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88986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酸转化成X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B由碳转化为X一定发生的是化合反应C物质X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使一氧化碳转化成X,只能通过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获得2 .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A步骤B步骤C步骤D步骤3 .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A小苏打用作发酵粉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氮气用作保护气4 .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用蜡烛制取炭黑CCO2溶于水D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制作叶脉书签AABBCCDD5 . 如下图所示,往固体中加入少量液体。能够使气球先膨胀,一段时间后又能恢复到原状的是(固体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硝酸铵固体和水B氯化钠固体和水C石灰石和稀盐酸D氢氧化钠固体和水6 . 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A处试液变蓝B处溶液变浑浊C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处试纸变红7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少量)加入试剂及用量除杂操作方法AKCl溶液Na2CO3适量的溶液过滤,除去滤渣BCuFe足量的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NaOH溶液适量碳酸钾溶液过滤DCO足量的氧化铜加热AABBCCDD8 . 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往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中,通入氨气,溶液变红D往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褪色9 . AH都是初三化学前四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B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在反应和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推测物质B为二氧化锰,C和D、E和F两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B反应这个实验中,生成G和H两种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CA在H中燃烧后生成的黑色固体是Fe2O3D该图中共发生了3个分解反应二、填空题10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干冰_;(2)最轻的气体_;(3)2个氯离子_;(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5)8个二氧化硫分子_;(6)3个硫酸根离子_。11 . (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12 . 根据下列甲、乙图示和相关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该元素原子有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个电子(2)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_(选填“上层”或“下层”)蜡烛先熄灭,该实验都能得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_(3)最近,我国科学家宣布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持续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外观像冰,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它主要以甲烷水合物(CH48H2O)的形式存在,其中它的主要可燃成分是_(填化学式)13 . 从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1)常用于扑灭火灾的固态氧化物_;(2)清洗炉具的洗洁剂中的碱_;(3)汽水饮料中存在的一种酸_;(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_。三、实验题14 .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如果选用高锰酸钾来制取和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代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取的发生装置_,相关的文字表达式_。(4)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填序号)。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收集气体时,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收满气体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5)F实验中能说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6)制取氧气后做点燃铁丝的实验,集气瓶先放一些水或细沙的原因是_。(7)小红要一瓶氧气作硫磺燃烧实验,所需的氧气最好用_收集(填字母)原因_。写出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8)已知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上述发生装置_(填字母代号)。若用下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气体应从_端通入;若瓶中装满水,则甲烷气体应从_端通入。(9)氨气只能用C方法收集的原因_。15 . 实验室现有碳酸钠粉末、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木块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制取氧气,需要选择的仪器有_(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将药品中的_替换成_,还可采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替换药品的理由是_。(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水,将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液封,用弹簧夹夹紧导管上的乳胶管,此时长颈漏斗和锥形瓶中液面相平,然后用手心握住锥形瓶的外壁,会看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这是因为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4)请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四、简答题16 . 室温下,将新配制的饱和的澄清的石灰水平均分成三份,进行如下操作:一份通入二氧化碳;一份恒温蒸发水分;一份用酒精灯加热。写出上述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些现象及原因?五、科学探究题17 .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查阅资料)(1)通常条件下,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2)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3)氢氧化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性质相似,能与某些气体反应。(4)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实验操作、记录、分析)实验一:(1)先检查装置的_,在锥形瓶中装入VmL氢氧化钠溶液,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人体吸入的空气(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量筒的容积远大于VmL)中液体体积为amL请根据所学知识,在该步实验中,空气中某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关闭弹簧夹K1、K2,再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否使用红磷_(填行还是不行)。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bmL从而推断该气体占气体总体积百分数约为_(用字母表示)。实验二:(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2,图中曲线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填“X”、“Y”、“Z”)。根据表格中曲线及相关数据,请解释寒冷冬天,紧闭教室内窗户玻璃上能用手指写出清晰的字_,实验二中,200s时若体积为Vml食品保鲜袋中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约为_mL。(评价反思)(5)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同学们想想: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组成对比的结论是_。(6)实验一中把盛放白磷的铁质燃烧匙换为镁带缠绕。假设实验能安全进行完毕,请猜想实验结束后的呈现的现象是_。(7)连接装置前把铁质燃烧匙换为铝质的,则可能后果是_,原因是_。(8)为使实验一的数据更精确,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思考,你有何建议?_。六、综合题18 .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色。(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如图)。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用12.2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计算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g。(4)根据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任写一种情况)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二、填空题1、2、3、4、三、实验题1、2、四、简答题1、五、科学探究题1、六、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