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二中初二月考物理卷A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499799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二中初二月考物理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科版二中初二月考物理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科版二中初二月考物理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二中初二月考物理卷A卷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关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 “不敢高声语”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C . “恐惊天上人”表明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D . 说话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2. (2分)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 雨后天空的彩虹B . 水中的月亮C . 黑板“反光”D . 小孔成像3. (2分)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习,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 )A .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变大B .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C .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变大D .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不变4. (2分)下列成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 立竿见影B . 海市蜃楼C . 镜花水月D . 坐井观天5. (2分)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B .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C . 冰熔化成水,密度不变D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6. (2分)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 .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7. (2分)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 . 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 . 冰的熔点是0C . 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 . 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8. (2分)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 . 圆形的B . 正方形的C . 不规则的D . 成条形的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4分)9. (18分)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_,_;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_,_;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_,_;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_,_; (5)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_,_; (6)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_,_; (7)冬夜出现的“霜”是_,_; (8)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 (9)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 10. (3分)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必须通过_才能向外传播声音以_的形式传播 11. (2分)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_。12. (7分)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1)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产生的;小吴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到耳朵的(2)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音量变大,实质是指声音的_变大,这又说明物体的_增大(3)若音量过大,烛焰甚至会熄灭,这说明声音具有_(4)晚上小吴欣赏的交响乐,对邻居家做作业的小明来说是_(乐音/噪声),小明可采取的措施是_13. (4分)如图所示,一位身高1.65m的市民正站在2m高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玻璃门上端和下端各有30cm宽的不透光的广告纸挡着.则她的像高 _,透过玻璃门看到刚到站的地铁属于光的_现象.尽管有广告纸的遮挡,该市民_(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完整的像.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面的乘客看到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的两个像大小,位置_(填“重合”或“不重合”).三、 实验题 (共5题;共20分)14. (2分)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_方向射出。15. (6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 B 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 (2)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 (选填“左”或“右”)图。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_;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6. (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17. (7分)小明和小娟分别在做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和图丙是他们各自实验中萘熔化 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给萘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 _。 (2)由乙图可知:萘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温度 _,说明萘是 _(填“晶体”或“非晶体”);萘的熔点约是 _;图乙中萘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持续了 _分钟。 (3)乙图中 CD 段萘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如图丙,小娟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过程不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种即可)。 18. (2分)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 四、 计算题 (共3题;共25分)19. (5分)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20. (10分)一天小明他上学去时,以1m/s的速度走了6min,后来感觉时间不够为了不迟到,他又以1.5m/s的速度走了4min,求 (1)他家离学校多远? (2)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21. (10分)一列长360m的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 (1)隧道的长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 五、 作图题 (共4题;共19分)22. (4分)把烧红的铁棒浸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_和_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发黑,这里钨丝先后发生的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_和_ 23. (5分)如图所示,小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坚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4. (5分)如图,人眼在E处通过碗的边缘D点刚好能看到空碗底部硬币的左边缘A点 现在向碗里缓慢加水,当水面到达C处时,人眼仍在E处,但能通过D点看到硬币的右边缘B点用一条光线示意以上光学现象(并画出水面、法线)25. (5分)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4分)9-1、9-2、9-3、9-4、9-5、9-6、9-7、9-8、9-9、10-1、11-1、12-1、12-2、12-3、12-4、13-1、三、 实验题 (共5题;共20分)14-1、15-1、15-2、15-3、15-4、16-1、17-1、17-2、17-3、17-4、18-1、四、 计算题 (共3题;共25分)19-1、20-1、20-2、21-1、21-2、五、 作图题 (共4题;共19分)22-1、23-1、24-1、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