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练习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438567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练习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练习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练习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练习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 A . 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B . 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 . 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D . 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2. (2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A . 魏B . 蜀C . 吴D . 西晋3. (2分)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国家产生 民族融合 国家统一 政权分立A . B . C . D . 4. (2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 ) A . 地理上的优势B . 诸葛亮的计谋C . 孙、刘的联盟D . 周瑜的水军6. (2分)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 B . C . D . 7. (2分)谈邵阳古城的_传说中写道:邵阳境内有诸葛亮出师时的祭旗坡、关羽差人建造的鼓楼亭、张飞卸甲插矛之处的卸甲坊等遗迹与传说。据此判断该文章标题中的空格处应填写( ) A . 战国B . 三国C . 唐朝D . 宋朝8. (2分)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它发生在( )A . 三国时期B . 春秋时期C . 东汉末年D . 隋朝末年9. (2分)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 . 巨鹿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10. (2分)2016年成都大庙会上,三英贺岁、蜀道难关主题灯组形象展示了三国文化。回顾历史,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维护了相对的安定,是一种进步B . 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是历史的退步C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民族融合D .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11. (2分)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 . 历史剧三国B . 罗贯中三国演义C . 司马光资治通鉴D . 诸葛亮出师表12. (2分)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A . 淝水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巨鹿之战13. (2分)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招贤纳士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自立为帝A . B . C . D . 14. (2分)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 .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 .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 .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15. (2分)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A . B . C . D . 16. (2分)南京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B .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C . 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在此建都D . 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17. (2分)观看(阅读)下列材料,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是( )A . 电视剧三国B . 司马迁的史记C . 小说三国演义D . 二二一十四史中的三国志18. (2分)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是( )A . 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B .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 . 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D . 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19. (2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下边是某历史小组用连线法编制的三国南北朝史实,正确的是( )魏国220年曹操洛阳蜀汉221年刘备成都吴国222年孙权建业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A . B . C . D . 20. (2分)“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宋朝散文家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感叹( )A . 巨鹿之战B . 长平之战C . 官渡之战D . 赤壁之战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21. (4分)_末年,群雄并起,互相混战。曹操势力日益强大,第一,靠镇压_起家,第二,“挟_以令诸侯,”具有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第三,“唯才是举”,实行_。22. (2分)古代史上发生过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为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_,发生在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役是_。三、 判断题: (共2题;共4分)23. (2分)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有西汉、吴、西晋、东晋。 24. (2分)以下图片体现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四、 材料解析题 (共1题;共20分)25.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占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南阳武侯祠联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请回答:(1)写出与材料一对联中涉及到的我们学习的典故(或成语)及战役各一例。 (2)两则材料都与哪位人物有关?如何评价此人? (3)在材料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请你用一句成语来概括他的高尚品质吗?(或写了一句与他相关的诗句)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21-1、22-1、三、 判断题: (共2题;共4分)23-1、24-1、四、 材料解析题 (共1题;共20分)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