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534113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0 页 鄂教版 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 12 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 D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基础运用 24 分 共 4 题 共 24 分 1 10 分 古诗文名句填空 千百年来 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 有的洁身自好 出淤泥而不染 有的坚守道义 于我如浮云 更有舍生取义的英雄 如文天祥 他在经过零丁洋时 写下 的铮铮誓言 他们都称得上是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的大丈夫 2 4 分 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卜 从 3 3 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虎妈猫爸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 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 接地气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 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在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的大潮下 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 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加入到 互联网 创业的大军中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 跨文化 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4 7 0 分 综合性学习 1 某校文学社将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讲座 这几天 大家正抓紧时间阅读王先生的代表作 天地有节 文学社楠楠对艳艳说 我从小琪那儿借的 天地有节 还没有看完 麻烦你告诉她不要着急 我会抓紧看 后 天一定还她 第二天 艳艳见到了小琪 对小琪说 2 讲座在学校书吧举行 书吧门口有一副对联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 遍 第 2 页 共 10 页 3 讲座开始前 请你作为文学社代表作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4 下面是某位同学以文学社名义起草的致王先生的感谢信初稿的片段 其中有多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 请 找出来 找出原文即可 不要求修改 每处不超过 4 个字 您讲的内容很有趣味 态度也很和蔼 特别是您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海阔天空的议论 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 水平 令人钦佩 一些同学听完讲座 都觉得挺不错的 还想请您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 二 阅读理解 46 分 共 4 题 共 46 分 5 10 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各题 项籍弃书捐剑 项籍 少时 学书不成 去 学剑 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 书 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 一人敌 不 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 略 知其意 又不肯竟学 后刘 项相争 刘邦智取项籍以力 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 项籍 项羽 名籍 字羽 项梁 项羽的叔父 怒之 意动用法 以之为怒 对他很生气 略 大概 1 用 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学书不成 去 剑 一人敌 不足学 又不肯竟学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略知其意 又不肯竟学 4 短文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非常中肯地对项羽 刘邦之争的结局及其原因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5 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 而后终为刘邦所败 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6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 回答问题 第 3 页 共 10 页 云栖 春雪图跋 明 李流芳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 但未见寒山而归 甲辰 同二王参云栖 时已二月 大雪盈尺 出赤山埠 一路琼 枝玉干 披拂照耀 望江南 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 庚戌秋 与白民看月两堤 余既归 白民独留 迟 雪至腊尽 是岁竟无雪 怏怏而返 世间事各有缘 固不可以意求也 癸丑阳月 题 晚明小品名篇译注 注释 云栖 寺名 在西湖西面山中 以产竹闻名 甲辰 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 年 江南 指钱塘江南岸的山 庚戌 明万历三十八年 1610 年 迟 等待 癸丑阳月 明万历四十一年 1613 年 旧历十月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 大雪盈尺 余既归 固不可以意求也 2 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 断两处 望 江 南 诸 山 皑 皑 云 端 尤 可 爱 也 3 