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检测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696778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检测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图中是一位小朋友正在打量玻璃幕墙中的自己的一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折射B小朋友在右侧,左侧为他在玻璃幕墙中的像C小朋友不可能在玻璃幕墙中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D照相机不可能拍到小朋友在玻璃幕墙中的虚像,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2 . 如图所示,现代家装中常在平面镜的旁边,配着一面凹面镜,如图中同时出现了一个人在这两种镜子中成的像。下列有关图中成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缩小的像B平面镜成的是实像(平面镜)C凹面镜成等大的像D平面镜成与物左右相反的像3 . 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防止挡风玻璃震碎C为了造型美观D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的因素4 . 八年级的小晴同学参加体检,下列数据记录中与正常情况不相符的是A身高1.65mB质量50 kgC体温37D脉搏一分钟20次5 . 作图能简洁明了地帮助我们理解物理规律,下列作图符合规律且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物体AB平面镜中成倒立等大的虚像B乙图表示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力F1的力臂为L1C丙图表示在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丁图表示猴子在竖直向上爬竹竿的过程中。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力f的示意图6 .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BCD7 . 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猴子捞月”故事中,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近视眼镜是凸透镜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8 . 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成倒立等大的虚像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9 . 晚上,有时会看到井水中有一个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等大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小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到水而的距离大10 . 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ABCD11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大,它受到的合力就大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树木的虚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乘坐宇宙飞船的宇航员到达太空后,惯性消失二、填空题13 . 小刘同学身高1.7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米处,他的像高是_米,若他向平面镜走近些,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将_,像的高度将_。(后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 . 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_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当小鸟向水面飞近时,它在水面的倒影大小会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15 . 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 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 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 m,湖宽40 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m16 . 小利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m。17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8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1.5m,则蜻蜓在水中的成像的原理是_,蜻蜓的像距蜻蜓_m。18 . 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_m19 . 一位身高1.5m的女同学站在距平面镜3m远的地方,若她以0.5ms的速度走近镜面,2s后像离镜面_m,像高_m。三、实验题20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两支相同的蜡烛、玻璃板、纸、_过程步骤实验中,将一支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拿另一支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与第一支蜡烛所成的像_,记录两支蜡烛的位置;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做一次实验,在纸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结论通过图象可知,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_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实验中使用玻璃板,没有用平面镜,应用了物理学中的_法.21 . 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4)在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 (有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22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实验时应该选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玻璃板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是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是_。(2)在蜡烛A所在的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4)丽丽同学在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时,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处,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23 .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24 .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_;(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_(能/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像;(5)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作图题25 . 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26 . 在图中A点放置一块平面镜,使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B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7 . (1)请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2)请在图乙中作出斜射到水面的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3)请在图丙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二、填空题1、2、3、4、5、6、7、三、实验题1、2、3、4、5、四、作图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