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A原料B原理C发生装置D收集装置CaCO3+HCl=CaCl+H2O+CO2AABBCCDD2 .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3 . 下列物质的用途,叙述正确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焊接金属B一氧化碳用于室内消毒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B氧气性质活泼,能氧化许多物质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6%以上会致人死亡,说明二氧化碳有毒D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仍为无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未发生反应5 . 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aOCaCO3高温充分煅烧B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AABBCCDD6 .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序号甲乙H2SO4溶液NaOH溶液HCl溶液大理石BaCl2溶液Na2SO4溶液H2SO4溶液锌粒ABCD7 . 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8 . 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再加热试液,颜色的变化为A先变红后变蓝色B先变红后变无色C先变红后变紫色D先变蓝后变紫色9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原子二、填空题10 . 实验室常用以下仪器制取气体。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仪器组合是(填字母)_。利用二氧化碳_、_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将一朵纸花用石蕊染成紫色,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纸花变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1 . 观察下图所示的实验。如图A,当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原因是_。如图B,当将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实验现象提示我们,在楼房着火时正确的逃生的方法有(填序号)_。A打开窗户跳出 B成站立姿势跑出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D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12 . 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一有以下两种途径:(1)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主要原因是(2)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可改良土壤酸性(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H2SO4)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SO2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SO2H2S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 . 用化学式或符号表示(1)2个氯离子_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3)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 (4)两个钙原子_,三、实验题14 . 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1)工业上制氧气是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实验室制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编号),此法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填编号)。(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氨水。小美同学利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制取氨气,她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填“a”或“b”)端管口通入。(4)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填编号)15 .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1)指出仪器名称: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的物质是_(填名称),其起到_作用,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若用F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端进入(填“a”或“b”)。四、简答题16 . 用化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做_;燃着的木条放在氮气中立即熄灭,由此推测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用嘴吹灭蜡烛火焰时,灭火原理主要是_;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注意安全,先做烛火实验,这是因为_。五、科学探究题17 . 饮用可乐时,小华对“1体积的水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 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进行实验)(1)将蒸馏水煮沸后,置于细口瓶中,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_盖上瓶塞后再冷却的原因_(2)制取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法收集,验满后盖上玻璃片,备用。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3)实验: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空气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实验: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体积不再减少为止。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_。(4)记录数据:实验编号抽取气体的体积抽取蒸馏水的体积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10 mL 空气10 mL20mL10 mL 现制的二氧化碳10 mL12mL(得出结论)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空气难溶于水,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_体积的二氧化碳。(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卷总分不超过60分。)(反思质疑)小芳对实验结论产生了疑问:实验中不能再溶的气体是否还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如收集二氧化碳时空气未完全排尽,也可能导致实验的残留气体是空气,就不会再溶解,则实验结论不可信。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以上所得实验结论是否可信。写清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六、综合题18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装置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2)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用微型实验装置“W”形玻璃管探究燃烧的条件。对比a、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_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什么?_(3)某趣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气密性良好。先向广口瓶中加稀盐酸至碳酸钙粉末恰好全部溶解。关闭活塞,震荡,观察到气球变大。然后再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广口瓶中,关闭活塞,震荡,观察到气球变小且广口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引起气球变小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反应结束后,小明将废液过滤,并对滤液成分进行探究,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明得出结论:滤液的溶质组成为Na2CO3、NaCl,你认为滤液的溶质组成还可能是什么_?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4)某同学为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0 g,加入二氧化锰1.0 g,待完全反应不再有气体逸出时,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2 g。请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二、填空题1、2、3、4、三、实验题1、2、四、简答题1、五、科学探究题1、六、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