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课件:3.3.2 酯和油脂(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0579391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课件:3.3.2 酯和油脂(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一化学课件:3.3.2 酯和油脂(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一化学课件:3.3.2 酯和油脂(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化学课堂 第2课时酯和油脂 1 了解酯 油脂的组成 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 掌握酯 油脂的化学性质 特别是水解反应 3 通过关注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激发对物质的组成 结构 性质等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一 酯1 概念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酸和醇 2 结构简式 R R 为相同或不同的烃基 决定其化学性质的原子团为 3 物理性质溶解性 密度 气味 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比水小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酯大都有芳香气味 4 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以乙酸乙酯为例 1 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 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开放探究 1 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为何不同 书写方程式时有什么区别 提示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是因为酯水解生成了酸和醇 而碱能与生成的酸发生中和反应 减小了酸的浓度 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促进了水解 在酸性条件下 酯的水解反应仍为可逆反应 生成酸和醇 在碱性条件下 酯的水解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生成盐和醇 二 油脂1 组成和结构油脂是一种特殊的酯 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 如硬脂酸 软脂酸 亚油酸 等 与 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其中R1 R2 R3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C17H35COOH C15H31COOH C17H31COOH 甘油 丙三醇C3H5 OH 3 2 分类 1 油 植物油 呈液态 如豆油 花生油等 2 脂肪 动物油 呈固态 如 猪 牛 羊等的脂肪 3 物理性质溶解性 密度 4 化学性质在适当条件下水解生成 和 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比水小 高级脂肪酸 甘油 开放探究 2 酯 和 脂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提示 酯 是指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而 脂 一般是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 一 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比较 酯化反应是个可逆反应 加入含重氢的水后 它的逆反应是 重氢用D表示 由此可见通过反应重氢可进入乙醇和乙酸中 但不能进入乙酸乙酯中 答案 D 1 下列有机物中 刚开始滴入NaOH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 用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消失的是 A 乙酸B 乙酸乙酯C 甲苯D 汽油 解析 滴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 说明该物质不溶于水 常温下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说明加热后物质溶解度增大或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分析选项中的四种物质 乙酸加入NaOH溶液就发生反应 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甲苯加入NaOH溶液分层 加热后仍然分层 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加入NaOH溶液分层 加热后发生水解反应 生成的乙酸钠和乙醇都溶于水 分层现象消失 答案 B 二 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植物油在热的纯碱溶液条件下能发生水解 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矿物油是不溶于水的烃 不能发生水解 硬水中含有Ca2 和Mg2 能与肥皂中的硬脂酸钠生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 工业上是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即皂化反应来制肥皂 而不是用高级脂肪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 答案 AD 2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油脂属于酯类B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 沸点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 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解析 从油脂的定义 结构特点来分析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所以A C正确 油脂为混合物 没有固定的熔 沸点 所以B正确 油酸甘油酯与溴加成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所以D不正确 答案 D 1 2010 桂林高一检测 从植物的果实和花里提取低级酯应采用的方法是 A 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B 加水溶解后分液C 加酸溶解后蒸馏D 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解析 由于酯可以在碱或酸中水解 故A C项不正确 又由于酯不溶解在水里 故B不正确 可利用酯在有机溶剂里溶解度大的性质用有机溶剂溶解再分馏 故D正确 答案 D 2 下列物质中 由酯类组成的是 A 甘油B 矿物油C 煤油D 牛油 答案 D 3 下列各项属于油脂用途的是 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制取甘油 制取肥皂 制备高级脂肪酸 制备矿物油A B C D 解析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都是油脂 油脂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取肥皂和甘油 矿物油是各种烃的混合物 是石油的分馏产品 不能由油脂制取 答案 D 4 下列描述与酯或油脂的性质无关的是 A 与花香有关的诗赋比比皆是 满架蔷薇一院香 蔷薇 一卉能薰一室香 茉莉 两般颜色一般香 荷花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 冲天香阵透长安 菊花 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 这些都与酯类有关B 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 如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的钠盐 以用于生产肥皂 热的纯碱水溶液能洗去炊具上的油污 也是利用了使油脂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这一性质 C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 因其 酱香突出 幽雅细腻 酒体醇厚 回味悠长 而享誉海内外 其香气成分达110多种 有人赞美它具有 风味隔壁三家醉 雨后开瓶十里香 的魅力 该酒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 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这些成分主要是各种酯类D 石油化工厂所得到的矿物油能使溴水褪色 因为其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 解析 A中所描述的各种花香主要是酯类的气味 B中所说的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又叫皂化反应 用纯碱去污的原理是使油脂水解生成了可溶性的钠盐 C中所描述的是酿酒中的酯化反应 D项中 矿物油主要成分是烃类物质 其中有不饱和碳碳键而使溴水褪色 与酯及油脂性质无关 答案 D 5 甲 乙 丙三人分别将乙酸与乙醇反应 并将生成的乙酸乙酯提纯 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 他们都是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 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将酯分离出来 他们得到的结果却不同 1 甲得到了不溶于水的中性酯 2 乙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 3 丙得到大量水溶性物质 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结果的原因 甲 乙 丙 解析 甲 乙 丙三人都是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 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将酯分离出来 显然加入的NaOH不仅能中和酸 而且能使酯水解 由于均未用指示剂 所以加入的NaOH溶液的量很难控制 当加入的NaOH溶液过量时 就会出现丙的情况 当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时 酸未完全中和就会出现乙的情况 当加入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酸或略微过量时 就会出现甲的情况 答案 加入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酸或略微过量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 酸未完全被中和加入的NaOH溶液过量 不仅中和了酸 而且酯已经完全水解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