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63277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离子组能在pH = 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Cu2+、SO42-、Cl-BK+、Na+、NO3-、C1-CCO32-、OH-、Na+、C1-DFe2+、C1-、Na+、 SO42-2 . 工业用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NaNO2),NaNO2中N的化合价是( )A3B+1C+3D+53 .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稀释NaOH溶液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锌片和铁片4 .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过滤C给液体加热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 . 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则丙和丁不可能都是沉淀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取甲、乙各mg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丙、丁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2mg6 . 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B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C由红色逐渐变为蓝色D由无色逐渐变成红色7 . 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和碱一定含有氢元素B盐和氧化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D酸和盐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8 . a、b可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小辰做了两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总质量都是9g,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反应前a的质量g反应前b的质量g反应后c的质量g实验(1)726实验(2)mn9A实验(1)中a物质消耗的质量为7gBm和n的质量比为2:1C实验(1)不遵守质量宁恒定律Dc物质可能是单质9 . 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下图,其化学式为C8H8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3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3C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D该物质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0 .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之旅,下列说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探测器表面喷漆B搭建太阳能电池板C运载火箭升空D探测信号传回控制中心11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COCO2通过足量的 CaOBNaClNa2CO3加入适量盐酸CFeCl2溶液HCl加入过量氧化铁,过滤DBaSO4Ba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BBCCDD12 . 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合金:生铁、焊锡、金刚石B氧化物:氧化铁、氢氧化镁、碳酸钙C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D复合肥:KNO3、K2SO4、CO(NH2)2二、填空题13 .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1)氮原子_(2)2个二氧化硫分子_(3)3个铝离子_三、实验题14 .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下图是三个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_;a管产生的气体是_;(2)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_;(3)有同学认为实验三不能对比二氧化锰与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如果想要达到此目的,应改变实验方案,改变的方法是_;除了催化剂的种类,还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_和_等。15 . 如图,化学小组同学制作了一个微型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异型玻璃管A内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已检查装置气密性),注射器B内吸取了一定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广口瓶C中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实验开始前止水夹K处于关闭状态。(1)将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A中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2)当C中部分液体流入A中后迅速关闭止水夹K,片刻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16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上述实验,除下列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填名称)(2)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选填“偏大”、“不变”、“偏小”)(3)若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是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5%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认为可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该同学应加入_g水;(4)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图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烧杯中的溶液选填装置序号四、简答题17 . 锂在化合物中显+1价。如图A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图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F是一种粒子模型。(1)从图1中A可获得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3)F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4)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五、推断题18 . 如图为初中常见的几种化合物转化关系,其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够发生反应,“”表示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B为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C为某种碳酸盐,D为胃酸的主要成分,E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与A、E均发生中和反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 B_。(2)写出下列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G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请你找到一种化合物代替,也能满足上述物质转化关系。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六、科学探究题19 . 在验证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同学们发现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现象明显,而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不明显。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较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明显的原因是什么?(猜想)猜想一:铝表面有氧化膜;猜想二:氯离子对铝置换铜离子的反应有促进作用;猜想三:硫酸根离子对铝置换铜离子的反应有抑制作用。(设计实验)同学们准备质量相等、大小相同且除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配制了质量、浓度均相等的氯化铜和硫酸铜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两块铝片分别插入氯化铜溶液、硫酸铜溶液中插入氯化铜溶液中的铝片上很快产生大量海绵状红色物质,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铝片现象不明显_(2)取两支试管加入铝片和硫酸铜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_猜想二正确(3)_猜想三不正确(分析)实验操作(2)中氯化钠能否用稀盐酸代替?