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88088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假如有一天山顶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们可能会认为北京人( )A . 会做项链,懂得爱美B . 长相像猿,比较丑陋C . 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D . 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2. (2分)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图中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远古人类图象,这种远古人类生活在( )A . 170万年前B . 7020万年前C . 7000年前D . 公元前21世纪3. (2分)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 A . 山顶洞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4. (2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蓝田人5. (2分)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陶器 铁器 石器 青铜器A . B . C . D . 6. (2分)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 . 甲骨文B . 小篆C . 隶书D . 楷书7. (2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A . 半坡人B . 北京人C . 元谋人D . 河姆渡人8. (2分)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木质工具D . 青铜器9. (2分)下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10. (2分)完全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11. (2分)“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该诗歌颂的人物是( ) A . 黄帝B . 炎帝C . 蚩尤D . 大禹12. (2分)观察漫画,这一情景是对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哪一制度的诠释( )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禅让制D . 世袭制13. (2分)柳宇同学在假期参观了我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随手拍下了下列四张照片,其中,反映河姆渡、半坡农耕生活的照片最有可能是( )A . AB . BC . CD . D14. (2分)“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由此你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A . 黄炎联盟打败蚩尤部落B . 商汤灭夏C . 牧野之战D . 涿鹿之战15. (2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 提供官职,笼络人心B . 分割土地,提高产量C . 增强国力,扩大领土D . 加强统治,巩固政权16. (2分)“天子传位,传贤不传子”是中国古代理想化的传承制度,这一情景在我国原始社会末出现过,请问这是描述的下列哪一制度( )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郡县制D . 宗法制17. (2分)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18. (2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哪一项?( ) A . B . C . D . 19. (2分)史料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征伐到洛水河边,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天子派遣使者慰问,庄王竟然开口询问代表天子政权的“鼎”之大小轻重,并扬言楚国铸九鼎易如反掌。该故事集中反映了此时哪一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 A . 禅让制B . 王位世袭制C . 分封制D . 中央集权制20. (2分)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A . B . C . D . 21. (2分)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句中天下为家的主要标志是( )A . 禅让制的出现B . 世袭制的出现C . 公有制的出现D . 私有制的出现22. (2分)根据下图所示,西周等级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A . 从上往下,第四层起是劳动者B .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广大平民C .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平民和奴隶身上D . 卿大夫的地位属于最低一层的统治者23. (2分)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24. (2分)成语故事往往由历史事件演变而来,下列成语与相关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尊王攘夷齐桓公B . 退避三舍晋文公C . 问鼎中原楚庄王D . 卧薪尝胆夫差25. (2分)下列能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01分)26. (35分)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让我们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追寻历史的足迹”,完成下面学习任务。任务一:【史料追寻历史史实】任务二:【图片解读历史现象】任务三:【材料硏读历史人物】材料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裂),掀翻一个世界。(明)李贽材料二:“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1)根据下面“史料1”示例,结合图一、二中史料3、4的内容,完成有关推论。史料1发现:一些粗糙石器,炭屑和烧骨推论: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史料3发现:推论: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2中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和使用火的遗迹,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意义。 (3)通过以上内容,写出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主要途径。 (4)图一和图四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 (5)对比图二、三形势图,指出从图二到图三发生的变化。 (6)概括从图一到图四历史发展的趋势。 (7)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7. (21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1)【方式一:时政学史】“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轩辕”指的是谁?(2)【方式二:歌谣学史】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夏桀本是亡国君,汤灭夏建商朝。纣王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制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 西周灭亡在眼前。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3)【方式三: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战国后期最强的是?(4)【方式四:材料学史】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5)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28. (20分)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的哪种制度所取代?(4)阅读材料四,如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29. (25分)“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材料一: 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 武王封诸侯,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三: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请回答:(1)这四则材料都引自我国古代同一部史书,此书作者是谁?(2)材料一中的轩辕氏是传说中的哪个人物?他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武王”实行什么制度来加强统治?请写出该则材料中的两个诸侯国。(4)材料三说明秦始皇对材料二的制度持什么态度?为此他实行了什么制度取代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5)材料四中描述的是哪一场著名战役?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请再写两个。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01分)26-1、26-2、26-3、26-4、26-5、26-6、26-7、27-1、27-2、27-3、27-4、27-5、28-1、28-2、28-3、28-4、29-1、29-2、29-3、29-4、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