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62896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C、D、2 .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开来的是( )ACuSO4,BaSO4,MgSO4BAgNO3,Na2CO3,NaClCNa2SO4,K2SO4,KNO3DNaOH,NH4NO3,NaCl3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沸腾B对着干燥的玻璃泡哈气C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D胆矾的研碎4 . 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反应原理为SiO2+4HF=X+2H2O,则X为( )AF2BSiH4CO2DSiF45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BC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6 . 如图表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粒变化,其中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1:1:1B1:2:1C2:1:2D4:1:27 . 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B石灰水C石灰石D铁锈8 . 下列物质转化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CaCO3CaO+CO2BCaO+H2O=Ca(OH)2CCa(OH)2+2HCl=CaCl2+2H2ODCaCl2+BaCO3=CaCO3+BaCl29 . 下列关于气体的收集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为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用排水法可以直接收集到的氢气夹杂有水蒸气C因为常温时有毒气体NO密度和空气接近且易和O2反应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因为常温时CO有毒且密度和空气接近,所以不适合用排空气法收集10 . 右图是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于t 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B使KCl从溶液中结晶,多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C60 的KNO3饱和溶液210 g降温至40 ,能析出46 g晶体D40 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4%二、填空题11 .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1)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53.2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填标号)12 . 化学是世纪最有用、最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请举出一项对当今人类产生较大影响的化学研究成果:_13 . 在“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五氧化二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1)用于生产氮肥、硝酸的原料是_。(2)发令枪击发的白烟是_。(3)可制作成霓虹灯等电光源是_。14 . 实验中需将3mL稀盐酸与0.5g粉末混合,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实验步骤用到的实验仪器实验备注(1)量取3mL稀盐酸_(填仪器序号)烧杯量筒胶头滴管视线与凹液面_处相平(2)称取0.5g碳酸钠粉末_(填仪器序号)药匙镊子托盘天平天平两端放等大小的、干净的称量纸(3)将两种试剂混合反应容器可选用下列仪器中的_。10mL量筒试管先在反应容器中加入_,再向其中加入_。实验现象:_验证产物的方法是:_15 .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2)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3)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4)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和_。16 .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是请同学们提醒家人开车注意安全,谨防“怒路症”,切勿恶意超车,别车,下车打人和被人打。(1)对汽车的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隔绝了_。(2)汽车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时,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7 . 烧碱和纯碱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它们不是一类物质,但在名称中都含“碱”的原因是;(2)它们都能跟某一类物质一定发生反应,该类物质是;(3)写出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所需的一种盐的化学式;(4)如果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纯碱,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取(4)的溶液10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44g气体,则该溶液中纯碱的浓度是。三、简答题18 . 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1)艾草是一种常见中药,它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是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黄酮素属于_(填“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一)。黄酮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个原子。黄酮素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填最简整数比)。(2)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含着丰富的海洋资源。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试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可燃冰被人们称为清洁能源,原因是_(用文字叙述)。目前,人类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有_(只写一种即可)。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填序号)。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3)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性。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的原理是_。有些食品袋中装有铁粉做保鲜剂,它利用了钢铁生锈的化学原理,有人称它为“双吸剂”,这里的双吸是指吸收空气中的_、_两种物质。四、推断题19 . 现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无色溶液,要将它们鉴别开,编号A、B、C,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2)若所加试剂是一种盐溶液,该盐的名称是_;(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4)如果将试剂和试剂颠倒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0 . 化学村里居住着各类物质。现有五种物质作为守护“卫士”,分别是铁、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所示)。其中物质B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物质,物质E属于减类。(1)A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呈_色。E物质的化学式是_(2)A与B的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C与D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_。(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_(填序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任写其中一个即可)二氧化碳氧化铁硫酸氢氧化钠。21 . 在古代,人们曾经把A矿石放入烈火中煅烧获得一种红色金属。如图是A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C的化学式:B_,C_。(2)你能判断出A中含有的元素是_。(3)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五、科学探究题22 . 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a(OH)2=CuO+X),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2)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份,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Cu;.Cu2O;._。操作现象结论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1.44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震荡,静置。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1.44g红色固体一定有:_。过滤、洗涤、干燥。得红色固体(进行实验)(结论分析)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_也有相同的现象。为了进一步确定1.44g红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将充分反应的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为1.24g,通过计算后确定猜想正确,请你计算出1.44g红色固体中Cu为_g、Cu2O为_g。六、计算题23 . 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6.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表所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6575产生气体的质量/g1.12.22.2(1)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g。(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至0.1%)(3)以上三次的实验数据中,只有一次加入的稀硫酸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如图图象中a的数值是_。求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24 . 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问题。(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都没有发生变化;(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g;(3)依据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_g。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2、3、4、5、6、7、三、简答题1、四、推断题1、2、3、五、科学探究题1、六、计算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