并说明原因_。(拓展)实验操作(1)中铝片插入氯化铜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假设收集到的气体为纯净气体),请设计实验确定该气体是什么(写出操作方法及预期现象)_。20 . 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铁生锈开展深入的探究。(1)比较与分析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生锈程度。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并进行实验。4h后观察到:试管、中的铁钉均生锈,试管1铁钉生锈程度大于试管;试管中铁钉不生锈。试管铁钉生锈程度大于试管的原因是_。试管中,使用冷却后的沸水的目的是_。铁钉生锈的其中一步反应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探究植物油能否完全隔绝氧气。同学们第二天观察,发现试管中的铁钉也有些锈斑。为此大家又做了如下探究。进行实验实验1:将涂水的铁片置于植物油中,并放置于密封的无氧容器中,8h后观察铁片无锈迹。排除植物油和铁片上的水中微量氧气对铁片锈蚀的影响。实验2:将涂水的铁片置于植物油中,并敞口放置于空气中,8h后发现少量锈斑,再过一段时间后观察,锈斑面积增大。综合以上两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交流讨论查阅文献获知,植物油对空气中的水分有较好的隔绝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_。(3)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究酸性条件下铁锈蚀的情况。查阅资料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气的量,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醋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实验探究将4份等质量的铁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pH的醋酸的水溶液中,分别用溶解氧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获得下图和下表。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7/3/2238641521827840/2239037686308864/STEM/7adc329db9cd448f8855f4be1c1bba3a.pngpH压强/KPa实验前实验后压强差2.090.5691.581.023.090.4691.230.774.090.4890.34-0.145.090.8190.64-0.17从左上图中可知,在酸性条件下水溶液中溶解氧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从右上表中可知pH为2.03.0时,实验后系统中气体压强增大,是因为_。21 .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用块状大理石(其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和10%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他们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实验后,同学们发现发生装置中仍有固体剩余,可是却不再有气泡产生,对此小组同学产生了疑问,并继续探究。(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猜想二: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即剩余固体只是杂质);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先用洁净的烧杯A取反应后的清液,并用烧杯B、C配制CO2水溶液和CaCl2溶液。(如图所示)实验1:用三支试管各取试剂X少许,分别向其中滴加A、B、C三种溶液,溶液A、B均使X变为_色,溶液C未使X变色。其中,试剂X为_;溶液C不呈酸性。该步实验的目的是_。实验2:用pH试纸分别测溶液A、B的酸碱性,具体操作是: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_对比。测得结果是:溶液A的pH=2,溶液B的pH=6。通过实验1和实验2可得出结论“猜想一不成立”,即“反应后盐酸还有剩余”。实验3:小明将反应容器充分振荡,使剩余固体与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三不成立”。实验4:向实验3后的容器中继续加少量_,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二不成立”。(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探究活动可知: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_。(反思交流)小组同学讨论,又是出新的观点“可能是盐酸浓度太小,反应太慢,无法观察气泡产生”。并设计实验5:当实验4中观察不到气泡时,测得容器中溶液的pH为a;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其pH为b。若a_b(选填“”“”或“=”),则该猜想成立。(由于稀盐酸浓度较小,其挥发性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七、计算题2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4.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液质量与反应的CO2质量的关系如“题25 图”所示则:(l)以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_g;(2) 4.0g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为_?(写出计算过程) (3)通入m3gCO2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2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_(填“有”、“没有”)影响。原因是_。八、综合题23 . 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查阅资料)(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12和NH4Cl等组成(3)有关数据见下表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H4Cl29.337.245.855.365.677.3ZnCl2343395452488541614(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_(填化学式),操作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_。(2)欲从固体M 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_(填字母序号)。AZnO与稀盐酸BZnSO4溶液与BaC12溶液CZnCO3与NaCl溶液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_种溶质。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_0.2g(选填“”或“=”)。24 .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化学实验室和高科技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也需要金属,请回答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为_;(2)为了比较镁、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这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硫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否根据镁、铜、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结果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选填“能”或“不能”)写出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金属锌、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3)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组合是_。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不含有硝酸银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镁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硝酸镁ABCD25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通常可以用稀盐酸将其除去。写出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2)市售硫酸多为98%的浓硫酸,实验室常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使用。现有浓硫酸100g要将其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加水_g;稀释操作时,必须将_,否则会造成危险。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二、填空题1、三、实验题1、2、3、四、简答题1、五、推断题1、六、科学探究题1、2、3、七、计算题1、八、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