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鉴赏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0523925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文化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茶文化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茶文化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文化鉴赏 茶文化鉴赏 1 大观茶论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大观茶论 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 茶技术的发展状况 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自问世以来 大观茶论 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非常巨大 不仅积极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 同时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2 列举四个茶诗名称及其作者 参考答案 晋代 杜育的 荈賦 唐代 皎然的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 卢仝的 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 唐代 李白的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唐代 元稹的 一字至七字诗 茶 北宋 苏东坡的 试院煎茶 南宋 杜耒的 寒夜 3 简述黑茶是怎样产生的 参考答案 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 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叶量过多 火温 低 就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 或者是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 渥成黑 色 这就产生了黑茶 4 简述清饮法和调饮法 参考答案 清饮就是直接用沸水冲泡茶 在茶中不加其他任何调味品 追 求茶的真香实味 品尝茶的原汁原味 调饮是一种古老的 传统的饮茶方式 即在茶中添加生姜 芝麻 盐 香 料等佐料 煎煮后饮用 粥茶法 煮茶法均属于调饮法 5 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三个高峰期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 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三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唐代 宋代及明清 时期三个时期 其特征为 唐代文化发达 宗教兴盛 特别是陆羽 茶经 的问世 终于 使得茶文化在唐代成立 并在中晚唐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茶文化鉴赏 宋代时期 宋太祖设立茶事机关 茶仪已成礼制 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 点茶法即是在宋代这一时期成熟完善并得以流行开来 明清时代 由于茶的 改团茶为散茶 及清饮泡茶法的形成与流行 从唐 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到明朝的清饮泡茶法 乃是饮茶历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 到了清代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 饮茶更为平民化 更为普及 形成了 中国茶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6 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过程 参考答案 十世纪时 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 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 伯利亚带至中亚地区 十五世纪初 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 茶叶对 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 公元 1610 年左右 荷兰的商船将茶叶由我国带到欧洲 十八世纪初 品饮红茶逐渐在英国流行 并成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 茶叶成 了英国上层人士用于相互馈赠的一种高级礼品 之后 饮茶之风迅速风靡欧洲 1780 年 英属东印度公司将我国茶籽带入印度种植并研制开发了茶叶制作技 术 至 19 世纪后叶 印度茶之名 充噪于世 今日的印度是世界上产茶量 最多的国家 从 17 世纪开始 斯里兰卡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 1824 年以后又 多次引入中国 印度茶种扩种和聘请技术人员 虽然斯里兰卡的面积大小仅和 我国的台湾差不多 但由于其所产红茶质量优异 目前是世界上茶叶出口最多 的国家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 我国的茶叶种植又相继直接或间接地传入俄国 土耳其 肯尼亚 阿根延 巴基斯坦 阿富汗 玻利维亚 秘鲁等国家和地区 遍及全世界各地 目前 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茶叶 的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二 7 简述岩韵 参考答案 岩韵 是指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 岩骨花香 俗称 岩石味 是一种味感特别醇厚而能长留口中 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 又称 茶底硬 岩韵 是生长在砾质沙壤中的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 其滋 味有特别的醇厚感 饮后回甘快 余味长 喉韵明显 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 厚 冷闻还幽香明显 8 简述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参考答案 自茶被饮用之后 也就开启了茶文化的历史 两晋南北朝是茶 茶文化鉴赏 文化的酝酿形成时期 此后 经历了隋唐五代 宋元 明清的发展阶段 以至 当代五个时期 9 简述六大茶类 参考答案 在制茶的过程中 人们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 制成各类色 香 味 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 即绿茶 黄茶 黑茶 白茶 红茶 青茶 10 简单叙述下日本茶道 参考答案 日本茶道是在 日常茶饭事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将日常 生活行为与宗教 哲学 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 