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 (第三单元 B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529347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 (第三单元 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 (第三单元 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 (第三单元 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 (第三单元 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B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C古代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2 . 鼓膜的特点是( )。A薄而有弹性B厚而有弹性C薄而没有弹性3 .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 )的影响。A高度B长度C刻度4 . 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A钟声产生了回声B人的错觉C撞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5 . 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声音,这是声音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A水B空气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6 . 土电话中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A棉线B纸杯C空气7 . 音又是一种发声仪器,可以用它来调试乐器和测试( )。A音高B振动C声音传播8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9 . 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的哪种方法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CA和B二个方法都有效10 . 在振动尺子这个实验中,( )时发出的声音最高。A尺子伸出桌面12厘米B尺子伸出桌面10厘米C尺子伸出桌面15厘米11 . 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木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B声音在木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C声音在木头中传播的速度和在空气中一样快1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13 .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校园四周种草植树B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C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防止尘土飞扬14 . 物体振动得(_),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_),发出的声音就越低。A较快B越快C较慢D越慢二、填空题15 . 各种物体,只要_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_。16 . 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_,大音叉发出的声音_。17 . 声音可以在(_)、(_)和(_)中向各个方向传播。18 . 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声音在(_)中传播速度最快;在(_)中传播速度最慢。A气体B固体C液体19 .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来描述。三、判断题20 . 物体发声时都有共同点。(_)21 .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是不一样的。(_)22 .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所以在教室的同学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_)23 . 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_)24 .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没有关系。(_)25 . 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和次生波。 (_)26 . 物体的长短粗细变化时,它所发出的声音不会发生变化。(_)27 . 只有固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而气体、液体振动都不能发出声音。(_)28 . 声音在潮湿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小于在于燥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29 . 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高越低。(_)30 . 声音既能在水中传播,也能在木头中传播。(_)31 . 声音的强弱一般用音高来描述。(_)32 . 音叉是一种发声的仪器,可以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_)33 . 声音只有音高和音量两个方面不同。(_)34 . 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_)四、连线题35 . 连线拨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声音高拨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声音低五、简答题36 . 1.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通信设备落后,士兵们时常利用伏地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并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我们看科幻片时,在太空中行走的宇航员 即使离得很近,也要通过无线电设备来通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六、综合题37 . 如下图:我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说明:_。38 . 把耳朵名称补充完整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填空题1、2、3、4、5、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六、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