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 第一课时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方案设计课题名称青年友谊圆舞曲 科目音乐年级七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道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2. 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3. 教育学生珍惜友谊。二、过程与方法1.先欣赏,学生感受音乐流畅优美、热情,对音乐旋律有所感知。2. 然后学唱歌曲,学会之后尝试加进身体律动和打击乐。 三、知识与技能1. 学习三拍子的击拍图式。2. 用三解铁、木鱼、沙锤、铃鼓、响指为青年友谊圆舞曲伴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并参与音乐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2.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及加入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教学资源1 多媒体音乐室2 VCD圆舞曲舞蹈片段3 打击乐器:三解铁、木鱼、沙锤、铃鼓、响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一、组织教学:学生排队入室就坐(播放音乐),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教学活动2二、发声练习(断音和连音练习) 1= D 3/4 3 2 1 3 2 1 mi mi mi ma教学活动3 三、听音练习:(老师在琴上弹出不同高度的音,学生用la模唱。) 1=C 5 1 3 6 1 5 4 1 5 3 教学活动4四、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学习音乐知识圆舞曲。 1.学生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辩出是几拍子,有何特点?2、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3、复习三拍子击拍图式,学习新图式,用右手为青年友谊圆舞曲击拍,感受圆舞曲的特点。教学活动5五、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1、学唱谱:(1)学生击3/4拍子视唱二次,教师辅以琴声。(2)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3)提出要求进行随琴视唱:注意断和连。 2、学唱词:(1)朗读理解词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2)学生进行填词演唱。教师辅以琴声伴奏。 3、表演唱:(1)加身体动作表现三拍子强弱弱规律进行延长。(2)加打击乐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6六、小结:学生畅谈学习感受。第二课时溜冰圆舞曲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以及冬季给人带来的欢乐。2.能够背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教学重点、难点: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该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教具准备:多媒体、碰铃、红纸、黄纸教学过程:一、 导入教师:同学们请坐端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吕薇表演唱溜冰圆舞曲)教师:这是青年歌唱家吕薇一边唱歌一边在(生答溜冰),很特别的表演。刚才我们看到这首歌曲叫(生答溜冰圆舞曲)。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吗?我们看屏幕。(师读,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舞蹈时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这种华尔兹的圆舞曲一般是几拍子的?(生答,三拍子)。重音在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我们知道在溜冰时脚一蹬就能向前滑行,再一蹬又能向前滑行。(教师做动作,数1、2、3、1、2、3)在1882年,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在他的管弦乐作品溜冰圆舞曲中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刚才听到的吕薇这首歌的旋律就来自于这首乐曲,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溜冰圆舞曲(多媒体出示题目、作曲家、国家、年份)二、新授教师:溜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首先来看它的第一小圆舞曲。教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说说它的情绪?(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宽广、缓慢的)教师:像溜冰刚拉开序幕,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溜冰者轻松的姿态。教师:这是这段旋律的的简谱,我把它弹奏一下,同学们看谱(出示简谱)(加两小节前奏)教师:我们跟着钢琴唱一唱,前面有两小节前奏(教师说1、2、3、1、2、齐,齐字后开始唱、稍慢)(教师指出每四小节换气、3音归到后面乐句)(指出后稍加速再唱)教师:唱得不错!下面我跟着旋律画圈,请同学们观察在每小节的哪拍上我开始画圈?(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师画圈)教师: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教师:真不错!第一拍,每一小节画一个圈。拿出右手,一起来画一画。手拿高一点、握球状、逆时针画。第一句预备起(师唱一起画)教师:跟着音乐来画(播放主题A)教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可以怎样画?