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85405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氧气液化2 . 下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在一个大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试管中有许多气泡,管内液面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气体是二氧化碳B试管内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图中所示试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D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光能3 .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有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原子的内部含有带电的微粒,但原子不显电性,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也不显电性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4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三个二氧化硫分子:2SO3B铝离子:Al+3C3个氧原子O3D氧化铁Fe2O35 . 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燃烧条件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C空气组成模型D乳浊液组成模型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锌与稀硫酸反应吸收热量C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成分金属要低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7 . 为了加快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市政府对哈市的路桥进行了大面积改造,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在路桥建设中不用考虑节约资金,但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B路桥桥面使用的沥青是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之一C在路桥建设中建设现场附近的空气质量将有所提高D建设路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8 . 小亮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合金、陶瓷、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缺钙会导致甲状腺疾病B区别食盐与亚硝酸钠可以品尝区别羊毛线与棉线可以灼烧闻气味C电动车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铁矿石炼铁时尾气要净化处理D用汽油洗涤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AABBCCDD9 . “斗南鲜花论斤卖,花香吸引宾客来”,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分子在不断运动10 . 下有关说中错误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B催化剂一定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C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堆肥腐熟属于缓慢氧化,能放热11 .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硫酸锌溶液、铁和铜验证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B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C用蘸水和酒精的两个棉花团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2 . 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 )AABBCCDD13 . 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质B粮食酿酒C气球爆炸D蜡烛燃烧14 .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中无明显变化,装置增重1.8g,装置增重2.2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C可能只有甲烷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15 .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A金属:铁、铜、汞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海水、空气D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16 . 2018年12月7日,重庆巫溪县邝女士被发现惨死家中,原因疑是冬天烤炭火引发的中毒所致。造成中毒的物质是( )A木炭B甲烷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二、填空题17 .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燃料和食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下面是人类大规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气上述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这些化石燃料属于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_(举一例)(3)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_制的;(填字母)A 金属 B 陶瓷 C 塑料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_;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18 . 金属的性质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重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阅读以下信息,并将文中错误的描述标出:_ (填写序号)。金属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汞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合金是由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纯净物,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硬度大。(2)大多数金属化学性质活泼,但活泼性有差异。例如,锌、铁、铝这三种金属与氧气或酸液等物质的反应的剧烈程度各有差异。请根据这三种金属的性质完成下面的表格。反应现象描述对应的金属(化学式)构成该金属的粒子(粒子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纯氧炉中火星四射_常温即形成致密氧化膜_与稀硫酸反应剧烈程度居中_(3)大多数金属暴露在空气中都易被腐蚀,请举两条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_;_。回收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请写出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锈蚀钢铁(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_。但有时我们也会利用锈蚀为生活服务,请写出下列金属的应用原理:食品袋中的铁粉暖贴中的铁粉暖气片上涂的铝粉_ ;_ ;_ 。(4)从金属的原子结构看,金属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根本原因是_。三、实验题19 .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步骤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步骤II. 将盛有足量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向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步骤III. 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00 mL。(1) 步骤中,关闭K1、 K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对比步骤II和III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2,观察到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四、简答题20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_;(2)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_;五、科普阅读题21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贮存时用氮气保护并密封,用途广泛。肼燃烧放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高压锅炉水处理时用于脱除氧气以防止锅炉的腐蚀,也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熔点1.4,沸点113.5;有强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可以用固体烧碱进行脱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对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迟性发炎,对皮肤和粘膜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A与氧化铁作用 B.易溶于水B易分解C有刺鼻的气味(2)肼在常温下为_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3)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下列物质中的_也具有这些性质。A NaCl B.Ca( OH)2 C NaOH D NaHCO3(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六、综合题22 .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1)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开采海域“可燃冰”,利用了金刚石的_(填物理性质)。(2)康康在实验室制取甲烷时用下图装置收集,则气体应该从_通入(填“m”或“n”)。(3)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4)运用燃烧法可确定甲烷的元素组成。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请写出确定甲烷元素组成的实验方案_(简要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5)“煤改气”可降低煤的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但也造成了今年的“气荒”,可燃冰的开采将会缓解这一状况。已知:1 kg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55700 kJ,1 kg含硫5%的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9000 kJ。请计算:1 kg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_千克含硫5%的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相等(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完全燃烧1 kg甲烷,理论上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_千克。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填空题1、2、三、实验题1、四、简答题1、五、科普阅读题1、六、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