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身韵资料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0433657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舞身韵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典舞身韵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典舞身韵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舞身韵 一 名词解释 1 神 这是泛指内涵 神采 韵律 气质 任何艺术若无神韵 就可以说无灵魂 2 倒踢紫金冠 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之一 一条腿为支撑腿 另一条腿作为动作退 向后踢起同时向后弯腰抬头 此动作也可在空中完成 3 云手 双手在身体前上方做左手从左至右 从下至上 右手从右至左 从下至上 的 8 字圆 运动 和 小五花 的运动路线是一样的 是放大了的 小五花 4 小五花 答 双手手背靠拢手心向外 以手腕为轴 双手形成由下至上 由里至 外的 360 的逆向转动 每做一次完整的小五花 每只手完成一个 8 字圆 运动 5 云肩转腰 是古典舞身韵经过戏曲 无数长期观察 并总结中国古典舞舞蹈自身 的要求提炼出来的 提 沉 冲 靠 含 腆 移等基本动律贯穿起来做就是云间 转腰 6 传统的八大手位 八个手位即 单山膀 双山膀 顺风旗 托按掌 双托掌 山 膀按掌 冲掌 双提襟 7 移 上身直立 以腰为动力点 上身在水平线上向左或向右移动的动作过程 动 作过程中 头部正直 双肩平行 8 端腿展翅 即老鹰展翅 端右腿同时双臂向上撩掌 在头上交叉 挺胸俯身向前 与端腿成 45 角 同时左腿半蹲 再经双肋向后侧上方伸直 掌心向后 腿随右 手 静止时眼看 2 点上方 9 朝天登 即 主力腿伸直用力登地 动力腿由下至上往上抬 180 贴到耳朵旁边 左右腿都可做动力腿或主力腿 10 小五花 即 双手相配合做盘腕 两手手背相对 尽量屈腕 一手向外环绕 另一手向里环绕 行走路线可做向上下直线 也可做 8 字线 与腰的提沉含仰及旁 提 拧等元素相配合 做小五花这个动作时 要求两手对衬 腕子转的幅度要大 转的过程要圆 11 双晃手 即小晃手动作的延续与放大 双晃手要求双臂沿前后轴从左至右 或 从右至左划圆时 两手之间的距离保持与肩同宽 动作要有延伸感 头眼配合做立 圆运动 配之以腰的旁提含仰动律 转肘和转翻腕在动作过程中两手的配合均同小 晃手 12 环动 主力腿不动 另一腿在空中变换舞姿 如 由前腿舞姿不落地平移成旁 腿舞姿 即称环动 反之 由后腿舞姿平移成旁腿舞姿 或继续平移成前腿舞姿也 称环动 13 传统的八大手位 八个手位即 单山膀 双山膀 顺风旗 托按掌 双托掌 山膀按掌 冲掌 双提襟 14 云间转腰 是古典舞身韵经过戏曲 无数长期观察 并总结中国古典舞舞蹈自 身的要求提炼出来的 提 沉 冲 靠 含 腆 移等基本动律贯穿起来做就是云 间转腰 15 燕子穿林 一只脚向前上一步 另一只脚迅速跟上双交并拢 一只手从上至下 做盖掌 另一只手从下至上做穿掌 在半脚尖上做向左或向右 360 度的转动 16 青龙探爪 是一个融平圆立圆八字圆与一身的典型动作 动作特点是上身和手 臂要如龙蛇般的游动和曲回婉转 身法上突出一个 钻 字 17 大刀花 上身做左右交替的转动 双手臂在身体左旁或右旁做相互逆转想交替 的每次 36 度的立圆运动 18 风火轮 双腿从左弓右箭逐渐移至右弓左箭 身体从右侧至左侧最大限度的移 动 双臂在身体前后做相互交替的 8 字形立圆运动 也可以只做上身动作 二 简答 1 身韵与韵律的关系 答 在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要求下的重要表现手段 即身法与韵律 