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532405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及基本方法 摘 要: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就意味着要求语文教学打破以往的课堂篇章教学的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和锻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存在那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的。关键字: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基本方法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和价值(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属性定位,李卫东认为,整本书阅读应该是冲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深阅读、深度学习,需要精读、泛读的灵活转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深度结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对接融通。整本书阅读中的“整”,既是对全书的脉络的全面把握,也是对全书内容深度思考;“本”不仅仅是指单独的一本,也是指相关的许多本;“阅读”是指包含多种方式的阅读过程,可以说泛读、精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等。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应该是动态的、综合的和开放的。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整本书阅读,是包涵在语文课程中的,作为一种正式的学习活动的整本书阅读。因此,它应该符合语文课程的特性。第一,整本书阅读在书目的选择上,首先应该选择经典作品。由于可供阅读的古今中外的作品数量众多,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课余时间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要求所阅读的整本书应该对学生的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都具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第二,整本书阅读还应该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应该通过各种言语活动,来引导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第三,整本书阅读还应该突出教学价值。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作品本身的特性,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挖掘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综上,我们对整本书阅读做这样的界定:是指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采取个性化阅读的方法,根据整本经典作品而展开的,与文本、教师、作者和同伴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阅读的对象是多样的,阅读的过程是综合的和实践的,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探寻阅读的方法,建构阅读经验,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二)整本书阅读的价值1、现实价值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和高考的改革,学生的阅读素养不断被重视起来。然而,目前中小学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尤其是课外阅读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阅读的碎片化和浅显化。学生的阅读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主要是因为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已经不仅仅是来源于书本;不能深入理解,只是大概地略读一些皮毛,只追求阅读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指导意识不强、指导方法欠佳等,教师更注重课内阅读而相对忽视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在指导方法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兴趣等因素,导致阅读教学只是流于形式。整本书阅读教学口号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针对以上的现实状况,我们有必要大力提倡整本书阅读,并且不仅高喊口号,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切实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2、教学价值21世纪以来,新课标又一次把整本书阅读提了出来,继续 肯定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整本书阅读在教学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整本书阅读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学习单篇课文阅读,相比之下的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要求更高。尤其是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一本书中遇见各类的表达方式,比如描写、议论、抒情等,而且交替变换着出现,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辨识不同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的精妙之处;其次,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专心阅读,既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再次,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从作品中亲身感受更多的人文熏陶,获得审美感受,这就使得整本书阅读最终回到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整本书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自身首先应该阅读整本书,不仅要读,而且还要精读细读,运用各种方法理清该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选择与我们课内单篇课文教学方法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对整本书的研读过程,也是对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科知识的提升过程,对整本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确定过程,也是一位教师教育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来更好地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促进反思性实践。(3)整本书阅读对语文课程的价值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如今在大力提倡的核心素养理念的基础上还在继续倡导整本书阅读,进一步表现出对单篇阅读教学的担忧。我们不仅要思考整本书阅读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教师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更要探讨它对语文课程本身的价值。“整本书阅读的定位要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 要服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整本书的阅读应该定位在对以母语为载体的优秀书面语言作品的学习上”.目前语文课程内部的各个学习模块之间的整合还不紧密,提倡整本书阅读刚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它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师生可以根据阅读情况开展各种经验交流会来听说读写整体得到发展。其次,阅读一整本书,有助于学生跨学科跨领域涉猎更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课仅仅阅读文学类作品的狭窄范围,促进语文课程内部学习与外部其他学科的相关整合。二、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指导和实践:(一)就学生自身而言1、阅读过程中要坚持眼口手心并用。