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683800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气用途的叙述中,只体现物理性质的是A制备金属材料B充灌探空气球 C做火箭高能燃料D制备盐酸2 . 在生产三氧化铬的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H2SO4BH2SO3CH2SDSO23 .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4 . 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下列饮品中,可能不含有机物的是( )A柠檬汁B矿泉水C牛奶D啤酒5 . 如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质量相等B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可能相等C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为a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a6 . 建立物质性质与结构间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解释或推理正确的是( )A若某物质能分解得到氧气,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分子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DCO2和CO的分子都由碳、氧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7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D在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8 . 中华好诗词自从开播以来,深受全国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喜爱,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B白水绕东城C大河上下,顿失滔稻D蜡炬成灰泪始干9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一一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酸性一一都能解离出H+;用明矾净水一一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一一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其中正确的是( )ABCD10 .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电解水B蜡烛的燃烧C红磷燃烧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填空题11 .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图表示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3)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12 . 现有 四种元素,若按照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则按照提示的化合价最多可形成_种化合物;其中可形成的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三、实验题13 .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选择“过氧化氢( )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提出假设)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 )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 )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实验编号12反应物5%的过氧化氢( )溶液5%的过氧化氢( )溶液催化剂红砖粉二氧化锰( )时间165秒46秒(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_有关;(反思)过氧化氢( )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 )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 )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和_是否改变;过氧化氢( )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提出假设)_。(写一种)14 . 某气体X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1)请根据下表中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推测气体X的组成情况,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气体X的组成A中液体B中黑色粉末C中液体不浑浊变成亮红色不浑浊_不浑浊变成亮红色变浑浊_变浑浊变成亮红色不浑浊_变浑浊变成亮红色变浑浊_(2)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四、简答题15 . 2017年5月,我国开采海底可燃冰获得成功。(1)可燃冰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等形成的笼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则可燃冰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l60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3)图为甲烷转化为其它燃料的微观示意图。由图所示书写化学方程式_,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填标号)。A 以上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B 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质量比为9:14C 反应物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五、科普阅读题16 . 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对水的组成进行过研究。材料1: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认为:水是一种元素。材料2:卡文迪许发现,将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点火后,有水生成;还定量研究发现:2体积氢气和1体积氧气恰好生成1体积的水蒸气。材料3:拉瓦锡重复卡文迪许实验也得到水,并证实水是氢气与氧气反应后的唯一产物。他还对水进行分解实验,制得并命名了氢气,并定量称量水和氢气质量。材料4:尼科尔森和卡里斯尔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并检验了产物。根据上述材料和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基于卡文迪许和拉瓦锡的实验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2)拉瓦锡的水分解实验对后续研究有什么启示?_;(3)检验氧气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4)为了使人们确信水由什么组成,需要选用以下哪些证据_。A 氢气氧气水 B 水氢气氧气 C 水水蒸气六、综合题17 .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1)如图所示,某学生分别将浸过食醋的钢丝绒、浸过水的钢丝绒和干燥的钢丝绒放入大小相同的试管A、B、C中,测得玻璃管中水上升的高度。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时间h00.51.01.52.02.53.0A上升高度cm00.43.35.66.89.813.5B上升高度cm000000.51.0C上升高度cm0000000本实验中,可能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a 试管大小,b 烧杯中的水,c 钢丝绒浸过的液体,d 实验时间。其中能确定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_(填写字母)。日常生产生活中可以用稀硫酸来除铁锈,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其反应类型为_反应。如果使用较细的玻璃管,则A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将_(选填“增加”或“减小”)。A试管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长期搁置,C试管水面_上升(选填“会”或“不会”)。A、B、C三支试管内,钢丝绒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2)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_。36Fe+4NaNO2+9NaNO3+26H2O12X+13NaOH+13NH3为检验“发蓝” 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_(填“好” 或“不好”),因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2、三、实验题1、2、四、简答题1、五、科普阅读题1、六、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