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696628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SASB),容器中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液体甲和乙,甲、乙对各自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的密度相等B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C若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可能相等D若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液体,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的压强可能相等2 . 有一个空心金属球重25牛顿体积为300厘米3,把它侵没在水中则它最后所处的状态及此时所受的浮力是:A漂浮在水面上, 所受浮力是2.5牛顿B漂浮在水面上, 所受浮力是2.94牛顿C停留在水中, 所受浮力是2.5牛顿D沉在水底, 所受浮力是2.94牛顿3 . 如图所示是潜水艇浮在水面上航行时的情景。下列关于潜水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水艇在由河面航行至海面的过程中吃水深度不变B潜水艇在水中继续下沉时所受浮力减小C潜水艇在水中加速上升时重量保持不变D潜水艇在水中下沉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不变4 . 水平台面上有两个同规格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甲、乙液面刚好相平此时,设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A甲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甲;B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B,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乙,则AF浮A=F浮B, p甲p乙BF浮A=F浮B, p甲p乙CF浮A p乙DF浮AF浮B, p甲p乙5 . 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BCD6 . 一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8N,当它浸入水中时,示数为3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A1NB5NC8ND11N7 . 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相同、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物体,把它们投入到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8 . 如图,下列例子主要用到连通器原理的是A啄木鸟嘴巴很尖B乳牛自动喂水器C用吸管吸饮料D拦河坝上窄下宽9 . 如图,木块下面用细线悬挂一个实心铁球,木块仍浮在水面上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所受的浮力B铁球的重力一定大于木块的重力C木块和铁球的重力等于木块和铁球所受的浮力D剪断细线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不变10 . 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11 .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正在升空的“飞机”B地面刮起的“龙卷风”C漂浮在水面上的“橡皮艇”D乒乓球运动员拉起的“弧旋球”12 . 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二、多选题13 . 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料在t=20s时开始浸入水中B石料的密度是2.8103kg/m3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ND石料沉入水底后湖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900N14 . 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立方体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物块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分别记为h1、h2,液体对上、下表面的压力分别为F1、F2,液体密度为1、物块密度为2下面各式中能表示物块所受浮力的有( )AF2BF2-F1C2a3gD1(h2-h1)a2g15 .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N三、实验题16 .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1)实验探究一:阿基米德原理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的过程及有关数据a.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b.分析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c.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_Nd.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kg/m3 (g取10N/kg)(2)探究实验二:测量液体的密度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a.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b.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 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 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c.按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填“偏大”、“偏小”),d.如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34.1g,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如下图所示,并读出量筒内的食用油的体积,算出油的密度为_g/cm3 17 . 实验室里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0,只放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体积为_,密度为_。18 .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小李同学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水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实验现象如图(a)所示接着,小李同学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观察测力计示数,如图(b)所示,在机翼模型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1)由图(a)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的初步结论是:_。(2)在图(b)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原因是:机翼上凸下平,上方气流速度比下方大,造成机翼上方压强_(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压强,所以机翼获得向上的升力,使测力计读数变小。(3)在下列情形中,能够运用上述结论进行解释的是_。(选填序号)A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B大风吹过,未插住插销的窗户向外推开C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D地铁站台上,人必须在警戒线外候车。四、计算题19 .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 N,底面积为100 cm2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有重为27 N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容器内水面由20 cm上升到30 cm(g取10 N/kg , 水1.0103 kg/m3)。求:(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如图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与底部接触,如图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0 . 我国许多地区严重缺水,尤其是西北地区,许多群众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饮用一人在挑水时为了防止水溅出桶外,在水面上放一薄木板,如图乙所示,木板有体积浸入水中若该木板体积为150cm3,桶内水深为35cm,求:(1)木板受的浮力和木板的密度(g10Nkg)(2)若桶底的面积为40cm2,则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多大?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二、多选题1、2、3、三、实验题1、2、3、四、计算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