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期末专题复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693631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期末专题复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期末专题复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期末专题复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期末专题复习: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铝、海水、空气B铝、空气、海水C空气、铝、海水D空气、海水、铝2 . 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3 . 一物体在运动的前半程平均速度为2m/s,后半程平均速度为3m/s,那么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2.3 m/sB2.4 m/sC2.5m/sD2.6m/s4 . 伯牙子期是一个讲述知音难求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古筝,钟子期善于欣赏。如图所示,关于弹奏古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古筝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古筝弦可以改变古筝的音色5 . 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空气不能振动,只能作介质D声音大时声速大6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发声体一定在振动7 . 工人甲在一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A一次敲击声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D无数次敲击声8 . 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的( )A导电性好B导热性好C传声性能好D硬度大二、填空题9 . 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闹钟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会逐渐变弱,甚至听不见。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_(选填“会”或“不会”)再次清楚地听到铃声。通过这一实验事实可近似说明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10 . 探究了声音的产生,声音和光的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_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而光能传播的原因是_。11 . 注满水的金属水管,在一头敲一下,在足够远的另一头可以听到_次敲击声,其中第一声是从_传来的,因为声音在_(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最快。12 . 文艺汇演上,如图所示,表演者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琴声是由于弦的_产生的;13 .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通常情况下,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_;声音不仅能传递_,同时还能够传递能量三、实验题14 .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理由为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距鞋的距离2m3m1m15 .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D插入广口瓶中的导管不够长(2)调整器件使之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稀薄,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变高/不变/变低),响度_(变大/不变/变小);(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16 . 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1)“土电话”能够传声,说明声音能在_中传播(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比_传声性能好(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停止,_停止(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松弛的线_(填“易”或“不易”)传声17 .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_18 . 如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_。_。(2)回声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声具有足够大的响度,并且与原声的时差须大于0.1秒。假如在温度为15的环境中,人耳要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他到障碍物的距离是多大_?(3)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声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_?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温度为15)_。四、简答题19 . 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介质介质水1450冰3230水1470软橡胶常温水1480软木500海水1531铁棒5200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_有关;依据是:_声速大小可能跟_有关;依据是:_设海水温度为,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则此处海水深度为_m五、综合题20 . 材料阅读分析题(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嫦娥三号嫦娥三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质量3750千克于2013年12月2日 1时30分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6日抵达月球轨道,开展嫦娥三期工程中的第二阶段“落”,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0千米完成以下问题(1)嫦娥三号发射后,共经历了多长时间才到达月球表面?(2)嫦娥三号到达月球表面后的质量是多少?为什么?(3)上图是嫦娥三号发回地球的第一张“玉兔号月球车”的照片,那么嫦娥三号从月球将照片用无线电波(速度是3108米/秒)发回地球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才能收到(保留1位小数)?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二、填空题1、2、3、4、5、三、实验题1、2、3、4、5、四、简答题1、五、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