朱熹提倡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它认为如果心思不在读书上眼睛就不会看的仔细;思想如果不集中,就不会进行深入的阅读,这样就不会记住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即使记住的,也不会记的长久。通过诵读,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能够理智的了解,而且还能亲身体会,把这些内容和理法化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阅读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手到,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学习语文学科,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三到中,心到最重要。2、坚持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对于而不学则殆。对于阅读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阅读而不去思考,说明你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质疑。整本书的阅读要坚持原生态阅读,批判性理解和转化性写作三条基本策略。所谓原生态阅读,就是读者直接对文本进行解读,理清文章的关系脉络等;批判性理解是在读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提出疑问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阅读来解决疑惑的过程。(二)就教师而言1、要正确指导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选择、有方法的阅读。首先,在书目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课标要求的,适合学生发展的书目,在教师推荐的基础好上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整本书进行阅读。其次,不同的书由于其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对于阅读的指导方法要求不同。教师要明确这些不同之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选择在阅读前指导、阅读中指导还是阅读后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来采用相应的方法,不可用一种方法贯穿所有阅读。2、区别对待阅读整本书和单篇课文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二者的不同,并采取与单篇课文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整本书的阅读中,需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读后的交流中来,都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爱好和感受,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3、明确要求,监督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时,不能仅仅是空喊口号,而是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限时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读完一本书,每读完一本书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者是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三)就家庭而言目前在大力倡导家校合作的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可要依靠家庭的力量。教师只是在学生课内阅读方面监督指导的更多,而整本书的阅读有相当部分时间是课外进行的,这就需要广大家长的支持、配合与监督。同时。留给孩子时间让其进行阅读。三、不同文类的整本书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既要考虑学情,也就是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方法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外,也要考虑学生所阅读的文本的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文本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不尽相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实用性文本的阅读指导方法实用性书籍是指阐述规则或者规则背后的原理的书,像各种操作手册、说明书、游览指南、科普或者社科等都属于这类性质的书籍。实用性文本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求,由于实用性文本具有这种特征,因此在这类文本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1、改变以往的阅读习惯,重在理解学生更多接触的可能还是文学类的文本,思维中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拿到一本书,可能过多关注文章的语言、写作方法、挖掘作者表达的深意等等。但是对于实用性文类,则不需要这种仔细的推敲。实用性文类的阅读只需要学生理解和消化其主要信息,明白具体的操作步骤就可以了。2、端正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虽然实用性文本的最大功能就是实用,但是并不是说它就是万能的。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书中所提供的方法、步骤或者是措施的借鉴和使用,读者还需要加以甄别和选择。既不能完全不认同也不能全然照搬书中观点。这就需要广大读者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和所需情况合理进行选择和判断。(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指导方法文学性书籍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类型,主要是与文学相关的书籍,主要特征是体现人文性。此类书籍的阅读对读者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仔细推敲和揣摩,需要创造性的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上,应该是对文本的深层挖掘,上升到对文本的深度挖掘,感受其艺术表达效果和写作特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1、诗歌类书籍的阅读方法从文体特征来看,诗歌具有抒情性、想象性、音乐性的特点,有特殊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如起兴、象征、隐喻、意向等等。这就决定了对诗歌的教学也应该有其特定的方法策略:(1)反复诵读,体味诗歌情感美由于诗歌具有抒情性的特点,因此诗歌的阅读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对诗歌的鉴赏,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形式美,诗歌语言凝练生动,语言优美舒畅,但若剖筋拆骨一一细究,则韵味全失,不如舍末逐本,直击性灵,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美。其次,诗歌具有音乐性特征,它的音乐性是通过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现出来的,在指导学生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提示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2)训练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注重日常积累诗歌不同于一般的叙事类文章,平铺直叙使读者一目了然文章的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诗歌运用大量意向、想象和典故来表现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具有隐晦性,需要学生在读诗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分析诗歌中的意向,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教导学生注重积累,对于一些常用常见的意向及相关典故,明确它的象征意义,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3)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对诗歌的理解与其他文类书籍相比,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应该交给学生相应的阅读诗歌的方法,一方面学生的面对诗歌阅读上也有了一定的方向,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常见的诗歌阅读方法有:首先,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明确这首诗的背景环境,能更精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其次,诗歌应该注重诵读,反复诵读才能体会诗歌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再次,寻找诗歌的诗眼,诗眼是一首诗的眼睛,从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情感世界。