它们实际上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的灵魂 古典舞身韵的形成 是从元素的提 炼入手的 提炼 元素 也既是把程式化的 凝固的造型抽象成为活的基因 如同 音乐中的音符一样 找到其基质 以使其能获得多种合成方式 在新的组合排列中 获得新的意义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 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 只有他们二者 的相互渗透与有机的结合 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审美上的神韵与风采 技术技 巧上有了身韵的辅衬 才能有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换句话说 形神兼备 身 心并用 内外统一 这是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 是民族舞演员必须具备的艺术 修养与素质 2 形与神的关系 答 一切外部展现的动作 舞姿 体态 路线都可称之为 形 一切内涵的气蕴 呼吸 意念 神采都可称之为 韵 作为舞蹈艺术来说 它们应该是有机的联系 在一起的 但事实上无论是教师或演员 往往容易倾向于表现外在而缺乏内蕴 所 以也可以说 身 和 韵 或称之为 形 与 神 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要 求是不会天生结合在一起的 3 云肩转腰的重要性 平圆 立圆 八字圆 这三种最基本 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 以腰为轴的 平圆 练习应是基础中的基础 完整的腰部平圆动作有一个专用的术语 叫做 云肩转腰 因此扎实地掌握好 云肩转腰 不但能起到训练身法的作用 而 且可以广泛地和舞姿 旋转 步法结合运用 使它们增加韵律感 因而在男班身韵 教材中 我把 云肩转腰 列为重要的训练步骤与主干教材之一 4 中国古典舞与武术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和武术原有一套典型动作 如云手 五花 晃手 大刀花 风火轮 燕 子穿林 乌龙盘打 青龙探爪等 我以为它们确实有丰富的身法性 风格性和表现 力 但必须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对待它们 如果停止在它们原有的规格上 静止在 原有的程式和套路的运用方法上 它们不但有浓厚的戏曲 武术痕迹 而且显得是 孤立存在的 无助于古典舞的表现力 对待这些传统的优秀典型动作 必须做到 1 强化 提 沉 冲 靠 含 腆 移 旁提 等多动律元素 2 将 三圆 路线最大限度的鲜明化 并采取 拆开来 做 连起来做 复合做 的办法 加强其舞蹈性和身法特点 3 改变其 光动手臂 不动下肢 的情况 使 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 融为一体 4 在节奏上改变它原有的格局 重新处理 综上所述 在中国古典舞与武术的结合训练中 要选用的是 以腰躯的动律元素为 基础 以 云肩转腰 为重点 以 三圆 路线为运动轨迹 以传统的典型动作为 依据 以组合为归宿的由浅入深 层层发展的方法 5 简述弓步的要求 答 要求 在丁字步基础上出前腿形成 前腿要成 90 度状 后腿绷直 收臀立腰 前脚不可太 撇 或 扣 成正开状 后脚同样不可太 撇 或 扣 双脚如收 拢正好成丁字步状 重心在双腿之间 不要偏于一腿 手的姿态千变万化 可背 可按 可托 可作山膀状 但肩部一定要下垂 头微偏 双目平视 6 简述掖步的要求 答 要求 在丁字步基础上 撤后腿形成 要顺着后腿足跟的方向撤 前腿弯曲 大腿交叉重心在前腿 上身可直立 也可前倾 腰部微横拧 头向上方翻视 也可 微梗脖下视 手的配合千变万化 可背 可按 可托 可作山膀状 7 传统的八大手位 