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扎染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482061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扎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扎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扎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染出来的生活科目:高中美术教学对象:高二课时:1提供者:陈宁利单位:慈溪杨贤江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染出来的生活-扎染艺术,取自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教材工艺,第二单元“染出来的生活”之扎染篇。主要学习扎染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扎染的工艺原理及流程;基本的扎法与纹样形成的规律创想扎染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扎染的工艺流程;掌握基本的扎染制作方法;2、 学生能运用发现、探究、总结、实践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开启发散思维,有设计目的地主动探索、创意新的方式方法。3、 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染”的艺术魅力,逐渐形成热爱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发展美术兴趣的情感和态度。 4、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学习风格:高中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做事的流程较乱,不注意细节和完整,但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极感兴趣,扎染是平时生活中较少接触的工艺类别,课堂情绪较难控制。学习准备:材料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几乎和国画一样具有一次性的结果,所以课堂的纪律组织,和节奏教师一定要控制好。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的基本理念: 激发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在实践操作中解决问题,在体验中感悟生活, 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严谨有序的态度。 工艺课组织教学的策略:聘请学生协助员4人,工具材料的对照表和工作注意事项各4份;学 生观察员一人,观察表一份,数码相机一个。工具材料的对照表和工作注意事项各4份;观察表一份,数码相机一个;学习资料30工具、材料、安全、善后工作在备课时考虑充分。A教师用:多媒体教具和扎染未拆的实物。展版、双面胶、扎染用材料(线、布、染料) 、工具 B学生用:扎染材料:棉质布块30*30cm、针、棉麻线、玻璃线、染料扎染工具:染料盘、手套、夹子、笔刷、垫纸吸水布、塑料膜、尺子等、 C协助员和观察员: 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策略:直观感受、发现探究、讨论交流、尝试体验与课堂启发结合。通过以下教学程序达成教学设想: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基本的扎染制作方法。难点在于如何举一反三,有设计目的地进行扎染技术的探索、创意。扎染基本扎结技法示意图扎染方法 名称图示(见反面复印件)形成图形纹样特点捆扎法捏拢扎环状形意外花纹(扎的松紧染色时的变化) 分节扎多层环状形交错捆扎放射状形折叠扎多条活多块形 缝扎 法平缝各种比较具象图案(线的效果可以粗细强弱不一)预留的花纹折缝对缝包缝夹板法夹板法各种形状纹对应形状的花纹叠夹法其他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课前分发及准备:协助员发材料盘 聘请协助员、观察员,发工作册2前奏:说明课的性质,提出对工具、材料、安全的要求。聆听和参与 工艺实践课程涉及的材料很多,遇见的问题也会很多,发动学生,告知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课件展示,语言引导创设情境,激趣促思 学生赏析了解扎染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引导观察 启发创意1、引导学生观察未拆的扎染物2、示范试验 启发思考 (扎染的工艺原理)准备两个染色桶,一个清水桶。示范3、引导观察 思维启发: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布受到紧紧的挤压?那样会不会形成纹样?会形成什么样的纹样?一、尝试探寻,交流总结 1、捏、想 (力度 密度的直接认识) 扎染未拆的实物,为什么捆绑的这么紧呢?2、观察老师示范,探究思考紧压-防染-扎紧的地方有纹样 3、看(了解材料、工具、多样性、)A 基本材料:棉麻布、染料、B工具的多样:线、夹子、棒子、夹板等。4、拆和自学(方式方法纹样色彩的直观认识) 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二、总结规律1教师简介:捆扎、缝扎、夹扎、包扎、撮扎2、教师总结纹样规律细腻的针缝扎-自由的捆扎-不同的材料和工具-3染色细节提示三、创意表现 学以致用 1作业要求2展示品评3反思与经验4美化生活的赏析设计扎染出来的布料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四、总结鼓励、提供网络资源 二、分享我的发现方式方法的多样,激发创新1动手练习以一色为主色调,有目的、有选择地运用技法,有创意的表现 2、开始讲评, 自评、互评 我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四、收拾整理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培养习惯、激发求知欲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校: 班级: 时间: 姓名(小组或个人):一、材料工具一块棉布/两人、各种线、针、剪刀、一次性手套、吸水布、染料桶一件扎染实物/四人、学习资料卡、二、作品自评从以下方面自我评价、积极表述*有否主色调?*色彩是注重对比强烈,还是注重协调柔和 *扎染方法怎样运用的?纹样的特色?给它怎样的命名?三、课堂综合自我评价:(请真实反思)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模糊不知 基本了解 理解记识 灵活运用学习中的情绪及参与: 低 中 高学习中的思维及创意: 惯性平实 灵光闪烁 激扬活跃课堂中的自控及整理: 有待提高 一般 好 1、观察员的照片记录展示记住这份感受、创意你的生活和学习、自己的生活自己“染”,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2、介绍几个较好的网站、民间手工艺网店留下自己的电子邮箱与学生交流沟通八、板书设计 板书要领 先扎 后染扎染 紧压扎紧- 防染 - 扎紧的地方形成纹样个性 捆扎、 自由随意夹扎、 各种夹板工具多样 包扎、 各种可包裹材料撮扎 棒状材料缝扎 细腻具象、针、线 。 。九教学反思一、本课程的学习流程,紧紧围绕目标,策略和学习流程以学生为主1: 创设情境,激趣促思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尝试探寻,交流总结 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3: 实践操作,引伸探究, 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二、从学生的作业来看本课的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考虑的几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启发总结做的比较完善,出现的错误倒是不多“水天一色” 纹样全无 力松 扎紧“寒江独钓”缺乏美感 扎少 多扎,事先考虑布局“层林尽染”杂乱无主 色多 主色调 两色以内 但是比较多的同学学到了折叠法后,作业扎染纹样过于几何化,作品效果更像图案了,觉少了扎染的的独特艺术魅力传统纹样的尝试不足,因为时间不够,如果让我再次上这一课题,我觉得应该至少两个课时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体会到传统扎染的艺术魅力三、他人的评价与反馈 这堂课还有另一位老师也上了,听课的老师听了以后觉得两节课各有特色,我理解自己的课更多的是从学生学习方法角度入手设计的,另外一节课的老师则是工艺角度入手,更多的是技法细节的传授和体验,我想这都是对工艺课堂的积极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