(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B)教师:(根椐学生的手势教师概括,为什么可以这样画?(生答,速度上快了)教师:刚才那段是长音(教师画圈唱)而这段看它的简谱,用了短促的八分音符。它的音写得也很有规律,第一行5161的反复,第二行5262的反复,第一小节只有两拍,其它是三拍,这个小节叫不完全小节。跟着钢琴来唱一唱。齐字以后开始(教师数123齐)提速也唱一遍。教师:同学们看看这段旋律我画三角形行不行?(播放主题B师画)教师:行不行?(生答,行)而且第一拍要画重一点。(师演示123、123)圆舞曲的特点是不是重音落在第一拍上。一起来画一画(播放主题B)教师:刚才的两段旋律是第一小圆舞曲的两个主题,我们完整地把第一小圆舞曲来听一遍。(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一起做动作)教师:(听后问)旋律有反复吗?(生答,有)如果两个主题分别用AB表示,那这部分的结构是?(生答ABA)教师:请同学们听第二小圆舞曲,思考:第二小圆舞曲和第一小圆舞曲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答,更欢快、活泼)(教师:力度上更强了)我都用了这个动作,来看它的谱,音从中音区到高音区到两个点的高音区又到低音区,跨度很大,表现的是溜冰者什么动作?(旋转、腾空、跳跃)教师: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播放音乐)教师:第二小圆舞曲的第二主题是描绘溜冰者身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声音(师唱,哒,一起来做)教师:两小节后开始,总共六小节)再来一次教师:再完整的来听第二小圆舞曲教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生答,ABA)教师:也是ABA的结构。那第三和第四小圆舞曲也会不会是这样的结构呢?(听了以后才能下结论)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你凳子下的卡纸。当音乐出现时用右手举起红纸,第二个主题出现时仍然用右手举起黄纸,如果有反复再举起第二张红纸,你的右手上应该是三张纸,没有反复就是红黄两张。先听第三小圆舞曲(播放第三小圆舞曲)教师:(师做动作)手上都拿了两张,它的结构是(AB)教师:好,继续听第四小圆舞曲(播放第四小圆舞曲)教师:它的结构是(ABA)太简单了!请同学们把卡纸放回凳子下。教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四个小圆舞曲哪个结构是AB?(生答,第三)其它都是ABA的结构。(点击图标)其实在四个小圆舞曲前还有一段由圆号演奏、节奏自由、描绘美丽冬景的序奏。来听序奏,请同学们分辩,序奏的旋律跟哪个主题很像?(播放序奏)教师:(生答,第一小圆舞曲第一主题)完整的来欣赏这首乐曲。如果你能听出第一小圆舞曲,举起一个手指,第二小圆舞曲两个,第三三个、第四四个。举起后可以把手放下,专注地听音乐。(再现一小、三小、结尾时提醒)教师:我发觉同学们在第一小圆舞曲出现时都能准确判断了,它是怎样唱的?(师生同唱)三、拓展教师:不错!请同学们看屏幕,括号里的字应该填什么?找找规律(多媒体出示:( )游芳草地,( )咏荷花池,( )饮菊花茶,( )吟白雪诗)教师:(春夏秋冬)今天我们欣赏的溜冰圆舞曲是冬天的圆舞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听春夏秋的圆舞曲分别是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皇帝圆舞曲(屏幕出示)教师: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教师鞠躬)下课! 第三课时课 题: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戈课 型:音乐赏析课课 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讲解、分析、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波尔卡和探戈的概念和特点,体验力度、速度的变化在作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合作的愉悦过程中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认识二种舞曲体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戈,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并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对舞曲音乐和相关文化感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熟悉作曲家及作品的音乐体裁。教学难点:感受、体验、理解乐曲的内涵。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竖笛、小军鼓课前分析: 对于波尔卡和探戈二种音乐体裁、和音乐家安德森学生们不熟悉,所以教师要根据作品的模式,制作电脑课件,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体验、理解有趣的内涵及其文化背景。在欣赏作品时,可以先初听、然后再逐段赏析,在复听作品时,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教学过程:导言,同学们,请你们展示课前所搜集的有关音乐家施特劳斯、安德森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品。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舞蹈的世界,来感受舞曲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知识讲解:波尔卡,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只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探戈,19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它既受到了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探戈的旋律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强调切分节奏,音乐情绪多为惆怅、哀伤的。