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430497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钱穆国史新论记载:“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里的“此项制度”应指的是(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2. (2分)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B . 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C . 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D .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3. (2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诗句所反映的相关制度是( ) A . 科举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禅让制4. (2分)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A . 唐玄宗时B . 武则天时C . 唐太宗时D . 隋炀帝时5. (2分)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B . 打破了特权垄断C .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D . 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6. (2分)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A . 隋朝B . 唐朝C . 宋朝D . 清朝7. (2分)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B . 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C .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只有四书五经D . 参加科举的考生有希望成为政府官员8. (2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正式形成于( ) A . 隋文帝时B . 隋炀帝时C . 唐太宗时D . 唐玄宗时9. (2分)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晋惠帝B . 隋文帝C . 隋炀帝D . 唐玄宗10. (2分)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 . 秦始皇B . 隋文帝C . 隋炀帝D . 唐太宗11. (2分)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始于( )A . 隋文帝时B . 唐太宗时C . 隋炀帝时D . 武则天时12. (2分)1909年,上海的一位管家给在外地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有可能出现的是( )A . “先生,少爷中状元了!”B . “先生,报纸上说京张铁路通车了!”C . “先生,我让服装店给你赶制一套中山装。D . “先生,大小姐想从账房支钱买哥伦布发现美洲420周年纪念金币。”13. (2分)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 . B . C . D . 14. (2分)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清人纪晓岚加以改之为“十年久旱逢甘霖,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监生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A . 隋朝B . 唐朝C . 宋朝D . 清朝15. (2分)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 . 隋炀帝B . 唐太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16. (2分)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方式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 B . C . D . 17. (2分)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 . 隋文帝B . 隋炀帝C . 唐太宗D . 唐玄宗18. (2分)唐末诗人刘沧曾登临大雁塔并题诗云:“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请问刘沧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是( )A . 只有进士科科目B . 已经有了殿试和以诗赋为主要考查内容C . 考试内容在“四书五经”中出题D . 盛行八股文19. (2分)现在的“国考”和很多单位人才招聘都要面试,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也有面试。最先在殿试中面试考生的皇帝是( )A . 李世民B . 李渊C . 武则天D . 李隆基20. (2分)“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文中“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的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 ) A . 秦汉时期B . 隋唐时期C . 宋元时期D . 明清时期21. (2分)“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 .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 . 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C .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 . 有效地防止了政权被颠覆22. (2分)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 .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B .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C . 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D . 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23. (2分)唐朝的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 ,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 ;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 。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方式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 B . C . D . 24. (2分)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A . B . C . D . 25. (2分)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 . 隋文帝B . 隋炀帝C . 唐太宗D . 武则天26. (2分)如下图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A . B . C . D . 27. (2分)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A . 唐诗影响深远B .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C . 唐诗取材广泛D .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28. (2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 . 秦汉时期B . 隋唐时期C . 宋元时期D . 明清时期29. (2分)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细致、精巧)。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A . 唐诗影响深远B . 唐诗取材广泛C .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D .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30. (2分)唐掂言:“绍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写出了文人对哪一制度的重视?( )A . 科举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公九卿制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31. (15分)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魏晋以来,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材料三: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端,隋朝时创立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唐太宗又是怎么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请回答:(1)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哪一时期?(3)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说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这个目的是什么?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