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437660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一、 单选题 (共29题;共59分)1. (2分)1943年,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说;“此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贺信中的“此役”是指( )A . 莫斯科保卫战B . 斯大林格勒战役C . 中途岛海战D . 诺曼底登陆2. (2分)九年级(1)班同学正在学习“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的相关内容。他们研讨的主题是( ) A . 亚非拉的奋起B .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 . 动荡的中东地区D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3. (2分)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 )史 实结 论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稳定了社会秩序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A . AB . BC . CD . D4. (3分)关于下图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阿拉伯人为该数字的传播做出积极贡献B . 该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C . 该数字的传播见证世界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D . 古希腊是该数字的发源地5. (2分)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完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请你填空( )A . 金字塔B . 尼罗河C . 开罗市D . 汉谟拉比法典6. (2分)203 年 3 月 9 日北京龙泉寺举办释迦牟尼佛出家日法会。释迦牟尼在出家 前的社会等级属于( ) A . 婆罗门B . 刹帝利C . 吠舍D . 首陀罗7. (2分)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据此可知,美国推行改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A . 经济援助B . 称霸世界C . 造福各国D . 预防苏联8. (2分)古中国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地缘共同点是( )A . 大河文明B . 海洋文明C . 森林文明D . 高原文明9. (2分)2009年11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二战后构建的国家体系,到2025年将变得“难以辨认”,美国霸权不受挑战的“单极时刻”行将终结,一个多级的世界体系正在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 . 联合国地位的提高B . 中国重返联合国C .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D . 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国力衰退10. (2分)当今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合作共赢。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发达国家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 . 思想自由化B . 欧洲一体化C . 文化多元化D . 经济全球化11. (2分)1946年3月,在美国的富尔敦市你可能会听到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这就是( ) A . 就职演说B . “铁幕”演说C . 和平演说D . 结盟演说12. (2分)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意义最深远的是( )A . 促使美国经济复苏B . 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C . 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D . 促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13. (2分)一位游客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文物应出自( )A . 黄河流域B . 两河流域C . 印度河流域D . 尼罗河流域14. (2分)历史概念需要诠释。对下列历史概念诠释错误的是( ) A . 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人民使用的一种古老的文字B . 种姓制度是古代埃及实行的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C . 布匿战争是罗马人与迦太基人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D . 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的单位15. (2分)某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A . B . C . D . 16. (2分)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评述的是( )A .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B . 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 .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D . 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7. (2分)“我们不知道你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会议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材料中的“我们”指的是( )A . 英国B . 法国C . 捷克斯洛伐克D . 德国18. (2分)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 A . 凡尔登绞肉机B . 坦克等新式武器的应用C . 萨拉热窝事件D . 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19. (2分)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罗斯福新政C . 马歇尔计划D . 杜鲁门主义20. (2分)图所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 . 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B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C .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D . 欧洲走向一体化21. (2分)下表是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据材料判断当时“新政”的措施是( )单位(周)调整前调整后最高工时55小时40小时最低工资60美分12美元A . 整顿金融业B . 对工业的调整C . 调整农业生产D . 兴办公共工程22. (2分)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22%27%37%36%43%A .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 . 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 .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升级D . 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23. (2分)下列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其中与美国有关的是( )A . B . C . D . 24. (2分)“勾结敌对联合冷战对峙牵制”适合用来概括近现代的( )A . 美日关系B . 英美关系C . 美俄(苏)关系D . 法德关系25. (2分)(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加横线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 A . 一战、二战B . 二战、中东战争C . 二战、冷战D . 二战、科索沃战争26. (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题中的“一团糟”和“独特实验”分别是指( )A . 经济大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经济大危机 苏联的五年计划C . 二战后经济衰退 赫鲁晓夫的改革D . 二战后经济衰退 美苏对峙27. (2分)观看图,21世纪初中国加入的国际性组织是( ) A . B . C . D . 28. (2分)某校九年(1)班在举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时使用了一些资料,其中与活动主题不符合的是( )A . 纪实文学百团大战B .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C . 电影珍珠港D . 图片“南京大屠杀”等29. (2分)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美苏领导人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较量A . 杜鲁门主义出台B . 华约组织成立C . 北约组织建立D . 马歇尔计划实施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61分)30. (20分)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某市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请你参与:材料一: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材料二: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他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的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文件的出版,总计达6万多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42年1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结成联盟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世界历史九下(人教版)材料四:“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北大西洋公约材料五:2011年,胡锦涛在法国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多极化是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时间?该和约的签订哪条最具有分赃性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它在“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材料四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5)根据材料五,概括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21分)阅读下列文字、图片:材料一:“你在这大地上出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你不歇地灌溉着大地,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啊,你是位伟大的君主!”材料二:下面是早期亚非人类文明地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伟大的君主”是指什么?人们歌颂“她”是什么原因?(2)有金字塔(“法老”陵墓)的文明是图中的_(只填字母);汉谟拉比法典发现于图中的_(只填字母)文明,早在西汉时期, 中国人就可以通过著名的_(商路)到达这一地区;最早发明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是源于图中的_(只填 字母);在A处人们最早使用的文字名称是_。(3)字母ABCD所示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4)四大文明古国如果要再现昔日辉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2.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他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英国外交官写道:“我们读到的尽是那些一味鼓吹打仗的文章,战争影响到所有的人。”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材料二:第一班世界大战期间,有900万军人牺牲在战场上,大约1OOO万平民在战争中饿死或病死。战争后期,一位女大学生写道,“只有邪恶和邪恶的化身才是这场战争的主宰。”“荣耀、光荣、勇敢或神圣等字眼变得可憎。”为了应付战争开支,俄国沙皇政府大借外债,许多城市发生饥荒1917年3月,俄国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9题;共59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61分)30-1、30-2、30-3、30-4、30-5、31-1、31-2、31-3、31-4、32-1、3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