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是岁竟无雪 怏怏而返 4 本文作者李流芳描绘了云栖寺的雪 张岱描绘了湖心亭的雪 说说他们同样借西湖的雪表达的感悟有何 异同 7 10 0 分 阅读 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回答后面小题 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 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 九九艳阳天 云淡风轻 秋高气爽 又正值 丰收季节 橘红橙黄 金桂飘香 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 赏菊品糕 遍插茱萸 赋诗饮酒 第 4 页 共 10 页 古人为何选择九月初九作为节日 又为什么称为 重阳 从现存的文献看 易经 中把 六 定为阴数 把 九 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 日与月皆逢九 两九相重 故而叫重阳 也叫重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九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 它既为 阳数 又为 极数 指天之高为 九重 指地之极为 九泉 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同时 九又与 久 同音 寓意健康长久 而且秋季又是收 获的黄金季节 自古以来 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九九重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就已经提到 屈原的 远游 里写道 集重阳入帝宫兮 造旬始而 观清都 但专家认为 这里的 重阳 是指天 还不是指节日 由于年代久远 重阳节的形成已不可考 对其起 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先秦之前的丰收祭天 另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大火仪 式 西汉时期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 西汉 西京杂记 中贾佩兰云 九月九日佩茱萸 饮菊 花酒 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古 莫知其由 相传自此时起 重阳节有了求寿之俗 到三国 魏文帝曹丕给钟繇的 信中说 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 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 以为宜于长久 故以享宴高会 可见 过重阳节的习俗在文人雅士中已颇为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 重阳节已为民间普遍重视 西晋周处所编的 风土记 曰 九月九日 俗尚此日折茱 萸以插头 云辟除恶气 而御初寒 四民月令 中说 重阳之日 必以糕酒登高眺远 为时宴之游赏 以畅 秋志 酒必采茱萸以泛之 既醉而还 晋代诗人谢灵运为了重阳节登高 制作了一种 谢公履 前后有活动屐 齿 上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 使登高更为方便 而赏菊 饮酒的习俗 也因为当时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而 为后世所熟知 到了唐代 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沿袭至今 至此 在节俗的发展过程中 重阳节融合了多种神秘观念及民俗因素 逐渐确定了其主题 那就是求长寿 戴茱萸 酿菊酒 赏菊 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虽然重阳节在古代便有祈寿的主题 但是与老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为民俗观念中 九九 与 久久 同音 包含有生命长久 健康长寿的寓意 所以后世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节日内涵 1989 年 我国把每年的农历 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 敬老 爱老 助老的风气 敬老爱老的新主题无疑增加了重阳节的 节日寓意 影响深远 两千多年来 重阳节从简单的自然时令演变成今天具有丰富内涵的节日 事实上讲述的正是厚重的时间感 与生命感 第 5 页 共 10 页 选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删改 1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 文章第 段中的加下划线字 极 有什么表达效果 3 文章第 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 2019 年重阳节 你居住的社区准备开展 敬老爱老 主题活动 现征集活动内容 请你结合从文章中获 得的知识 为社区提两条活动创意 8 17 0 分 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 最后的铁匠 铁匠比那些城外的农民们 更早地闻到麦香 在库车 麦芒初黄 铁匠们便打好一把把镰刀 等待赶集的 农民来买 铁匠们知道 这些东西打早了没用 打晚了 就卖不出去 只有挂在墙上等待明年 吐尔洪 吐迪是 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 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 今年二十四岁 吐尔洪的父亲吐迪 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 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 一年四季 来定做铁器 的人络绎不绝 父亲说 我们就是干这个的 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 多少朝代灭掉了 我们 虽没挣到多少钱 却也活得好好的 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 就会有一口饭吃 吐尔洪 吐迪从父亲手里学 会了打制各种农具 父亲去世后 他又把手艺传给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他们又接着往下一辈传 铁匠家有自己的规矩 每样铁活儿都必须学到师傅满意了 才可以另立铁炉去做活儿 不然学个半吊子手 