最后,指导学生运用参考书和文下相关注释,增进对诗歌的理解。(4)注重对学生诗歌阅读兴趣的培养由于诗歌固有的特征,学生在诗歌阅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害怕阅读诗歌,不愿意读诗歌,这对于我们进行诗歌阅读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设计开展一些诗歌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诗歌阅读兴趣。比如,上课前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诗歌朗诵,并且交流选择这首诗的原因以及自己在朗诵之后的感受;也可以在班级内定期不定期开展小型诗歌朗诵大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营造诗歌阅读环境。2、小说的阅读方法相比与诗歌阅读,小说更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因为小说都是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展开来叙述,然而,学生阅读小说,多半只是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小说阅读的价值。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我们都要在阅读后有所感受,因此,在指导学生小说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该:(1)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读”小说阅读,尤其是长篇小说,篇幅较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磁能读完一本小说。因此,在指导中教师应该提示学生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读小说。所谓的“快”,一方面是说读的速度要快,一口气读完。小说阅读不需要字字落实,不必仔细推敲,所以速读。另一方面,是说不要断断续续的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会遗忘故事的情节,混淆文中的相关人物的关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应该展开想象,将自己置身于文中的故事情节中,与文本产生共鸣。(2)教会学生小说阅读“读什么”面对一本小说,首先应该清楚这篇小说应该读什么,也就是读完后应该有哪些印象,应该从小说中学到什么。首先,应该抓住主要人物,了解。给读者刻画一个生动而又形象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小说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次,理清小说中的故事发展脉络,即故事情节,可以通过列提纲、做读书笔记的形式来进行梳理,了解情节与人物的关系;最后,注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这个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了小说主题和人物特征。(3)指导学生尊重文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对于书中的故事和人物,难免读者会产生自己的看法,这是阅读小说的大忌。对于书中主要人物,不管是你喜欢的抑或是讨厌的,都不能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走进文本,要尊重文本,不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或者想法读小说,而应该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中,与文中故事和人物融合,体会作品的感染力。3、散文的阅读方法散文也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其叙事性很强,所叙之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事,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及常见之景。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来打动读者,然而学生对于散文的阅读往往还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刻领会其要旨。散文阅读最紧要的无外乎就是要“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感悟到的人生经验。”通过对散文精美的语言的仔细品读,来体味其意蕴,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指导散文整本书阅读,教师应该:(1)带着心阅读,精读而非略读散文阅读不同于小说,因为它所特有的语言特色以及比较隐晦的情感表达,要求学生精读而不是略读,切记粗略浏览,一目十行。要用心阅读,仔细推敲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作者细腻的情感。(2)勿以己之心,来度人之心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认清自己是一个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体会文本的情感、作者的情怀。切记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主观情感走进文本。文章中的感受和体会只是作者的自身体会而非他人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走进文本,尊重文本,而非以自己的经验去同化文本内容。(3)反复诵读,注重积累散文已经优美,语言凝练,因此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会其优美之处。其次,通过反复的诵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语感,而且对学生的写作也有一定的作用。读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4、戏剧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提出了阅读学习戏剧文本的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一个目标是能够了解戏剧、小说、散文等的文学样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页明确指出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因此,戏剧类的整本书阅读,也应该引起重视。(1)阅读与想象相结合戏剧类书籍,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影视作品的剧本,极具表演性和直观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妨想象自己置身于作品当中,亲身体会。这样在了解了基本内容之后,学生能够大概串联主要的情节,并且对其中的人物形象都能形成自己的感受。(2)阅读与表演相结合阅读完一本戏剧类书籍后,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表演书中的主要情节。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析确定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和特征并表演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表演,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以及交际能力;通过表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增添阅读戏剧类书籍的兴趣。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J.语文建设,2016(9),12-15.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4-7.黄静.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2),38-40.管荣然.陈金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冷”思考J.语文建设.2017(10),65-69.同2.刘千秋.董小玉.高中“整本书阅读”的现状调查及方法研究J.语文建设.2017(10),21-24.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J.语文学习.2016(7),12-17.胡圆.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以初一学生为例J,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0-8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