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457974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一、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亚洲教育论坛开幕11月1日,亚洲教育论坛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幼儿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教育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意在探讨如何将国学内容融入教材。在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该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已修订完毕,送交教育部审定,如顺利通过,这批教材将于2016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进入课堂。这批新教材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初中语文新版教材变化:国学内容增至35%。以前的初中语文版教材有7个单元,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为减轻学生负担,现在,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减少到6个单元,而国学内容仍占2个单元,同时还增加了两篇白话文小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观点:小学语文教材应再添75篇国学经典。“目前,中小学主导教材并没有编入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我们只能编写校本教材,在课余时间安排诵读,效果小、时间短。”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国学经典应按照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比重进入中小学教材,目前国学经典文本占总量的12%,如按照三分之一比例配置的话,还需要增加75篇左右。根据教育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规定,小学阶段可以从古诗词、节庆、民俗文化等四方面增加选文。【相关链接1】近日,东关小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以“诵读经典,畅谈梦想”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各年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生量身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诗歌。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等准备活动。诵读作品包括中国古今经典诗词及以“中国梦”为题材的经典作品,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进一步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相关链接2】古诗文诵读大赛渐成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香饽饽” ,2016年3月19日,“我们的节日”天水市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落幕,8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后羲皇中学摘得特等奖。该比赛由天水市语委会、市教育局主办。在比赛中,不少学校还在服装上动起脑筋,汉服、民国学生装不一而足。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如今,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中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教材的35%。B . 亚洲教育论坛研讨了“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的议题,决定增设国学内容的教材于2016年9月进入课堂。C . 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D . 目前,古诗文诵读大赛成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受到中学生的青睐。(2)请仔细阅读链接1,2材料,用两个短语概括两则材料的主题。 (3)对于“国学启蒙教育”人们的观点不同,对此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2. (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晚望徐侨陂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注释】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靖安里龙陂(今佛堂镇)人。陂:bi,池塘。(1)以下不是属于诗人“望”见的景物是( )A . 满塘的绿水B . 无际的青苗C . 弥漫的山烟D . 悠扬的牧歌(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田园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B . “闲”字不仅描绘出池塘绿水的动态美,更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C . 最后两句诗写了声音,嘈杂的声音衬托出这一带的热闹。D . 诗人通过晚归樵夫的放歌来衬托暮烟弥漫的山间空旷而宁静,表现了诗人恬淡闲心境。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3. (17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乙】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注释】辄:总是(常常)、就。 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曷:通“何”,为什么。 执策:拿着书。(1)解释加点字词。普少习吏事( ) 家人发箧视之 ( ) 卒用其人( ) 暮乃反(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普明日复奏其人曷不听其所为B . 太祖乃悟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C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人不得上,以实奇(于园)D . 读之竟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3)翻译下列句子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4)赵普和王冕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4.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筷子春秋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礼记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梜,犹箸也”。史记谓“纣始为象箸。”这些都说明“箸”的称呼可能最早在商代出现。“箸”变成为今天的“筷”,有个说法可能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的意思,为了趋吉避凶,他们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从此“筷子”便在民间叫开了。古代用筷子的情况也可参考画像砖。a汉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因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形象资料。b1973年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有“彩绘云龙纹漆案”出土,有趣的是这漆案上面还摆放了5个写有“君奉食”的小盘、两个酒卮,案面上还放有一个耳杯,杯上还放有一双竹筷。c 红楼梦描写的宴饮场面中几乎都出现了筷子。比如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在座的主人和宾客每人都手执一双竹筷。d今人虽然不能亲眼目睹那时人们使用筷子的场景,但却可以从流传至今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领略人们当时使用筷子的状况。筷子之所以延用至今,在于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从饮食进化的历史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再自然不过,其后出现的“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汤匙。说文谓“匕,亦所以用匕取饭”。今天的“匙”是由“匕”发展而来。匕作为一种食器虽然对人进食有帮助,但用金属或瓷土作原料制作起来很麻烦。同时它的分量重,使用起来也很笨拙,所以难以准确取到所需食物,筷子恰好能够扬长避短,取而代之。至于使用筷子何以那么方便灵活,许多名人都进行了探寻并做出相应的解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曾经说:“中华族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早在两汉时期便使用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最简单、最科学的一种解释。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当年对西方记者调侃的那样:“中国人从来是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1)本文是从筷子名称的由来、 、 和使用原理等几方面来介绍筷子的。(2)“这足以证明汉代时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但广泛使用筷子却始于清代。”这句话要是放在第段,那么,恰当的地方是( )A . a处B . b处C . c处D . d处(3)从第段可知“筷子”取代“匕”成为现今中国最主要的进食工具的原因是:取材方便、制作容易; ; 。 (4)文中提到“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请再举一例说明这个观点。5. (15分)阅读以“拙诚”赢“百巧”一文,回答下列小题。以“拙诚”赢“百巧”“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圆俗奸滑,不能不防。为人,贵在朴讷诚笃。韩非子记载,魏文侯与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临出发前刮起大风,遭随从劝阻。文侯说:“不可。以疾风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于是他亲自驾车前去,告知守山之人作罢。守诚,是做人之根本,做事之前提。翻阅史书,晏子为何能被齐景公委以重任?周勃何以被汉高祖托付大事?一个“诚”字,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个人来说,诚信重千钧,因拙诚赢得的公信力与感召力,不仅能感染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与拙诚对应的是“百巧”。这种行为,看似精明、实则愚笨,时常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专为巧伪的滑头画过群像:“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投机取巧之人,多善于利用花言巧语来苦心钻营,处心积虑谋求私利。郁离子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但他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弄巧成拙、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可见,“取巧”实则“巧取”,尽管占了一时的便宜,但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现实中,坚守拙诚,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虽然在道理上很清楚,但行动上还是喜巧厌拙、外诚内滑。没有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地基不稳,事业的巅峰也只能昙花一现。做人如此,为官从政更是如此。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杨善洲恪守“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退休第三天就走进大山,绿了荒岭,也造就了一片精神绿洲;黄大发动员村民修渠,“修不通,我拿命来换”,绝壁中凿通一道“天渠”。大道至简,与其热衷搞花活、玩心计,不如静心干事,以徙木立信的拙诚、愚公移山的韧劲克服困难、创造奇迹。周恩来同志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讲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个人才能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成就真正的自己。(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2日)(1)请分析选文题目“以拙诚赢百巧”的作用。 (2)请分析第段、第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选文第段和第段都运用了_的方法,把第段与第段综合起来看,又运用了_的方法。第段通过列举_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_的观点,第段列举了种种“取巧”行为,从反面论证第段中_的道理。(3)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链接】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有人认为,刘少奇的这段话可作为论据用在本文第段。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根据文意简述理由。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小院吟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篮。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 )到我的跟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1)文段表面写什么?实际上写什么?(2)文段抒发了什么感情?(3)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两个最恰当的词是( )和( )。(4)第一自然段突出了小院的什么样特点?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5)横线上的话写出了小院的什么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作文任选一题作文。(一)题目:心中的阳光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题目:越来越_的我要求:现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1-1、1-2、1-3、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2-1、2-2、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3-1、3-2、3-3、3-4、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4-1、4-2、4-3、4-4、5-1、5-2、5-3、6-1、6-2、6-3、6-4、6-5、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