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77405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用于防腐B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D木炭不充分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2 . 空气成分中,能使食品变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约占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 . 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实验过程中瓶内氧气质量不断增加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5 . 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6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固体粉末C过滤D氧气的验满7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用途广泛C污染空气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大约是: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8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A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B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C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9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D“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10 .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阿伏伽德罗11 . 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B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了一层白膜C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D爆炸12 . 在天然气供应站应贴有的图标是( )ABCD13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测定溶液pHC称取7.56gNaOHD稀释浓硫酸14 . 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收集氧气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D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15 . 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氮气用于作保护气C液氮用作制冷剂D稀有气体可制电光源16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D加入酒精17 . 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光合作用B沙尘暴C焚烧垃圾D汽车尾气18 .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读取液体的体积C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D制取蒸馏水19 . 适合贴在装有浓硫酸的药品柜上的警示标志是( )ABCD20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没有发生变化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二、填空题21 . 结合下列实验的有关问题(1)用容积为15毫升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最多可盛液体_毫升,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_;(2)吸取和滴加液体的仪器是_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帽朝_;(3)根据图示的实验仪器,写出仪器名称及用途:图1:名称_用途_;图2:名称_用途_22 . 现有空气,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碳,氧气,冰水化合物,食盐水,臭氧等物质(填序号)(1)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属于单质的是_(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23 . (1)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氮元素_; 最简单的有机物_;三个硫酸根离子_; 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2)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熟石灰B石墨C纯碱D碳酸钙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 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用于中和土壤酸性的是_; 厨房中用于洗涤油污中的“碱”是_。(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在氧气中燃烧:_;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_;二氧化氮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一种空气中的主要气体:_。24 . 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择所需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镊子细口瓶广口瓶胶头滴管试管10mL量筒(1)取用块状的固体用_;(2)量取8.7mL的稀盐酸_;(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4)石灰石应该存放在_。25 . 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用思维导图绘制知识网络图,能帮助我们找到概念间的联系。请完善下述知识网络图:填写分类标准:_,_,_;填写概念名称a._;b._;c._;d._。(2)现有如下六种物质:洁净的空气蒸馏水氧化镁氢气金刚石硫酸钠(Na2SO4)。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数字序号)26 . 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是_。洗净的试管应_在试管架上27 . 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1)洁净的空气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据报道,今年14月某市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A 燃煤火力发电B 露天焚烧垃圾C 使用太阳能路灯(3)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被定为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_(填序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氧气28 . 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制取装置的组合为_或_ 。(3)如果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端通入(填“a”或“b”)。若在F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_端(填字母“a”、“b”)通入。(4)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氢氧化钠溶液等反应。实验室用装置F收集氯气,氯气应从_(填“b”或“c”) 端通入。三、实验题29 . 用如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左侧直玻璃管中液面以上平分为5份。(1)加热铜丝可以引燃白磷,利用的是铜有良好的_性。(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3)用白磷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30 . 某兴趣小组围绕“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请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2)请写出乙图中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乙图中,图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图),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什么?_四、简答题31 . 2016年初春,首都等多个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了人体健康。(1)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谈一谈产生雾霾天气的两点原因。(2)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32 . 把下列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把容器放在桌面上使劲塞塞子_。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_。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_。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正放在桌面上_。用焰心给试管内固体加热_。 向竖直的试管直接加入块状药品_。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_。33 . 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真空包装或在包装袋中充入不活泼气体,请问:(1)为什么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质期?_。(2)若采用充人气体的保鲜方法,则应选择什么气体?_(答出一种)。请说明理由:_。34 . 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标签丢失,请鉴别_ (包括步骤现象和结论,否则不得分)。五、科学探究题35 .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_(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处最先碳化(填“a”、“b”或“c”)结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2、3、4、5、6、7、8、三、实验题1、2、四、简答题1、2、3、4、五、科学探究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