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76275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氯化铬晶体(CrCl3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2CrO4)来制备。已知反应原理:CH3OH+10HCl+2Na2CrO4=2CrCl3+4NaCl+X+7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铬酸钠属于盐,由离子构成BX的组成元素质量之比为3:8C反应中未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DCH3OH属于有机物2 . 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如果各组中的最后一种物质均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只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AFe、Ag、CuSO4溶液BNa2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硝酸CBaCl2溶液、AgNO3溶液、稀硫酸DMgSO4溶液、Ba(NO3)2溶液、盐酸3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验证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分子运动4 .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24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中X、Z为反应物B反应后生成Y、Q的质量比为24:23C反应后X的质量为0D其中Y和Q为生成物5 .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B水、二氧化锰、干冰都属于氧化物C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D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6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SSO3H2SO4BCaCO3CO2COCCu Cu(NO3)2CuSO4DNa2SO4Na2CO3NaOH7 .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能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可作散热材料C可用作新型电池材料D是一种化合物8 .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78%,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C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9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 +3H2 BNa2CO3+2KNO3 K2CO3+2NaNO3CCu+2ZnCl2CuCl2 +ZnD4P+5O22P2O510 . 下列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AHCl和NaOHBNa2CO3和H2SO4CKNO3和NaClDNaOH和FeCl3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镁条燃烧的现象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D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红色固体变成黑色12 . 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杀菌消毒B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D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棉线13 . 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中都只能含一种溶质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D泥水中的泥土是溶质,水是溶剂14 . 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原子的种类都没有改变15 . 下列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玉米能用来酿酒B粗盐的过滤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金刚石很坚硬16 . 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不可能是( )A混合物B化合物C单质D纯净物17 .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降低水的硬度B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C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D从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18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图6)。其中钢属于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19 . 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盐酸D硝酸钠溶液二、填空题20 .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用化学用语填空:镁元素_;2个碳原子_;2个二氧化碳分子_;由Ca2+和OH构成的氢氧化钙_。(2)“2Al3+ ”表示_。21 . 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1)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氧原子; 3个锌离子;碳酸钠; 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稀盐酸与铁反应;用氯酸钾制氧气;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共热;(3)请从A氯化钠B盐酸C氮气D氧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能供给呼吸的是能用做调味品的是能用于金属除锈的是能做保护气的是;三、实验题22 . 化学学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化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首先,化学既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及其变化,也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结构。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也是化学学科最具特征的思维方式。这就制要我们养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习惯,请你举出一个从微观的视角去看物质及其变化的实例。_。其次,化学有其特殊的“学科语言”(化学用语),理解并正确使用化学语言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几个化学用语。_。第三,化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学习通过实验探究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请完成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试管中加入2-3块石灰石,再向试管中加入2 mL稀盐酸剧烈反应,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_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燃着的木条熄灭_触摸试管底部试管外壁发热_反思:对化学反应的认识_23 . 如图所示装置为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打开活塞a,让二氧化锰与双氧水接触,反应即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直通管的作用是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b导管口,观察到现象是_。(3)若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球形干燥管内装的药品是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4 . 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b(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或(填序号)(3)若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收集装置不能选(填序号)(4)若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有人提出读数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长颈漏斗不能倾斜;必须使量气管和长颈漏斗两边液面相平;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你认为必须要做到的是(填序号)25 . 实验室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乙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用充满水的装置E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填“a”或“b”)端通入。(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选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优点是_,利用向上排空气法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填“a”或“b”)端。 (4)对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操作。 选择上图中F装置进行过滤,装置中的明显错误为_。 改进F装置后进行过滤,用G装置对滤液进行蒸发,随着溶剂的不断减少,还可能有_(填化学式)逸出,当_时,停止加热。(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某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D,其理由是_;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稀释三个步骤。在全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填序号)。量筒 药匙 试管 酒精灯 胶头滴管 玻璃棒如果把50 g 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_mL。四、推断题26 . 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1)A物质的化学式是_,写出B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2)在A物质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发现有大量水蒸气产生,指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3)饼干中常添加C物质,其作用是什么?五、流程题27 . 对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处理制备FeSO47H2O的流程如下: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回答下列问题:(1)将烟气直接排放,下雨时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形成_(填一种大气污染现象)。(2)溶解步骤中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是:Fe+H2SO4 FeSO4 +H2Fe+Fe2(SO4 )3 3FeSO4a、请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b、反应Fe+Fe2(SO4 )3 3FeSO4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c、溶解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有固体溶解、溶液颜色改变和_。d如果生锈铁制品中含有160Kg的Fe2O3,56Kg的Fe,理论上所有的铁元素都能转化成FeSO47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78),则得到FeSO47H2O的质量是_kg。(3)后续处理包括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溶剂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FeSO47H2O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滤出的FeSO47H2O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六、科学探究题28 .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己知氧化铁不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呈黄色)(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丙组:_。(设计实验)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并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原因是_。实验结束是否需要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说明原因_。按方案2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_,则乙组猜想正确;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_。(实验反思)如图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如图(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填序号)。七、计算题29 . 如下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CuSO4的溶解度约为20g时,其对应的温度是_;若想使该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写出一种即可),用此方法后,溶液的质量分数_(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2)80时,140g NaNO3溶于100g水形成的溶液是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20时,NH4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_(计算结果保留到0.1%)。(4)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采 取_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固体。(5)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NaCl、CuSO4 的饱和溶液各500g恒温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 最多的是_。(6)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 蒸馏水中,冷却到30后,_(“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_g KNO3结晶析出。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填空题1、2、三、实验题1、2、3、4、四、推断题1、五、流程题1、六、科学探究题1、七、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