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69484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 )A硫酸铜溶液B澄清石灰水C自来水D牛奶2 . 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3 . 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C镁条和盐酸反应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4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5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B验证Fe、Cu、Ag的活动性依次减弱C制取并收集纯净的CO2D验证铁钉的锈蚀与氧气有关6 . 下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水洗去手上的污渍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明矾净化黄泥水7 .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溶解作用B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C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8 .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9 . 用、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甲析出的固体一定大于乙D时,向30g甲、乙中分别加入10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一定大于乙10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D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有影响11 . 下列是小强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物质的结构新装修屋内主要污染物甲醛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CO2煤气中毒的原因CO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金原子构成的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C化学中的守恒思想D物质的俗称加水稀释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参与反应物质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Na2CO3:小苏打C2H5OH:酒精CaO:熟石灰AABBCCDD12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通常是比较快的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温度明显降低、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13 . 下列实验方法中,仅用一次性操作不能实现的是A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氧化铜和铁粉B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食盐水和氢氧化钠溶液C用水区分硝酸铵粉末、氧化钙粉末和氯化钠粉末D用碳酸钾溶液区分稀硫酸、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钙14 . 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3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15 . 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有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述原理相似的是A用洗涤剂洗碗B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C用烧碱除油污D用盐酸除去铁锈16 . 归纳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小红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如图所示)。下列表格中的各组物质不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选项甲乙丙丁A黑色固体木炭二氧化锰氧化铁B盐类物质熟石灰食盐生石灰C溶液糖水生理盐水泥浆D化石燃料石油煤酒精AABBCCDD1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D碳酸饱和溶液的浓度比硼酸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18 .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浓盐酸打开瓶盖后瓶口有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D碘溶于水形成红棕色溶液19 . 对下列混合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B在澄清石灰水中,氧化钙是溶质,水是溶剂C冰水中冰没有融化之前是悬浊液,融化之后得到的是溶液D在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BKNO3、NH4H2PO4都是复合肥料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D治理“白色污染”,禁止使用塑料袋21 .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5g甲、乙,充分搅拌并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甲大于乙D20时,分别在5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充分搅拌并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和溶液二、填空题22 . 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2)t1时,要使接近饱和的B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3)t2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若要把100克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应加水_克。23 .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和_性。(2)碘酒中的溶质是_。(3)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是_。(4)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24 . 现有C、H、O、N四种元素,选择项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表示:(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2)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4)溶解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25 . 已知氯化钾(KCl)20时的溶解度是34g,50时的溶解度是42.6g通过如图的实验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20时100g水中(1)所得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2)溶液的质量为;该实验中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26 . 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_填序号。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填序号。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g的M固体。分别将100gA、C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A A,C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C溶液的质量:D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二、填空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