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631608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科学探究时,第一次实验后,有时会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这种情况发生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的做法的是(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C反思实验过程,检查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2 . 如图分类检索表中,地钱和金钱豹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丙3 . 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A生物生存的环境指的就是它所生活的地点B地球上的生物集中分布于赤道附近C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D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4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错误的信息是( )A“低碳生活,保护地球”描述的是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为了创造辉煌的现代文明,我们可以无限制地获取自然资源C生物圈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5 . 青蛙在水中产卵,卵发育成蝌蚪,蝌蚪长成青蛙,长大了的青蛙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青蛙的哪一生命现象?(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遗传和变异C生长和繁殖D排出体内废物6 . 要了解某校学生的近视情况,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7 . 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下列生物与其栖息地连线不正确的是A骆驼黄河三角洲B大熊猫高山竹林C企鹅南极冰原D孔雀热带雨林8 .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一般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整理和分析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调查并如实记录制订调查方案ABCD9 . 下列词语描述中不具有生命现象的是:( )A大雁南飞B蝌蚪长成青蛙C日落日出D山羊吃草10 .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A遗传B能进行呼吸C变异D需要营养11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水B光C空气D土壤12 .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风干的玫瑰B桌椅板凳C机器人D含苞待放的荷花13 . 德化戴云山上,阔叶林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14 .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鼠妇光线温度湿度纸盒左边侧20只阴暗15干燥纸盒右边侧20只阴暗30潮湿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潮湿环境中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D左右两侧的光照可以不同15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反映了生物的( )A变异现象B遗传变异现象C生殖发育现象D遗传现象二、填空题16 .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_中,在_因素和_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17 .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订合理的_,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_,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_和_,有时要用_方法进行统计18 . 生物因素是指_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例如_;竞争关系,例如_;合作关系,例如_19 .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20 .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_; 另一类是_。三、综合题21 . 如图所示,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分别向甲乙两瓶中吹气,请回答问题。(1)请推测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有何不同?_(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_(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_(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_,可以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_。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三、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