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论文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0541209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态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生态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生态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学概论期末论文 生态学之农业生态系统 姓名 李远洪 学号 20148228 班级 工程 本 201402 生态学之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摘要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 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现代化农业 它具有高效性 多样性 综合性持续性等特点 我国的生态农业具有十大典型模式 生 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 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 地发展 实现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字 生态农业 现代化农业 典型模式 生态效益 1 1 生态农业的简介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 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 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 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1 2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容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 以取得最 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也是农 林 牧 副 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 又是农业生产 加工 销售 综合起来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以合理利 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因地制宜地规划 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 是 20 世纪 60 年 代末期作为 石油农业 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 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 2 率 生物能的转化率 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 促进物质在 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 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并获得生产发 展 能源再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生态农 业不同于一般农业 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 并发挥其优越性 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 等 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 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 施用有机肥 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 它既是有机农业 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 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 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 业生产体系 1 3 生态农业的特点 一 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以大农业为出发点 按 整 体调 循环 再生 的原则 全面规划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使农 林 牧 副 渔各业和农村一 二 三产业综合发展 并使各业 之间互相支持 相得益彰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二 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 资源基础 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 充 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以多种生态模式 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 业生产 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1 4 生态农业的模式类型 一 时空结构型 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 统 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 相得益彰 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水分和矿物 质营养元素 是在时间上多序列 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 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 具体有果林地 立体间套模式 农田立体间套模式 水域立体养殖模式 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二 食物链型 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系 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 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 从而提高能量的 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 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具体有种 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1 5 我国十大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2002 年 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 370 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 通过专家反复研讨 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 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 并正式将这十大类 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是 北方 四位一体 生态模式 套 南方 猪 沼 果 生态模式 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 生态种 植模式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生态渔业模式 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设施生态农业模式 观光 生态农业模式 1 6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虽然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 试验示范 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不能否认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2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3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4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5 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6 推广力度不够 1 7 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农业经济 建设加快生态农业经济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 对于修复改善区域 生态环境 优化产业经济结构 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土地资源丰富 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最有利条件 为发展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2 生物资源多样 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 3 生态环境独特 黄河三角洲地区多类型生态系统交错分布 有利于发展绿色 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 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 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 具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较高 2 生态农业建设力度大 发展快 3 涌现出一批农业区域特色明显的发展典型 区内各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宜农则农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努力培植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为黄河三角洲高效农业发展探索了路子 但是它的劣势也不容小 觑 首先淡水资源缺乏 随着国家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 它将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再次 荒碱地面积大 开发治理成本高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然 农业投入不足也是一大难题 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总而言之 黄河三角洲 区域资源优势明显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 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几点 1 开发保护并重 生态高效兼顾 2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3 集中连片 规模开发 发展一定要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不能顾此失彼 4 政府主导 市场引导 社会参与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 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 物种优 化组合 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 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 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 通过食物链网络化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 建 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实现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的统一 推广力度不够虽 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 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101 个国家级生态农业 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因为从总体而言 沉重的人口压力 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生态 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荒漠化 水体和大气污染 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说 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 还只不过是 星星之火 还没有形成 燎原 之势 1 8 解决发展生态农业中存在问题的基本途径 一 加强宣传力度 形成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力度 形成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动一切宣传机器 多形式 多层面 全方位宣传保护 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 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认识水平 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环境污染 环境生 态问题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农业乃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 增强干部群众发展生态 农业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形成全社会关心 支持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 二 加强政策引导 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市场体系 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出台生态环境建设补偿 农业生态投资补偿 生态农产品优惠等一系列激励机制 和扶持机制 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向生态农业投资 发展适应生态农业要求的流产业 强化农村流通基础 设施建设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 培育多元化 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打破一家一户的生 产经营模式 实行规模化 集约化生产 逐步建立一个具特色的资源节约型 经营集约化 生产商品化的 现代农业模式 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 加强全程监控 实行生态农业发展的规范操作 加强全程监控 生态农业总的要求就是全程实行清洁生产 这就求我们对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 环节 进行全程监控 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化操作 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 生产过程中农 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以及最终农产品的环境安全质量检测 从产前 产中和产后对农产品 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农产品 进一步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四 加强农民培训 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 加强农民培训 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 生态农业建设这一利国 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 才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结合农村 农业生产 农技推广等工作 依托产业发展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 引导农民相信科学 自觉接受新知识 新技术 新方 法 倡导科学的生产 生活方式 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五 加强研究开发 健全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标准 加强研究开发 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 经济效益高 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 生态农业的基础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 以科技化带 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 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 生产基地 标准 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 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1 9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一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 工业 三废 和城市生活污水与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长 农田被迫 作为消纳污染物的场所 受到严重污染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不仅自然资源生态性 能得不到恢复和提高 农业生产本身化学农药和化肥用量剧增 也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 点源污 染 面源污染和立体污染并存 使环境污染不仅将 小污 变成 大污 而且 小污 已经酿成 大害 给生态农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因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 农药 不仅引起水体污染 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且使粮食 蔬菜 水果和其 他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 影响食品安全 危害人体健康 况且 食品供给的链条越来越长 环节越 来越多 增加了食品被污染的可能性 特别是转基因食物出现使人们对食品安全更为担心 所有这一切 都使 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 环保食品 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改善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总结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 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 物种优 化组合 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 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 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 通过食物链网络化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 良性物质循环体系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实现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的统一 农业已成为生态破坏 和环境污染的行业 正制约着其自身的持续发展 我国农药的使用量 生产量 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 严 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同时中国农村还面临着如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盐碱化等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问 题 而生态农业正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对扶贫开发 发展农 村经济和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等都有重大意义 因此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 展战略进行中应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