让他与这三尺讲桌永别了。山里的世界静极了,没有丝毫外界的声音,而那些留守山中的孩子,失去了唯一的老师,与外面的世界相牵的线,就生生这么断了。“现在山里人越来越少,你外公啊,一人教了几座山头的小孩,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几个。”前来帮外公下葬的其中一位大伯对我说道,末了还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真可惜啊,那些小孩都挺喜欢他的。喏,那就有一个他的学生。”我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正好对上了一双惶惑不安的眼睛。那是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女孩。头发看样子是不会扎,松松垮垮,身形也偏瘦小,上身一件衬衣洗得发白。她定定看向我,板着脸,双唇紧抿,幼兽般的眼睛漆黑得发亮,左手却紧抓着前面老人的衣摆。我凑过去问她:“你家在哪?”她抬头飞快瞟了我一眼,不说话,朝山上一片在雨中凝固的苍翠努了努嘴。“你爸妈呢?”我注意到她的脸迅速蒙上一层寒霜,耷拉下眼皮来,她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半晌才失落的开口:“他们去外面打工了。”“那你跟谁过?”“弟弟妹妹还有奶奶。”之后我也不知该怎样搭话,便默默走开了,因为我猛然发现,虽然只差了三四岁,但我们之间已然被巨斧劈开了一道鸿沟,于是我与她的距离,就像各自眼中的风景般遥远。山也跟着沉默,不发出什么声响。在她的奶奶走后,她突然叫住了我。“你外公教过我,我很喜欢他。他教我们认字、算术,还给我们念诗、唱歌。他还说,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叫作夔州。你看到我们头顶的天空了吗?他说这是夔州特有的天空,他说这种天空是苍色的。”我惊讶于她忽然会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讲这些,更惊讶于她没有我想象中隐忍至极的悲伤,却也不是饱经沧桑的麻木老成,而是一个正当年华少女的冷静自持。仿佛外公的离去对于她来说只是送别一只北归的鸟,是注视一片摇落在厚厚腐殖质中难觅踪迹的叶子。我明白,可能对于她,离别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渐渐地我跟那小女孩也熟稔起来。我发现她非常喜欢看书,时常看见她捧着翻旧的课本,在风里站成一株瘦削的酢浆草,融进绿得化不开的山中。雨声渐疏,在某个午后,阳光居然冒了个角,从天际漏了丝丝缕缕下来。我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搬了把凳子和她在院子里打发时间,清洁润泽的空气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一种享受。我在很多个梦境里都幻想逃离城市,水泥森林将我围困在高梁飞架之间。我不由感叹道:“还是山里好啊!”她不能置信地望向我,脸颊激动得有些发红。“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生活,一人在山中,仅仅一人。不能做什么,只能听流水的声音,风从林间穿行的声音,鸟鸣的声音,石子滚落的声音。”“而现在我不能读书了,除了大山,外面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她的话语被水浸透,转过头,我看见她眼里的泪花在走钢丝,摇摇欲坠。我离开那天,她执意要来送我。她步履轻捷,每一步,都分毫不差踏着我的影子,她语调平仄分明,在四下无人的山中响彻,像黄昏,像诗人,像黄昏中的诗人。她说:“我听说再过几个星期,学校就有人来修理了,有新学校,就有老师,就可以上学了。”“真的?”“真的!”而我撞入她黑桑葚般明亮的眼睛,宛若跌进鸦青色的深谷。“其孤意在眉,深情在睫,解意在烟视媚行。”耳畔有什么呼啸而过。是山音。(1)请赏析第段中面线的句子。 (2)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中划线词语“鸿沟”的理解。 (3)请结合全文概括小女孩的形象特征。 (4)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共2题;共56分)11. (6分)在成长的历程中,有的人需要战胜孤独和恐惧,有的人伤痕累累,有的人见证了世态的炎凉学校举行主题为“话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这次活动由你主持,你的开场白会怎样说? (2)阅读下面几则关于成长的名言,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解读成长的。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沈从文12. (50分)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阳光收集在瓶子里,瓶子便有了温度;阳光收集在心里,内心便有了爱。如果经常收集阳光,我们的内心也便有了阳光的普照,温暖着爱的土地。请以“收集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6-1、6-2、6-3、6-4、7-1、7-2、7-3、7-4、7-5、7-6、7-7、7-8、7-9、7-10、8-1、8-2、8-3、8-4、8-5、8-6、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1、9-2、9-3、9-4、9-5、9-6、10-1、10-2、10-3、10-4、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共2题;共56分)11-1、11-2、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