这可能与大批欧洲移民强烈的思乡情绪密切相关。音乐家简介: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育,168首圆舞曲,200首其他舞曲,40部进行曲,16部轻歌剧。代表作品:兰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活。安德森:美国作曲家,擅长写作较严肃的轻音乐乐曲,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代表作品:打字机、兰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另人高兴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这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带着以下问题完整聆听作品。1、乐曲留给你的总印象是怎样的?它属于哪种音乐题材?从大的范围看,它属于管弦乐;从具体的音乐说它属于波尔卡。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2、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其中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的音乐情绪如何?分段聆听乐曲。熟悉个部分的音乐主题,深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其表现的生活内容,思考乐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想象,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复听全曲,展开想象,结合乐曲思考并讨论:结合图片创作音乐,表现音乐。可以以打击乐器,自制乐器和自然音响为主。蓝色的探戈是一首著名的轻音乐舞曲。人们称之为布鲁斯,布鲁斯的内容主要是表达黑人被贩卖到欧洲后的痛苦、忧郁、哀伤的心情的。结合探戈舞的表演录象,在欣赏时,引导学生分辨乐曲有几个主题,有没有风格相近的内容,它们各重复了几变。要感受、体验、理解、判断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风格及美感。教学回顾:第四课时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赏析教学方法 倾听、自学、探究、讨论、表演、创造等.教学目的 感受琵琶魅力,领略彝族风情,热爱民族音乐.讲授人太原幼师 刘智勇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和我们一道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音乐欣赏开心辞典.为了加强大家的合作与竞争性,分四个小组小丫组、小鸡组、小猫组、小狗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录员,一名发言人.好,准备,开始,请听题: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中所描写的乐器是:A 古筝 B古琴 C琵琶 D扬琴.正确答案:琵琶.2、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个片段,请问白居易是我国那里人?A杭州,B太原,C长安,D济南.正确答案:太原.3、琵琶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已有:A3000年,B2000年,C1000年.正确答案:1000年.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一首琵琶曲.二、 初听(官能欣赏)请同学们全身放松,安静倾听(播放音乐)这首乐曲民族风味浓郁,它属于:A西洋,B汉族,C瑶族,D彝族.正确答案:彝族.彝族文化悠久而发达,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著名长诗阿诗玛、舞蹈阿细跳月、民歌彝族山歌等.民歌简练朴实,比喻形象,曲调辽阔明快,缠绵悠长.请问彝族在我国最大的居住地是:A四川,B广东,C云南,D贵州.正确答案:四川.琵琶的音色如何、技巧有那些?高音区明亮,低音区厚重,技巧有抡指、泛音、滑音、琶音、扫弦等.琵琶曲的性质有两种,此曲为:A武曲,B文曲.正确答案:文曲.复听(情感欣赏)请同学们安静欣赏(播放音乐)以小组为单位畅谈听后感情绪、情感、情景、情节教师小结:同学们谈的都很好,有相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感受.作者:王惠然(1936)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上海市人.曾任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演奏家、教员.主要作品有春到沂河、幸福渠、月下欢舞、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彝族舞曲等.作品是作者1956年随彝族、苗族马帮一起爬山涉水,头顶蓝天,脚踩白云,包揽了巍峨雄姿的山川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在明月皎洁的夜晚,山寨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载歌载舞的各种场景有感而发请为该曲起名字.该曲的曲名是:A芦笙恋歌,B月下欢歌,C彝族舞曲,D瑶族舞曲.正确答案C.再听(理智欣赏)该作品的调式是:A大调式,B小调式,C宫调式,D羽调式.正确答案:D2 、该作品的曲式是A回旋曲式,B复三部曲式,C变奏曲式,D奏鸣曲式.正确答案B.音乐欣赏三字经多听(反复听)、多唱(主题)、多看(有关欣赏资料).作品主题视唱(见教材)听音乐做律动、作文、作画.课堂小结.先请学生小结教师小结:音乐不象文字那么具体明了,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用文字给予提示,又不能完全依赖文字.对于无标题音乐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尽,音乐始用文字和语言是难以表述音乐的.毛泽东和贝多芬就不愿人们对其作品有过多诠释.因此,我们欣赏音乐作品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要有太大的顾虑,你认为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