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59075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制冷剂B灯泡里充入氮气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C氧气用于气焊D氢气用作清洁能源2 . 从化学角度对下列成语、谚语、诗词等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B“火上浇油”隔绝氧气C“百炼成钢”与“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D“松叶堪为酒,春米酿几多?”是指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3 . 第47个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A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B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4 . 下列四组仪器中,都能加热的一组是A水槽、烧杯、试管B量筒、蒸发皿、集气瓶C表面皿、集气瓶、烧瓶D烧杯、试管、燃烧匙5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棒融化B湿衣晾干C瓷碗破碎D水果腐烂6 .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高炉炼铁B干冰升华C食物变质D光合作用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氮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78%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所以用于激光技术C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D露天焚烧垃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垃圾应该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8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在点燃条件下氧气能跟多种物质发生置换反应C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D鱼虾在水中能够生存的原因之一是氧气微溶于水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只有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是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凡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10 .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守恒观: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得到20mL液体C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根据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11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滴加液体C检验氧气D称氢氧化钠固体12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图1: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B图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图3: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D图4: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3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B电解水后正极与负极上气体体积比是1/2C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是1/5D钢中的含碳量不应该超过2%14 . 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BCD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B构成原子的粒子不一定有中子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是由于氧气和氨气的密度不同16 .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四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氦气17 .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水从烧杯进入容器D红磷一燃烧完,就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18 .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A防止试管破裂B防止水被吸入试管C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19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0 .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钢铁生锈C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D汽油挥发21 .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雨的形成是由二氧化碳排放所致B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C一氧化碳可用于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22 . 通过实验,首先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侯德榜23 . 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同一种过氧化氢溶液,再往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试管都能产生氧气,而且b试管比a试管产生的氧气多B反应完后b试管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变化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中木条能复燃D待b试管中反应完后再往b中加入过氧化氢这时没有明显现象24 . 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氮氧化物25 . 根据你的化学生活知识判断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图书馆资料着火时,立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厨房里天然气大量泄漏时,立刻打开排气扇排气D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26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27 . 将足量的蜡烛(主要含有C、H、O元素)点燃,放入盛有氦气和氧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如图一所示,燃烧至熄灭,测得该过程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二所示。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气体的质量不断减小B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瓶内的气体是氦气和二氧化碳C该实验说明当氧气低于一定浓度时将无法支持燃烧D该实验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8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氯酸钾C纯粮食醋D生铁29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30 .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二、填空题31 . 下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双氧水溶液B冰水C碘盐D食醋32 . 1772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将铜与稀硝酸作用,得到一种微溶于水的无色气体,该气体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空气混合后,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黄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_、_(写出两点)。(2)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是_(写出一点)。33 . 写出下列(见图)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_;_;_;_34 .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每空2 分)(1)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_,(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三、实验题35 .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的装置组合是(填标号),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标号)。36 . 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的燃烧现象为:_。(2)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3)集气瓶燃烧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关于氮气一条化学性质为:_。(4)实验完毕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最终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为:_。(写一点即可)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填空题1、2、3、4、三、实验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