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杆座的加工工艺及车Φ29.4孔夹具设计说明书正文

上传人:QQ加14****9609 文档编号:106089 上传时间:2017-07-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扭转杆座的加工工艺及车Φ29.4孔夹具设计说明书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扭转杆座的加工工艺及车Φ29.4孔夹具设计说明书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扭转杆座的加工工艺及车Φ29.4孔夹具设计说明书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目 录 序 言 . 1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 2 件的作用 .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构分析 . 2 工别面技术要求 . 2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 4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4 定的机械加工余量 . 4 面的选择的选择 . 4 第三章 制定工艺路线 . 5 艺路线 1 . 5 艺路线 2 . 5 体的加工路线如下 . 6 第四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7 序:铣扭杆上平面 . 7 选择刀具 . 7 决定铣削用量 . 7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序:钻 2 . 8 步一钻孔至 . 8 序:铣 28 平面 . 8 选择刀具 . 8 决定铣削用量 . 8 序:铣 44 端面 . 9 1. 选择刀具 . 9 决定铣削用量 . 9 序 孔 . 10 序 车孔 . 11 . 11 算切削用量 . 11 序 花键 . 12 第五章 夹具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床夹具 . 13 总 结 . 15 致 谢 . 16 参 考 文 献 . 17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序 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 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扭转杆 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钻的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件的作用 扭转杆作用待查 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扭转杆的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它有两组加工表面,这两组加工面之间也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将这两组加工面分述如下: 1. 以 28外圆底面为中心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面包括: 2 2. 以 2这组加工面主要是其余的各个端面和孔 工别面技术要求 扭转杆共有两组加工表面,他们相互间 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 铣上平面 铣上平面来保证钻 2和锪平面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2. 铣圆端面 铣圆端面来保证钻 和车 拉花键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40虑到扭杆在工作过 程中经常受到冲击性载荷,采用这种材料零件的强度也能保证。由于零件成批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选用锻造,锻造精度为 2级,能保证铸件的尺寸要求,这从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定的机械加工余量 1上下平面加工余量 3. 28铣上下平面加工余量 面的选择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 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的加工而言,粗基准的选择对后面的精加工至关重要。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扭转杆较不规则,所以粗基准比较容易选择。 (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该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做为粗基准)来选取。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选择的原则有: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和自为基准原则。在选择时,主要应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 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本零件中加工工序以 2和加工 做专用夹具设计 1. 以 28 外圆底面为中心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面包括: 2 2. 以 2这组加工面主要是其余的各个端面和 精基准的选择,选择已经加工好的 2为精基准。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第三章 制定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夹 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在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下来。 艺路线 1 工序 :锻造。 工序 :正火处理 工序: 喷丸 工序: 铣上下端面 工序: 钻孔 工序: 检验 工序: 锪平面 工序: 铣平面 工序: 检验 工序 X: 钻孔,倒角 工序 验 工序 处理 工序 丸 工序 孔 工序 验 工序 内孔 工序 花键 工序 止口 工序 验 艺路线 2 工序 :锻造。 工序 :正火处理 工序: 喷丸 工序: 铣上下端面 工序: 钻孔 工序 锪平面 工序 铣平面 工序:钻孔,倒角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工序 X: 扩孔 工序 内孔 工序 花键 工序 车止口 工序 验 工艺路线 1和 工艺路线 2的不同之处在于,方案一在加工完几道工序后就做一步检验,而方案二则是做完后一次检验,这样的就有弊端,在检验的过程中万一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工件,将无法进行控制,而方案一在检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可以及时的修补或者作为废品处理,这样能减少工件的废品率,适合于批量生产,因此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方案 一 体的加工路线如下 工序:锻造。 工序:正火处理 工序:喷丸 工序:铣上下端面 工序:钻孔 工序:检验 工序:锪平面 工序:铣平面 工序:铣圆端面 工序 X:检验 工序 孔, 工序 角 工序 验 工序 处理 工序 丸 工序 孔 工序 验 工序 内孔 工序 花键 工序 止口 工序 验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第四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序:铣扭杆上平面 选择刀具 刀具选 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 p , 50 , 25 , 4z 。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 p 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1450 r m 450351000 w 当1450r/ 1 1 6 01 4 5 按机床标准选取 1160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8 , 1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2 58821 fn 费领取图纸 序:钻 2 步一钻孔至 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表 2钢的 00, 时,。由于本零件在加工 14 孔时属于低 刚度零件,故进给量应乘以系数 根据 床说明书,现取 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 表 2表 2得切削速度 8 所以 m 81 0 0 01 0 0 0 rd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 75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1 0 0 3 7 0 0 切削工时: 0 , 1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3 5393021 序:铣 28 平面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 p , 50 , 25 , 4z 。 