八个手位即 单山膀 双山膀 顺风旗 托按掌 双托掌 山 膀按掌 冲掌 双提襟 8 拧 倾 仰 的概念 答 1 所为 拧 就是下肢固定 上身 包括腰 肋 肩 颈 头 向左或向右作 水平的旋扭 尽管从形态上看来不同的舞姿可以有各种不同的 仰拧 倾拧 翻胸拧 但拧的本身就腰部而言只有一种 即 横拧 不同的姿态都是在 横拧 的基础上加以胸部 肩部的仰或含而得以变化的 做法 从腰开始带动肩在和地面保持平行 脚位不动的情况下横面旋动上身 幅度 是由胯是否转动来决定的 胯不动 完全有腰和肩横面拧动 是基本的横拧 但它 的幅度是交小的 在膝部不动 胯也随着腰 肩横拧 拧的幅度可以达到极限 2 倾 凡是上肢向前或旁做 折 壮 均为 倾 做法 要求以胯为折点 向前或向旁倾倒 如果以腰 肋 胸收缩而往前倾 不 能叫 倾 而叫 含 这二者的区别必须搞清楚 在 倾 的基础上再加上 横 拧 则可以形成各种丰富的姿态 卧云 即是典型之一 3 仰 凡是上肢向后 折 状 即是 仰 做法 以胸部敞开经向上顶 继续做最大限度的敞开 双肩胛骨对齐形成向后向上 壮 它不同于用腰向后的 下腰 要求敞胸 挤肩 顶胸 仰头 9 平圆 立圆 八字圆的概念 答 三圆 主要是指由整个人体运动造成的圆线轨迹 所以首先要明确不仅这 是 形 的圆也是 线 的圆 1 平圆 无论是手的局部动作或是整个上肢动作 运动时要如同 磨盘 壮 展现在观众面 前的是一个平面的圆线运动 2 立圆 它的运动轨迹如同 车轮 壮 既展开在面前的是一个竖面的圆线运动 3 八字圆 这是指肩部或双臂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两个圆线运动 形成 前后 或 左右 两个车轮式的圆线运动 它的特点是在相反的交错重叠的情况下两个圆同时配合完 成 如同一个 字 故名 八字圆 风火轮 既是它的典型表现 10 点 线的基本概念 答 点 与 线 在身韵中不但是经常要提到的术语 它本身的涵义也是多方面 的 从动作的外部而言 点 往上是指动作中的突出的强拍或瞬间的停顿 线 是指运动遵循的路线 如从 2 点到 8 点是走直线还是弧线 圆线 平圆 立圆 八 字园都是线的具体体现 凡要做好一个动作必须首先明确动作外部经过的路线 节 奏处理的强弱 这都是可以用 点 和 线 来要求学生的 从神韵及内涵而言 点 和 线 有着更深层的涵义 点 是指呼吸中瞬间的 闭气 提沉 中起伏的强弱 眼神运用时动幻中的凝聚 身法变换中意念的闪动 线 是指运动全过程中的内在意识的旋律感 如同歌唱时的乐感 演奏时的 如 歌般 一样 身韵动作是离不开心中的线的 如做 云手十字步 心中一定要有 行云流水 般的线 做 大揉球 则要有内在的波浪线 做 燕子穿林 则 要有穿梭游动的线 在 慢而不断 的线中 配以 画龙点睛 般的点 则形神可 以兼备了 因此 点 与 线 的概念必须深深地印在学生的思维里 也是教师 启发学生不可缺少的用语 11 以 串翻身 为例说明此技术动作的具体做法和动作要求 答 串翻身 准备对 5 点 站小八字步 后耗腰 双臂左右平伸 掌心向上 头转 向右 眼视右下方 做法 以右脚为轴 左脚向 7 点上步 脚掌着地 同时身体右转半圈 双脚保持 小八字步 转身时经右旁腰成前腰 双臂随身动 保持左右平伸状 掌心向下 留 头 接着以左脚掌为轴 右脚继续向 7 点上步 落在左旁 身体再右转半圈 保持 小八字步 转时经左旁腰成后耗腰 掌心向上 甩头后眼视 7 点远下方还原成准备 动作 如此反复交替进行 要求 膝微屈 双脚交替移动时脚掌着地 微跳跃 只 能向下踩 翻身时手脚要协调 双臂要求踏步翻身相同 每一步翻半面 上身固定 高度 不能忽高忽低 只用胸腰部分 不用大腰 12 旋转的概念是什么 答 在舞蹈中 旋转是指人围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的圆周运动 舞姿 动力和重心 轴是构成舞蹈旋转技巧的三大要素 原地转进行转及空中转构成舞蹈旋转最基本的 运动形式 在我国的舞蹈技术领域中 旋转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它既能作为独 