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628993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图为某学生在生物实验操作时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先后做了怎样的处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了,把小光圈换成了大光圈,转动了准焦螺旋ABCD2 . 小王同学带了一盆仙人掌到学校,放在什么地方最有利于仙人掌生长?( )A讲台上B阳台上C桌子里D教室墙角3 . 如图表示一个受重金属镉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B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C体内积累镉最多的是水稻D稻田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产者4 . 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菌都有鞭毛B所有的细菌对人类都有害C细菌含有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D在低温环境下,细菌的生殖速度慢5 .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一山不容二虎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6 .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层D生物圈中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7 . 下列选项中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蚯蚓疏松土壤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8 .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大棚种植蔬菜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量C光合作用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在暗处进行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并释放能量9 .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5和40B5和10C16和10D16和4010 . 使用显微镜时的放大倍数是指( )A面积B体积C长度D面积和体积11 . 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包括( )A非生物因素B生物因素C生存空间D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2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经史家考证,杨贵妃当年所吃荔枝是四川合江荔枝。记者从合江县农业局获悉,一遇到低温、多雨、寡照天气合江荔枝就会大幅度减产。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B水分C阳光D以上都是13 . 在同一植株的同一部位,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各摘取用一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是A三个圆片的蓝色深浅相同B早晨摘取的叶片颜色较深C傍晚摘取的叶片颜色较深D深夜摘取的叶片颜色较深14 . 图是某同学观察写有“A”字母的载玻片时的视野,若要将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他的做法应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B将载玻片慢慢向右下方移动C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D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15 . 下列关于仿生例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模仿萤火虫发冷光-日光灯B模仿蛇类感知热量来源-响尾蛇导弹C模仿青蛙的游泳状态-蛙泳姿势D模仿肾脏的功能-血液透析机16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了,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光B水C温度D病虫害17 . 柑橘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温度较低B北方降雨量少C北方光照不足D北方土壤贫瘠1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都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B单细胞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中D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19 .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物均不动,说明污物可能在( )A物镜B反光镜C装片D目镜20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所观察生物材料必须 ( ) A大而厚B形态不规则C薄而透明D无特别要求21 . 司马光的诗句“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描写了生物的哪一生命现象?A生物的生长与生殖B生物的遗传与变异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D生物能新陈代谢22 . 如表为家蚕卵的孵化实验的记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蚕卵数(个)100100100培养温度()162030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1098孵化率(%)9010068A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B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C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0D该实验中设置了2组对照实验23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细菌、动物和植物D人和生物24 .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人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实验桌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D由于有细胞膜的阻隔,使细胞内外成为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25 .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白天进行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植物生活的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水与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26 . 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B人类乱砍滥伐,过度开发C地壳变迁D气候变得干燥2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空气和水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28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B生物圈的范围是指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的范围C生物圈的总厚度是20千米D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是截然分开的三部分29 . 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3所示结构是A叶脉B叶肉C上表皮D气孔30 . 如果发现显微镜目镜上有污物,应用什么进行清除( )A干净纱布B擦镜纸C吸水纸D以上物品都可以二、判断题31 . 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_)(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先滴加碘液,再盖盖玻片。(_)(3)具有生命力的细胞中的细胞质的特点是流动的。(_)(4)花生种子中没有胚乳结构。(_)(5)菜粉蝶属于软体动物。(_)(6)蛔虫体表有角质层,生殖器官结构比较简单,消化管发达。(_)(7)将蜘蛛和青蛙根据脊椎骨的有无分为两类。(_)(8)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_)(9)猪肉绦虫的体型是辐射对称、左右扁平。(_)(10)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了解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_)32 . 为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种植农作物时越密越好。( )33 . 有机物在植物体中通过筛管沿“根茎叶”的途径运输。(_)34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_)35 .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_)36 . 不同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适宜的生存温度是不同的_ 37 . 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图中所含的食物链有5条。(_)(2)图中生物C和生物E只有吃与被吃的关系。(_)(3)图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A。(_)(4)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_)38 . 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病毒(判断对错)39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_)40 . 判断题(1)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里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_)(2)皮肤表皮起保护作用的是保护组织。(_)(3)将手指放在通光孔的中央,用显微镜观察, 就能看起清楚手指的结构。(_)(4)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象是“b”。(_)(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源于生产者。(_)三、综合题41 .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有_条食物链,食物网中狐和兔的关系是_。(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四、实验探究题42 .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对生物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有同学想了解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有无影响,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_?作出假设:_。方法步骤:(1)制作如图所示装置:(2)将20条蚯蚓放到隔离带上,然后盖上鞋盒盖子;(3)一段时间后,打开鞋盒盖子,数出两边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并记录;(4)重复步骤(2)和步骤(3)几次;(5)根据几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求出两种土壤中蚯蚓数目的_。实验结果与结论:预期结果有三种情况: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少于、基本等于或多于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目。若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为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数目_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则假设成立。实验分析:(1)本实验的变量为_。像该实验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实验。(2)如果在实验装置的隔离带上只放一只蚯蚓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为什么?_。43 . 下面是一组探究馒头碎屑在口腔中发生变化的实验,根据实验分析有关问题。试管食物加入物质处理温度试剂现象1馒头碎屑2g_2毫升搅拌置于37温度中碘液变蓝2馒头碎屑2g_2毫升搅拌不变色(1)淀粉遇到碘液变蓝,1号试管变蓝说明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2)如果要验证馒头变甜与唾液腺分泌唾液有关,根据表格中实验现象,表格中应加入的物质是_2毫升(填“唾液”或者“清水”),表格中应加入的物质是_2毫升(填“唾液”或者“清水”)。44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3天后,分别置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将A瓶移到光下23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取下玻盖,将带火星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1)步骤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消耗尽或运走(2)步骤中A、B瓶构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光(3)步骤,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气体),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这种气体,该气体是被植物的作用消耗掉的此作用还会能量(4)步骤将叶片脱色,指的是脱去叶绿体中的(5)步骤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蓝色,摘自B瓶的叶片不变蓝色,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6)光合作用的原料水是通过根茎叶的管运输到叶片的,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无法从进入叶片内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综合题1、四、实验探究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