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学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八)C卷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482143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中学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八)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沪教版中学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八)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沪教版中学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八)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9 页 沪教版中学中考地理模拟试卷 八 C 卷 一 选择题 共 43题 共 94分 1 2 分 下列山脉 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大兴安岭 B 天山 C 喜马拉雅山 D 武夷山 2 2 分 读图 平原面积最大的是 A B C D 3 2 分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限确定的主导因素 A 受降水影响 B 受地形影响 C 受夏季风影响 第 2 页 共 19 页 D 受纬度影响 4 2 分 2016八下 宝鸡月考 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作物耕作历史悠久 劳动力充足 B 农作物生长期不太长 水热条件较好 C 本区土壤肥沃 有大片黑土 D 这里多位于热带附近 气温高 降水多 5 2 分 某中学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 是真是假 栏目 如下 其中 真 的是 北方居民食以米饭为主 北方居民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 北方居民房屋 都注意通风散热 北方居民房屋屋顶坡度小 墙体厚 A B C D 6 2 分 2017八上 邹平期中 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耕地 B 草地 C 林地 D 水田 7 2 分 我国丁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第 3 页 共 19 页 A B C D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高粱 8 4 分 2018 苏州 图 10为 2016 年我国部分省份粮食产量示意图 读图 回答小题 1 甲乙丙丁四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A 甲 油菜 花生 B 乙 水稻 甘蔗 C 丙 小麦 大豆 D 丁 青稞 小麦 2 甲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第 4 页 共 19 页 地形平坦 地广人稀 土壤肥沃 机械化程度高 A B C D 9 2 分 2017 润州模拟 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搭配不相符的是 A 延安 窑洞 B 西双版纳 竹楼 C 皖南 冰屋 D 吐鲁番 平顶屋 10 2 分 2016八上 卢龙期中 下面四幅图 属于中国最北方景观的是 A B C 第 5 页 共 19 页 D 11 2 分 2016八上 河南月考 我们的家乡河南省东部主要位于下列哪一地形区上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南丘陵 12 2 分 2017八下 深圳月考 读图 图 山脉下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A 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B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C 地势平坦 一望无际 D 崎岖不平 多山间小盆地 13 2 分 以 黑土地 著称的平原是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第 6 页 共 19 页 C 成都平原 D 河套平原 14 2 分 2018八上 江都期末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 原因是 A 都受夏季风影响 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 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 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C 都受夏季风影响 D 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较多 15 4 分 读某地景观图 1 此景观位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 该地的耕地类型是 A 水田 第 7 页 共 19 页 B 旱地 C 林地 D 草地 16 2 分 2015八上 连城期中 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为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的是 A B C D 17 2 分 2016八下 钦州期末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有 中国第一水乡 之称的周庄位于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8 2 分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 以山地 丘陵为主 平原多沿江分布 B 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 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第 8 页 共 19 页 D 平原 盆地 高原 丘陵交错分布 19 2 分 2012 潮州 读图 我国地形区分布图 图中 A高原是 A 内蒙古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 20 4 分 2015八上 大东期中 读图 我国部分地区杏花开放时间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青岛与济南杏花开放时间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青岛 3月 31日前开放 第 9 页 共 19 页 B 济南 3月 31日前开放 C 青岛早于济南 D 青岛与济南同日 2 造成南方与北方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人为因素 D 海陆因素 21 2 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如图 回答 冬麦区的干旱已历时四个月之久 开春后各地冬小麦将陆续进入生长关键期 属于我国冬小麦的主要 种植区是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区域 22 2分 墨墨陪妈妈去超市购物 走到粮食区选定一袋大米时 墨墨看了看包装上标示的产地之 后说 原来是来自 鱼米之乡 鱼米之乡 是指 第 10 页 共 19 页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关中平原 23 4 分 2018八上 汕头期末 读 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 如下图 完 成下列各题 1 该地区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B 江淮平原 C 黄河三角洲 D 东北平原 2 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不断升高 B 市场需求变化 C 土壤肥力下降 D 降水不断减少 24 2 分 2016八下 余干期中 下列描述 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 煤 铁 石油资源丰富 是全国主要的小麦产区 第 11 页 共 19 页 B 日照时数长 太阳能资源丰富 C 山青水碧 鱼米之乡 D 居民擅长骑马 射箭 摔跤 25 2 分 2017八下 钦南期中 南方地区湿热环境下的土壤多为 A 黑土地 B 黄土地 C 紫色土 D 红土地 26 2 分 下列自然景观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 椰岛风光 B 林海雪原 C 水乡春色 D 河湖密布 27 2 分 2014 通渭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 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 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8 2 分 2016 广东 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B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第 12 页 共 19 页 C 地势西高东低 D 大江大河多滚滚东流 29 2 分 2018八下 新乡月考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主要分布在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南部沿海地区 30 2 分 2011 泸州 下列关于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正确的是 A 是我国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 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 是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0 等温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也是我国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 方 D 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31 2 分 2018八上 广东期末 秦岭 淮河一线作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不包括 A 800mm等降水量线 B 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C 1月 0 等温线 D 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32 2 分 可以看到 独木成林 自然景观的地区是 A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西双版纳 第 13 页 共 19 页 C 黄土高原 D 长江沿岸 33 2 分 我国原始热带森林保存最完整的省是 A 台 B 琼 C 滇 D 闽 34 2 分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是 A 气候温凉 生长期长 B 夏季气温高 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C 水热资源丰富 D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35 2 分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是 A 黑龙江省 B 吉林省 C 辽宁省 D 台湾省 36 2分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 绵延的雪山 无边的草原 成群的牦牛 虔诚的喇嘛 同时这里也 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A 肥沃的冲积平原 B 山间盆地 第 14 页 共 19 页 C 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37 2 分 2016八下 崇文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 B 我国北方地区多旱地 以种植小麦 油菜为主 C 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D 我国南方地区多水田 以种植水稻 油菜为主 38 2 分 家住北京的小强 暑期准备 乘火车去上海旅游 他应选择哪条铁路线最合理 A 京沪线 B 京哈线 C 京广线 D 京包线 39 2 分 2014 福州 如图所示工艺品 其原料是被评为福建省 省石 的 A 雨花石 B 高岭土 C 花岗岩 D 寿山石 40 2 分 2016八下 渭源月考 如图的乡村民居多出现在我国的地区 反映了该地区降水 第 15 页 共 19 页 A 青藏地区 降水少 B 西北地区 降水少 C 北方地区 降水多 D 南方地区 降水多 41 2 分 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单位中 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单位是 A 四川省和陕西省 B 湖北省和河北省 C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江西省 D 河南省和湖南省 42 2 分 下列说法不属于东北地区绝对位置的是 A 大体位于 120 E 135 E B 大体位于 40 N 53 N C 全部位于北温带 D 位于我国的东北 43 2 分 2017八下 抚宁期末 下列表示南方农作物的一组是 A 小麦 玉米 谷子 高粱等 第 16 页 共 19 页 B 水稻 油菜 甘蔗 橡胶等 C 小麦 棉花 谷子 甜菜等 D 青稞 小麦 棉花 葡萄等 第 17 页 共 1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43题 共 94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略 第 18 页 共 19 页 20 答案 略 21 答案 略 22 答案 略 23 答案 略 24 答案 略 25 答案 略 26 答案 略 27 答案 略 28 答案 略 29 答案 略 30 答案 略 31 答案 略 32 答案 略 33 答案 略 34 答案 略 35 答案 略 36 答案 略 37 答案 略 38 答案 略 39 答案 略 40 答案 略 第 19 页 共 19 页 41 答案 略 42 答案 略 43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