立的表现手段 也能在身法韵律和技巧动作中起巧妙的衔接作用 变化多端 极富 有表现力 古往今来 旋转都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和高难度的技术技巧 在舞蹈 舞剧的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3 简述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名称及动律 答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名称是 提 沉 冲 靠 含 腆 移 旁提 其动律分别是 提沉 是联起来之称 事实上动律必是先 沉 后 提 的是躯干上下动律元素 冲靠 则是 提沉 基础上 斜移 之动律 靠 是 和 冲 相反的一对不可割裂的动律 含腆 在身法动律中是极为重要的它们是 构成身法具有韵律感所必须有的过程 也是一对不可割裂的相反动律 是胸腔和后 肩为动力的 前后 动律 是 提沉 的强化结果 移 这是腰肩进行左右的水 平运动 和上述的 上下 提沉 斜线 冲靠 前后 含腆 的动律构 成腰部动律的全方位规律 旁提这是身体作 弧线 运动的元素 是完成体态的线 条感很重要的动律 14 简述古典舞中脚的基本位置名称和脚的位置特点是什么 答 脚的位置名称特点如下 1 正步 双脚并立 脚尖想身体的正前方 重心在两脚上 2 点步 在正步基础上向前 旁 后擦出后点地 重心在主力腿上 3 虚步 在点步的基础上 加主力腿半蹲 4 前交叉步 即 别步 两腿膝盖前后重叠 以左脚为例 左脚交叉于右 脚之前 用脚掌作为支撑 放置右旁 两脚距离约一拳 脚尖在同一平行线上 5 后交叉步 即 踏步 以右脚为例 右脚在左脚后侧用脚掌踏地 也可 绷脚 用脚点地 6 八字步 有大小八字步之分 小八字步 两脚脚跟靠拢 脚尖向两侧分开约一脚的距离 髋关节外旋 重心在两 脚上 大八字步 双脚脚跟一字分开与肩同宽或超过肩宽 具体要求可根据动作的大小来 规定 髋关节外旋 重心在两腿之间 7 丁字步 有左右之分 左脚在前为左丁字步 右脚在前为右丁字步 一只脚 踝关节外旋 一脚脚跟靠在另一脚的足弓处 形同 丁 字 重心在后面的脚上 8 弓箭步 是丁字步的扩大与发展 以右脚为例 右脚沿脚尖方向伸出后 膝盖弯曲成 90 左腿绷直伸长 脚尖对正前方 身体也对正前方 重心垂直于 两腿之间 要求前脚大腿平 小腿垂 开胯 膝盖对脚尖 形成前弓后绷 立腰拔 背 9 扑步 是脚的位置中幅度最大的以种主力腿屈膝深蹲 大腿与小腿相贴 臀 部接近小腿 全脚着地重心在主力腿上 要求挺胸收腹 塌腰沉髋 双手分别在一 位和二位上 伸直后展 15 论述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四个基本特点 答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四个基本特点是 1 以拧倾仰为核心的旋转舞姿结构是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第一个特点 拧倾的曲线造型是中国古典舞的基本体态 也是其旋转的基本特点 垂直 旁提 拧 倾 仰五个元素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旋转舞姿 2 发力在腰 用力在梢 走上身留下身 的旋转技法 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第二个特点 3 平衡重心 移动重心的应用 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地三个特点 4 上中下盘旋 点线面流动 的空间变化 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第四个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