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新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36683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42分)1. (6分) (2014天津) 地理课上,老师经常带领学生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据此回答问题。(1) 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A . 天圆如张盖B . 地球是个球体C . 地方如棋局D . 地球是正方体(2) 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是其绕地轴转动,这个实验能较好的演示( )A . 昼夜更替B . 五带划分C . 四季变化D . 地球公转(3) 观察地球仪发现全球海陆面积大致的比例是( )A . 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 .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C . 八分陆地两分海洋D . 五分陆地五分海洋2. (2分) 旧金山位于美国的A . 西部沿海B . 西北部C . 东北部D . 南部沿海3. (2分) (2017七上大石桥期中) 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 ) A . 太平洋B . 大西洋C . 北冰洋D . 印度洋4. (2分) (2016七上无锡期中) 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有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 ) A . 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藻、海螺等B . 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C . 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D . 鱼、海藻、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5. (2分) (2015七上肇庆期中) 从太空看,地球的形状是( ) A . 正圆的球体B . 一张倒扣的盘子C . 不规则的球体D .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6. (2分) 经过测量,地球的赤道周长为( )A . 6357千米B . 6371千米C . 6378千米D . 4万千米7. (2分) (2016七上阳东期中) “沧海桑田”说明的地理知识是( )A . 地球上只有茫茫大海和农田B . 茫茫大海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C . 大海也是农田D . 大海可以被人类劳动改造成良田8. (2分) (2015七上和县期中) 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A . 印度洋B . 太平洋C . 北冰洋D . 大西洋9. (2分)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B .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大西洋C . 有“热带大陆”之称D . 两大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10. (4分) (2016七上徐州期中) 如图为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读后回答下面小题。(1) 已知食堂与教学楼的实地距离是150米,经测量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该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A . 1:10000B . C . D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2) 该学校大门朝向( )A . 正北B . 正南C . 正东D . 正西11. (2分) (2018七上东胜期中) 对下图所示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 . 鸵鸟和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能力B . 图中海洋是太平洋,陆地是非洲和南美洲C . 甲、乙两个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后来漂移才分开的D . 图示海洋面积会越来越小12. (8分) (2018七下徐州期中) 地图与地理如影随形,始终相伴,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各大洲中,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且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 A . B . C . D . (2) 图中大洲地形的特点是( ) A . 中间高,四周低B . 复杂多样C . 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D . 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3) 关于图中大洲: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各地气候差异大,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 . 跨寒、温、热带,再加上各地距海远近不同B . 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无旱涝灾害C . 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所以中部的降水最多D . 该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4) 关于图中和两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两大洲都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B . 两大洲都被赤道穿过C . 两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D . 洲以热带气候为主,而洲以温带气候为主13. (2分) 地球上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而且全年昼夜相等的地方是:( )A . 极圈B . 赤道C . 北回归线D . 南回归线14. (2分) (2017八下长春月考) 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和地震带多集中在( ) A . 大洲和大洲的交界处B . 大洋和大洋的交界处C .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D . 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15. (2分) 安徽的省会-合肥(32N,117E)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 .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 . 位于西半球,中纬度C . 位于东半球,高纬度D . 位于南半球,高纬度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7分)16. (9分) (2015七上北京期中)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数字表示的是_高度,A,B两座山峰中较高的是_,该山峰与甲地的相对高度在_米以上。 (2) 按照地表形态看,C处是_,D处是_。 (3) 如果有位老人登山,你会建议他从_(甲、乙)地出发,理由是_。 (4) 图用_确定方向,图中清河的流向是自_向_。 (5) 甲地到乙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多少千米?(写出计算过程) 17. (8分) 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材料三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1) 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_代表的山脉。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图中A_洋。荷兰濒临图中B_洋。(2) 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_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_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_洲。(3) 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海洋”或“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海洋”或“陆地”)。(4) 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三说明什么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42分)1-1、1-2、1-3、2-1、3-1、4-1、5-1、6-1、7-1、8-1、9-1、10-1、10-2、11-1、12-1、12-2、12-3、12-4、13-1、14-1、1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7分)16-1、16-2、16-3、16-4、16-5、17-1、17-2、17-3、1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