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85002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工大附中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我们每天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走进它,喜爱它,珍惜它。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班级铁门刷漆的主要目的是美观B暑假装修,用石灰浆粉刷墙壁至晾干的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C校园内的树干上涂刷石灰浆可保护树木D班级照明灯工作过程中的主要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 . 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干冰冷藏的食品B牛奶中添加氧化钙以补充钙质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D用工业用盐腌制的肉类食品3 .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ABCD转化关系甲H2O2CCaCO3FeCl2乙O2COCO2Fe丙H2OCO2Na2CO3Fe2O3AABBCCDD4 . 习近平在十二届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使用可降解型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B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少环境污染C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D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而不用大水漫灌5 . 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蛋白质变性C撒盐加快雪的融化D食盐加快铁的锈蚀6 .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B软水一定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燃烧7 .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细铁丝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 . 我们经常食用的甘蔗里含有丰富的蔗糖(C12H22O11)。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蔗糖分子中含有11个水分子C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D一个蔗糖分子中含有45个原子9 . 有Mg、Fe、Zn的混合物共7.2 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 gB0.4 gC0.6 gD0.8 g10 . 加热15.8克高锰酸钾,当产生0.8克氧气时,剩余固体的主要成分是A锰酸钾、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锰酸钾D高锰酸钾、二氧化锰11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反应物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C托盘天平称量NaClD稀释浓硫酸12 . 如图,向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燃爆B硬纸板冲高后,容器内热量散去,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C将面粉换成石灰石粉末也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D发生燃爆现象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急剧增大13 . 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14 . 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A葵花籽油B馒头C西红柿D鸡蛋15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D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二、填空题16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脱脂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A 塑料保鲜膜 B 橡胶手套 C 棉布围裙(3)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功能。17 . 如图甲、乙所示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2)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镁离子的符号是_三、实验题18 .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_(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_(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4)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F装置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H装置中的现象是_蜡烛先熄灭(“上层或下层”)。(5)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粗盐中含少量Ca2+、Mg2+、SO42和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涉及常规操作步骤有:I.加水溶解;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_;加入适量的盐酸;_、冷却结晶(填试剂或操作名称)II.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III.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_时停止加热。IV.配置1000g5.85%的NaCl溶液,需_gNaCl;在准确称取固体后,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时_(填“偏高”或“偏低”)四、简答题19 . 如图表示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CO2+H2OH2CO3B部分:_,例_。20 . 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氮气合成氨的微观模拟过程,请据图回答:(1)在图B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2)C图中的物质属于物质分类中的_;(3)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微观实质为_。五、推断题21 . (5分)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下图几个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1)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乙物质是。写出“乙丙”的化学方式。(2)下图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填字母序号)(3)若上述A图中的金属是Fe,则该图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请写出该金属转化为氧化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六、科学探究题22 .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以下是有关它的性质实验。下图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反应后溶液(编号为a)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25)种。为证明溶液a中可能含有的溶质,进行了如下实验。I.确定溶液a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溶液a,滴加氯化铜溶液(26)不含氢氧化钠II.确定溶液a中是否含有盐酸方案步骤现象一取少量溶液a,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二取少量溶液a,加入镁粉产生气泡i.上述方案中有一个设计不合理,指出不合理的实验方案编号及原因(27);ii.采取正确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根据现象得到的结论是(28);III.欲从溶液a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取的实验操作是(29)。利用如下装置验证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I装置A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打开k2、k3,当D中紫色石蕊试液变(30)色,可确定C中收集满二氧化碳。II装置B中的药品是无水硫酸铜,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1)。IIIC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后,使A中反应暂停的操作是(32)。IV甲同学打开装置C中分液漏斗活塞,将8mL室温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滴入C中,然后关闭活塞,观察到D中石蕊试液倒流至C中。甲同学得出结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V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液体步骤现象(33)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液体后关闭活塞(34)结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5)。七、综合题23 . 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把天然木材放在NaOH和Na2SO3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_(填植物器官名称)。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_变化。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_(用百分数表示)。(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拉伸强度=,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_的单位是相同的。(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_。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原料来源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三、实验题1、四、简答题1、2、五、推断题1、六、科学探究题1、七、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