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418718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中国和苏联两国改革的后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 . 社会制度的差异B . 经济实力的差异C . 指导思想的差异D . 经济与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2. (2分)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冲击的是( ) A . 赫鲁晓夫改革B . 勃列日涅夫改革C . 戈尔巴乔夫D . 东欧巨变3. (2分)有学者认为,“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A . 为了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B .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C . 帮助本国度过了严重危机D . 提出“政治多元化”的主张4. (2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属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关于它们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 . 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C . 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D . 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5. (2分)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 . 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 .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 .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6. (2分)比较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和赫鲁晓夫的改革,其共同点是( ) A . 都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危机B . 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 . 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D . 都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7. (2分)“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据此判断材料评价的是( )A .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B .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C . 罗斯福新政的利弊D .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8. (2分)“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 )A . 新经济政策B . 斯大林模式C . 赫鲁晓夫改革D . 戈尔巴乔夫改革9. (2分)“(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保罗约翰逊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材料中的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 . 延缓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B . 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C . 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D . 改变了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10. (2分)下列属于同一性质的改革是( )大化改新 北魏孝文帝改革 巴黎公社 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美国南北战争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A . B . C . D . 11. (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斯大林模式C . 农业集体化D . 社会主义工业化12. (2分)“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描述了( )A . 美国的历史B . 英国的历史C . 法国的历史D . 苏联的历史13. (2分)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不一致的是( )史实结论A共产党宣言 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B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C罗斯福新政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D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失败A . AB . BC . CD . D14. (2分)“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苏联解体B . 南斯拉夫分裂C . 东欧剧变D .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15. (2分)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A .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B .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 .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D . 执政党失去了政权16. (2分)“读史使人明智”,东欧剧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B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C . 社会主义建设应不断进行改革D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17. (2分)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新经济政策C . 斯大林模式D . 英法绥靖政策18. (2分)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与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 )A .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 . 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C . 亚非拉的独立与振兴D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9. (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A . 波兰B . 捷克斯洛伐克C . 匈牙利D . 罗马尼亚20. (2分)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A . 波兰B . 捷克斯洛伐克C . 匈牙利D . 罗马利亚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50分)21. (5分)列宁、戈尔巴乔夫是俄国(苏联)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对当时而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述。请判断谁的评述准确,并指出其他同学的错误之处:(1)(1)甲改革前国家都面临经济困难。(2)乙. 改革的内容都涉及到经济和政治等方面。(3)丙改革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丁都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2. (20分)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理顺社会关系,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1)问题一: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孝公用商鞅之法”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问题二: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明治维新实现了日本社会性质的哪一重大转变?(3)问题三: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这一时期,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问题四:根据材料四,我国城市改革侧重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比较两国的改革在具体措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3.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 1991年12月27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德国电视台发表演讲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1)材料一中提到的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后来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材料二提到的措施是哪位苏联领导人实施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结果如何?(3)苏联解体时的领导人是谁?(4)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24. (15分)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是解读历史的标尺。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他们,1329年,佛罗伦萨人在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材料二: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两极格局的瓦解又为经济全球化扫除了障碍。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材料三: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来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钱秉旦、许杰明英国通史(1)材料一中佛罗伦萨人安装机械钟的行为是受到了文艺复兴中什么思潮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何地?列举这场运动的先驱人物及代表作。(2)材料二中“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中大英帝国向全球殖民,何时成为“日不落帝国”?根据材料二中“两级格局的瓦解又为经济全球化扫除了障碍”,写出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指出准时准点的现代生活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这一事件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5. (5分)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据所学知识回答:(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分赃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两次分赃会议签订了哪些有损中国权益的条约?(2)二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哪一次会议确立的?“两极”指的是什么?两极格局彻底瓦解的标志是什么?(3)两极格局崩溃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什么趋势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什么?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50分)21-1、22-1、22-2、22-3、22-4、23-1、24-1、24-2、24-3、25-1、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