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440539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 . 匈奴B . 鲜卑C . 羌族D . 羯族2. (2分)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 A . 淝水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长平之战3. (2分)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 )A . 人口的大量迁移B . 优越的自然条件C . 水利设施的兴修D . 稳定的社会环境4. (2分)据三国志记载,230年,孙权派某将军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位将军是( ) A . 黄盖B . 周瑜C . 张骞D . 卫温5. (2分)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于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其中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是( ) A . 魏B . 蜀汉C . 吴D . 东晋6. (2分)“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提倡与汉族联姻 发展经济A . B . C . D . 7. (2分)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 .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 .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 .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8. (2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 .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 .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 .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9. (2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 )A . 秦始皇统一六国B .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C . 汉武帝的大一统D .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10. (2分)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 )A . 迁都洛阳B . 军队战斗力提高C . 北方民族大融合D . 社会矛盾激化11. (2分)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第三组,共五枚金银币。其中一枚为图3所示的祖冲之,在银币正面头像右上方有一圆形,其内部有“祖率”二字(国际上曾经有人提议将圆周率定名为“祖率”)。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今天我们纪念祖冲之的主要原因是( )A . 编撰了数学名著缀术B .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C . 创制了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D . 他擅长机械制造12. (2分)水经注的作者是 A . 裴秀B . 郦道元C . 祖冲之D . 刘徽13. (2分)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 . 南方人民大量北迁C . 北方经济发达D . 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14. (2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A . 北魏B . 东晋C . 西晋D . 前秦15. (2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 .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 .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 .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 .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16. (2分)完成下图迁都壮举的是( )A . 秦始皇B . 孝文帝C . 唐玄宗D . 明太祖17. (2分)如果你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那么你可以阅读 ( )A . 水经注B . 天工开物C . 离骚D . 兰亭序18. (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 A . 迁都洛阳B . 实行汉化政策C . 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 . 颁布均田制19. (2分)战国时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A . 鲁国天文学家多次观测日食B . 农历诞生C . 留下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D . 测定24个节气20. (2分)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是( ) A . 隶书B . 草书C . 楷书D . 行书二、 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21. (2分)史实:“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推论:这首诗歌描述的是赤壁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2. (2分)(判断题 )山西大同龙门石窟和河南洛阳云冈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23. (2分)秦国商鞅、北魏孝文帝都曾进行过改革。( )24. (2分)以下图片体现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25. (2分)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尊称为“医圣”。 ( ) 26. (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8分)27. (5分)识图题:1、观察图一,秦朝都城所在地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2、观察图一,秦长城西起地点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3、观察图二,220年曹丕建立的政权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4、观察图二,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5、观察图二,诸葛亮治理蜀国时期使某一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它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28. (1分)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_29. (2分)北朝时开凿的山西大同_和河南洛阳的_,是著名的石窟艺术。四、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30.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A_;B_;C_。(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 31. (17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表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不削而稍弱矣。”资治通鉴材料三: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请回答:(1)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_;_(2)结合材料一图示以及所学,秦统一后确立了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地方上秦朝采取了什么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二中的“上”“陛下”是谁?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这一建议有何巧妙之处?(4)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请分别写出魏蜀吴这三国的建立者。32. (25分)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3)结合图二和所学回答,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西汉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读图三,D处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说出该战争名称。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概括说出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21-1、22-1、23-1、24-1、25-1、26-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8分)27-1、28-1、29-1、四、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30-1、30-2、30-3、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