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0149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缀行(zu) 少时(sho) 苫蔽(shn)(b)B . 尻尾(go) 目似瞑(mng) 眈眈相向(dn)C . 大窘(jing) 积薪(xn) 劈狼首(p)D . 顷刻(qng) 奔倚(y) 毙之(b) 假寐(mi)2. (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收敛 脑髓 罪魁祸首 庵庵一息B . 凛冽 观瞻 长嘘短叹 根深蒂固C . 喑哑 眩耀 广袤无垠 红妆素裹D . 蓦然 黄晕 睡眼惺忪 妄下断语3. (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 经历几起几落,国家想办法给优惠,扶持,这家国营企业终于妙手回春 , 恢复了生产。B . 各高校在硕、博招生时,对校内外学生要一视同仁 , 在录取时本校考生要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C . 溪水不停地往下流着,流过鳞次栉比的小店,流过幸福的少数民族人家,流过黄灿灿的油菜花地D . 面对农村“草根文化”的兴盛,一些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 促进其快速发展。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B .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C .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D .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5. (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A . 设问夸张对偶比喻B . 反问引用夸张双关C . 设问引用对偶对比D . 反问夸张拟人对比6. (2分)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应坚持_ ,_,_, _。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从实际情况出发A . B . C . D . 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7. (2分)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玻璃幕墙反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_。A . 我们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B . 啊,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啦!C . 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D . 我们还不会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8. (5分)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9. (12分)默写填空。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李白行路难中抒发自己要实现理想抱负,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自己的济世心愿的诗句是:_,_。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10. (15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一一“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固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五猖会算是朝花夕拾的童趣类文章,那么朝花夕拾中此类文章还有哪些?(写两篇即可)。 (2)结合选文,分析文中提到的父亲的特点,并联系阿长与中长妈妈的形象,说说孩子喜欢怎样的成人? (3)结合选文,分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7分)11. (25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最后的绝招“面人雷”,当然姓雷,但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清楚。他是吃捏面人这碗饭的,六十来岁,骨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锐亮,像鹰眼,有点儿冷。只要不下雨落雪,“面人雷”会准时出来摆摊。他的行头很简单:一只可收放的小支架,上面挂一个纸板,正中写“面人雷”三个大字,两边各写一行小字:“为真人捏像”“以绝技传家”。再有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捏面人的原料和工具。他捏面人很快,顾客站个十来分钟就行,称得上是“立等可取”。顾客 满意了给钱;觉得不像,他不取分文,而且立刻毀掉,再不重捏这样的情景似乎从没出现过。他捏面人,先是几个手指翻飞,很快便成形,再用小竹片、小剪刀和细铁签修一修,无不形神毕肖。闲暇时,“面人雷”会安静坐下来,手里拿着面粉,两只眼睛左瞄右瞅,专捏那些有特点的人物。如那些“老江湖”,算命测字的“半仙”,街头卖艺的赤膊汉子,强讨巧要的乞丐当然,他也捏那些在广场游荡乘机作案的小偷,专门“碰瓷”的骗家,还有避着人做“白粉”生意的捏好了,悄然放入木箱,秘不示人。这么大广场,这么多人流,各类案子总会发生的。负责车站治安的警察,常会秘密地把“面人雷”找去,请他帮忙破案。“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只管抓就是,错不了。”他们知道“面人雷”靠这手艺吃饭,便要按人头给钱。“面人雷”说:“这算是我的义务,免了!只是请你们保密,给我留碗饭吃。”小偷抓了;“碰瓷”的抓了;贩“白粉”的也抓了。那些面人捏得太像了,一抓一个准。一个秋天的深夜,无星无月,风呼呼地刮着。“面人雷”睡得正香,门闩被拨开。屋里突然亮起了灯,被子被猛地掀开,三条大汉把“面人雷”揪了起来。“面人雷” 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很镇静,说:“下排琴(兄弟),总得让我穿上挂洒、登空子,戴上顶笼,摆丢子冷人哩。”“面人雷”说的是“春点”,也就是江湖上的隐语。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汉子,脸上有颗痣,说:“上排琴(老哥),是你把我们出卖了,你该懂点规矩,今晚我们得用片子(刀)”对方掺杂着说“春点”,气氛也就有些缓和。“面人雷”笑了笑,也不绕弯子:“我这把年纪了,死也不足惜。兄弟,我捏了一辈子面人,让我最后为自己捏一个吧,给老家的儿孙留个念想。不过一会儿功夫,误不了你们的事。也不必担心一个年老体衰的人,还能把你们怎么样。”三个人同意了。“面人雷”打量了他们几眼,说了声“谢了”。然后拿出一大团面粉和工具,坐在桌前,对着小镜子捏了起来。三个人坐到一边去,抽着烟,小声地说着话。他们知道这个老江湖懂规矩,他们也做到仁至义尽。“面人雷”很快就捏好了,是他的一个立像,三寸来高,右手拿着个小竹片,左手握拳。底座边刻上一行字“手中有乾坤。面人雷自捏像。”那三个人拿着面人轮流看了看,随手摆在桌上。夜很深很暗,一行人急速远去。两天后,在二十里外的深渠里,发现了“面人雷”的尸体。人命关天,公安局很快就找到了“面人雷”的住处。在现场勘查时,只找到了一叠汇款存根和几封家信,还有桌上那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其外,几乎没有什么线索。刑侦队长是个年轻人,业余喜欢搞雕塑。他把“面人雷”的自捏像放在办公桌上,关起门来看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那只形如利刀的小竹片,尖端正对着那只握着的拳头,而拳头从比例上略大,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手中有乾坤?他小心掰开那拳头,掌心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面人!在放大镜下一看,眉眼无不清晰,其中那个脸上有痣的汉子是个黑道上的头目,曾因诈骗坐过牢。几个疑犯很快就被捕归案。“面人雷”追悼会非常隆重,正面挂着“面人雷”的遗像是那尊自捏面人的放大照片。侧面是一幅挽联:手中有乾坤,小技大道。心中明善恶,虽死犹生。(选自小小说,有删改)(1)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2)阅读第段,用三个短语概括“面人雷”技艺高超之处。(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面人雷”的形象特点。(不是外貌特征)(4)结合上下文,说说加横线的“手中有乾坤”的含义和作用。(5)“最后的绝招”作为文章的标题,妙在何处?12.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住在母亲的掌心查一路(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二)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像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三)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像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1)文中写了母亲的三件事情,请分别拟一个小标题:(每个不超过6个字)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2)请结合语境说说“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加点词语的含义。 蛛丝马迹: (3)作者说“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为什么他要作出狼吞虎咽的样子?(4)文章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5)也许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忽视了很多这样的细节,请你写出自己类似的经历并说说自己的感受。13.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鲁云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1) 通读全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中提到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是说是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因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B . “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这个补充论据能有力证明第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C . 第段中提到有些年轻人“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是说这些年轻人没有真正培养出“静能量”。D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个人身处静地,就能培养出“静能量”。(4)第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4. (2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 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勉勤勉,努力。(1)以下4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B . 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 . 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D . 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或遇其叱咄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若既不出户(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5)有副对联,下联是: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养尊处优。请你根据送东阳马生序做出上联。上联是: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学会微笑,会让人感到阳光的温暖;学会宽容,能让你掌握更好的生活艺术;学会倾听,你将赢得更多的朋友生活中需要我们学会的东西太多,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请以“学会_”为题,写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600字;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7-1、8-1、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9-1、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10-1、10-2、10-3、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7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4-1、14-2、14-3、14-4、14-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