决定铣削用量 4) 决定铣削深度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 p 5)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1450 r m 450351000 w 当1450r/ 1 1 6 01 4 5 按机床标准选取 11606)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8 , 1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5 5 352821 fn 序:铣 44 端面 1.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25 , 4z 。 决定铣削用量 7) 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 p 8)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m 96501251 0 001 0 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750 r m 71 0 0 0 7 5 0501 0 0 0 w 当750r/ 按机床标准选取 6009)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4 , 1 , 2 ,则机动工时为 m 9 5 354421 fn 序 孔 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表 2钢的 00, 时,。由于本零件在加工 时属于低刚度零件,故进给量应乘以系数 根据 床说明书,现取 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 表 2表 2得切削速度 5 所以 m 51 0 0 01 0 0 0 rd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 75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 切削工时: 0 , 1 , 2 ,则机动工时为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m 序 车孔 序 1 粗车 内圆柱面, 工件材料: b=220 模铸 加工要求:车削 面 机床: 刀具:采用刀片的材料为 杆尺寸 16K=90 ,0=15 , 0=12 ,=计算切削用量 粗车 圆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 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寿命 T=60m/其中:42, m=正系数削手册表 所以 4258.6(m/4)确定机的主轴转速 04r/机床说明书 (见工艺手册表 与 504r/近的机床转速为 480r/00r/选取80r/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110r/ 5) 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 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L=2 20100 =30, 1l =22l =0, 3l=0 tm=30=序 花键 机床 工序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拉宽 单面升齿,根据有关手册,确定拉花键孔时的花键拉刀的单面升齿为 削速度为 m 切削工时 式中: 单面余量为 拉削长度 61 考虑校准部分 的长度系数取 考虑机床反行程系数 ,取 拉削速度 拉刀单面升齿 Z 拉刀同时工作齿数 拉刀齿距 ( 所以拉刀同时工作齿数 z=l/p=29/削工时 及基本工时的计算如车 此不再累述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床夹具 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于加工 ,因为 ,粗糙度为 他没有任 何位置度和垂直度要求,定位要求高,因此我们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还要考虑提高生产效率的。 位基准的选择 加工 时 我们采用已经加工好的 2用一个圆柱销,一个削边销定位,即经典的一面 2销定位。把空间的 6个自由度限制完。 位误差分析 定位误差同钻孔,在此不再累述,详情请参看钻孔部分定位误差 车床切削力的计算 查表 1 圆周力:向 力:向力:中:查机床夹具手册表 1k )1501( , 表 1 ,1, r 由上得: 25N, 59N, 95N 夹紧力的计算: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 1: 用扳手 的六角螺母的夹紧力: M=12P=L=140用力: F=70N,夹紧力: 380N 由于夹紧力大于切削力,即本夹具可安全使用 具的简要操作说明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我们采用一面 2 销定位,采用移动压板压紧,当我们加工完毕后我逆时针旋转螺母,松开压板,然后向后移动压板,既可以取下工件,这样装卸方便,夹紧迅速,适合于批量生产。 装配图附图如下 车夹具体附图如下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总 结 毕业设计即将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它对我们来说受益菲浅的,通过这次的设计使我们不再是只知道 书本上的空理论,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实实在在的设计,使我们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设计的步骤和要领,使我们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料,更好的更熟练的利用我们手中的各种设计手册和 010、我们踏入设计打下了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使我们认识到了只努力的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更好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同学们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的辛勤指导,使我们学到了好多,也非常珍惜学院给我们的这次设计的机会,它将是我们毕业设计完成的更出色的关键 一步。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致 谢 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收益不小,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和良好的基础。但是,查阅资料尤其是在查阅切削用量手册时,数据存在大量的重复和重叠,由于经验不足,在选取数据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我的指导老师每次都很有耐心地帮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我遇到难题时给我指明了方向,最终我很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设计。 这次毕业设计成绩的取得,与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特别是每次都放下她的休息时间,耐心地帮助我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他严肃的 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 他 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 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敬佩 指导 老师的专业水平外, 他 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 指导 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购买设计文档后加 费领取图纸 参 考 文 献 1. 艾兴、肖诗纲主编 ,切削用量简明手 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4 年 2. 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4年 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83年 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一汽制造厂职工大学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0 年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 10月 6. 郭宗连、秦宝荣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7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