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 动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 而且通过茶会 学习茶礼 陶冶性情 培养人的审 美观和道德观念 最澄带回了中国的饮茶文化和茶籽 后来又有荣西禅师来到宋朝时的中国 学禅 日本茶道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 十六世纪末 千利休继承 汲取日本历 代的茶道精神 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他提出 和敬清寂 的茶道精神 并一 直传承至今 被视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 道两种 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11 简要说下茶马古道的重要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 茶马古道是个汉 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 2 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4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12 茶经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茶经 是唐代陆羽所著 公元 780 年问世 它是我国乃至世 界现存最早 最完整 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 被誉为 茶叶百科全书 此书奠定了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 陆羽也因此被后世誉为茶圣 茶经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 著作 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 茶经 首开中国茶道之先河 被盛赞 为茶业的开创之功 大大推动了唐代饮茶之风的普及 并促进了后世茶文化的 发展与繁荣 茶文化鉴赏 13 学习茶文化的对现代人的意义 参考答案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 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 茶文化也 是大众文化 民众广为参与 茶文化复盖全民 影响到整个社会 每个爱茶的 人 都能够用心灵去热爱茶文化 在推进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同时 促进国际茶 文化的频繁交流 使茶文化跨越国界 广交天下 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 富 日渐复苏的中国茶文化必将伴随着国运的繁荣和昌盛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14 茶韵的分类 参考答案 茶韵中有一 音韵 即指铁观音的观音韵 二 岩韵 指乌 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 岩骨花香 俗称 岩石味 三 陈韵 是指经过陈化处理的普洱茶所产生出来的独特韵味 四 雅韵 是西湖龙井的 独特韵味 五 冷韵 指的是 轻香冷韵状元茗 也就是黄山毛峰茶所透出 的茶韵 六 幽韵 特指午子绿茶的茶韵 15 如何理解 千载儒释道 万古山水茶 这句话 参考答案 中国茶文化自产生以来 即与儒释道三种文化密切相连 它吸 收了儒释道三种文化之精华 以茶道为核心的茶文化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 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及儒家的文雅含蓄之美 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通 16 简述茶的起源与发展 参考答案 茶的饮用是在食用 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 可上溯到神农时期 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 关于饮茶的起源大致说来 有先秦说 西汉说 三国说 魏晋说 17 请问饮茶方式经历了哪些转变 参考答案 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 茶的饮用则是在药用和 食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唐代 在宋代煮茶法逐渐过渡 到点茶法 到了明代 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烹茶方法也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 向冲泡为主发展 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饮用 这种清饮的方式一直流传至今 是茶叶饮用的最主要方式 18 简述泡茶三要素 茶文化鉴赏 参考答案 第一是茶叶用量 第二是泡茶水温 第三是冲泡时间 茶叶用 量就是每杯或每壶中放适当分量的茶叶 泡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 茶叶 冲泡时间包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将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开始饮用 二是指有些茶叶要冲泡数次 每次需要泡多少时间 19 请简单讲讲文成公主与茶的故事 参考答案 文成公主进藏时携带了大量工匠和物资 她十分喜欢喝茶 随 行带了许多各色名茶来到西藏 公主不习惯藏族饮食习惯 就把牛羊奶与奶茶 融在一起饮用 在喝茶时加上一些奶和糖 这就是最初的奶茶 人们很快的效 仿起文成公主的这种做法来 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藏族奶茶 文成公主进藏不但让唐 吐蕃两个王朝保持了一百年的和平 给吐蕃带去 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还是我们茶叶历史上一次重要传播 20 茶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参考答案 茶 秉承天地至清之气 亦苦亦甘 或浓或淡 这茶的滋味 也与人生的历程有太多的相似 人生或者浓酽或者清淡 炎凉荣辱沉沉浮浮 功名利禄来来往往 都是人生的滋味 多一分淡泊 便得一分宁静 放下执著 还生命一些平和与淡泊 以一种东方人自己的方式 深入细致地品茶 苦中寻 甘 一如品味漫漫人生 以此来享受闲情与浪漫 活得更加坦然和从容 而这 正是茶文化所能带给我们的意趣和快乐 21 简述煮茶法的意义 参考答案 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唐代 茶走向寻常百姓 饮茶不再是 官宦贵族的特权专享 由唐前之 吃茗粥 到唐时人视茶为 越众而独高 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此时 对茶和水的选择 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 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 逐渐形成了茶道 22 请问茶具大概有哪些分类 参考答案 概括地来说 自古以来 茶具大致可分为早期的金 银 玉制 茶具 陶瓷茶具及紫砂茶具 竹木茶具和漆器茶具几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