艺 打的镰刀割不下麦子 那会败坏家族的声誉 但吐迪 艾则孜知道 有些很微妙的东西 是无法准确地传 给下一代的 每一代间都在失传一些东西 尽管手把手地教 一双手终究无法把那种微妙的感觉传给另一双手 一把镰刀面对的是广阔的田野 各种各样的人 每一把镰刀都会不一样 因为每一只用镰刀的手不一样 打镰刀的人 也靠一双手 给千万只不一样的手打制如意家什 铁匠的每一把镰刀 都针对他想到的某一个人 从一块废铁烧红 落下第一锤 到打成成品 铁匠心中首先成形的是用这把镰刀的那个人 在飞溅的火星和叮叮 当当的锤声里 那个人逐渐清晰 从远远的麦田中直起身 一步步走近 这时候铁匠手中的镰刀还是一弯扁铁 但已经有了雏形 像一个幼芽刚从土里长出来 铁匠知道它会长成怎样的一把大弯镰 铁匠的锤从那一刻起 变 得干脆有力 不论什么情况 打镰刀的人都会将这把镰刀打好 挂在墙上等着 不管这个人来与不来 铁匠活儿不会放 坏 它们在铁匠铺黑黑的墙壁上 挂到明年 挂到后年 有的一挂多年 有一回 吐迪的太爷给一个左撇子打过 第 6 页 共 10 页 一把歪把儿大弯镰 那人交了两块钱定金 便一去不回 直到大爷临终前 终于等到了这个人 铁匠每年都取下 那把镰刀敲打几下 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镰刀的欠缺处 这个地方少打了两锤 那个地方敲偏了 手工活儿就是这 样 永远都不能说完成 打成了还可打得更精细 随着人的手艺进步和对使用者的认识理解不同 一把镰刀可以 永远地敲打下去 那些锤点 落在多少年前的锤点上 叮叮当当的锤声 在一条窄窄的胡同里流传 后一声追赶 着前一声 后一声仿佛前一声的回音 一声比一声响亮 幽远 吐迪 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 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 只有一把逐渐成形的镰刀 吐迪家的每一把 镰刀上 都留有自己的记痕 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 像两排月牙形的指甲印 千年以来他们就这 样传递记忆 那把千年前的镰刀 又神秘地 不被觉察地握在某个人手里 他用它割麦子 割草 芟树枝 削锨 把儿和鞭杆 千百年来 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 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 铁块烧红 变冷 再烧红 锤子落下 挥起 再落下 那些从 铁匠铺里 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 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 暗淡 古老 陈旧 却永不会沉落 这些看似简单 千年不变的手艺 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 我们再不会找回它 作者 刘亮程 有成动 1 结合全文说出第 段中 微妙的东西 具体指什么 2 读了第 段 你从铁匠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 3 请品析文中第 段画线语句的妙处 4 联系题目谈一谈如何看待传统手工技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作文 50 分 共 1 题 共 50 分 9 50 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人 如朝夕相处的亲人 传道授业的老师 情同手足的 朋友 甚至清洁工 看门人和小商小贩 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 显赫的地位 伟大的事业 他们平凡普通 看 似微不足道 如一粒尘埃 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 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 请以 并不平凡 为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再作文 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要有真情实感 书写工整规范 不少于 600 字 不出现真实校名 人名 地名 四 附加题 10 分 共 2 题 共 10 分 第 7 页 共 10 页 10 2 分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有误的一项是 A 昆虫记 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 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共十卷 B 只听得罗刹女跌脚捶胸骂道 那泼猴变作你的模样 赚了我的宝贝 现出原身走了 气煞我也 罗刹女生气的原因 是孙悟空变作红孩儿 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C 红星照耀中国 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 不幸的是在一次手术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D 鲁迅善于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物 写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 看人总像在渺视 写孔乙己 他的眼色 很 像恳求掌柜 不要再提 寥寥数笔 异曲同工 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11 8 分 他二十来岁的人 个子很大很高 圆眼 肉鼻子 两条眉很短很粗 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 有多余的肉 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小 时候在树下睡觉 被驴啃了一口 文段中 他 是谁 他 刚进城时是个怎样的人 请写一个经典情节来体现 第 8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运用 24 分 共 4 题 共 24 分 1 1 2 1 3 1 4 1 4 2 4 3 4 4 二 阅读理解 46 分 共 4 题 共 46 分 5 1 5 2 第 9 页 共 10 页 5 3 5 4 5 5 6 1 6 2 6 3 6 4 7 1 7 2 7 3 7 4 8 1 8 2 8 3 第 10 页 共 10 页 8 4 三 作文 50 分 共 1 题 共 50 分 9 1 四 附加题 10 分 共 2 题 共 10 分 10 1 1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