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8350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岳麓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岳麓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根据考古发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 小麦B . 水稻C . 粟D . 玉米2. (2分)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A . 戎族B . 鲜卑族C . 蚩尤部落D . 华夏族3. (2分)齐鲁网是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的古代制度是( )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世袭制D . 郡县制4. (2分)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 西起临洮,东到咸阳B .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 . 西起咸阳,东到辽东D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5. (2分)电视剧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你由此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 A .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B . 商汤灭夏C . 牧野之战D . 阪泉之战6. (2分)“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指的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士族制C . 分封制D . 世袭制7. (2分)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说法中与当时实际不相符的是( ) A .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B .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 .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D . 纸币被更多的使用8. (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 老子B . 孔子C . 墨子D . 韩非9. (2分)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 A . “春秋无义战”B . “无为而治”C . “兼爱”“非攻”D . “为政以德”10. (2分)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 “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C .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D . 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11. (2分)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学,西汉统治者却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现实需要的变化B . 农民战争的推动C . 儒学自身的发展D . 统治者个人的爱好12. (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秦的暴政B . “焚书坑儒”C . 修建宫殿和陵墓D . 法律严酷13. (2分)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 东起辽东,西到临洮B . 东起临洮,西到辽东C . 东起嘉峪关、西到鸭绿江D .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14. (2分)以下汉朝时期四位皇帝按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汉高祖汉武帝汉景帝光武帝A . B . C . D . 15. (2分)史记文笔简洁,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无记载的是( )A . 尧舜禹禅让B . 齐桓公改革C . 王昭君出塞D . 汉武帝16. (2分)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什么时期?( ) A . 春秋B . 战国C . 秦朝D . 西汉17. (2分)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 )A . 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B .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C . 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D . 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8. (2分)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 . 丞相权力膨胀B .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 . 外戚专权D . 宦官专权19. (2分)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招贤纳士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建立魏国A . B . C . D . 20. (2分)曹操曾作诗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组诗歌反映的时代是( ) A . 战国时期B . 东汉末年C . 三国鼎立时期D . 南北朝时期21. (2分)如下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除制瓷业以外,南方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 缫丝 冶铸 造纸 制盐A . B . C . D . 22. (2分)小明一家准备在寒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想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 . 水经注B . 齐民要术C . 天工开物D . 本草纲目23. (2分)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 ) A . 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B . 北魏迁都的条件C . 北魏迁都的原因D . 汉化措施的问题24. (2分)我国最先把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是( )A . 郦道元B . 徐光启C . 祖冲之D . 张衡25. (2分)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书法影响深远图中作品的书法字体是( )A . 篆书B . 隶书C . 楷书D . 行书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75分)26. (15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说在承担国家所赋予他们的职务时,他们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而并没有以任何方式来争论条件的权利卢梭社会契约论(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董仲舒建议将哪种思想定为治国思想?该思想诞生于何时?何时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阅读材料二,请回答这一思想诞生于欧洲的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产生了近代美国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 (3)综合上述材料,请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分别为哪两个阶级服务? 27.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世纪-400年401年-1000年1000年-1500年所占比例50%62%71%58%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5-16世纪尊重航路开辟16世纪科学革命开始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1)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列举公元前1世纪-1000年间,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 (2)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项科技发明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过中国的原因?(两点即可) 28. (2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材料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 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材料三: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史前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方式。请写出以这种方式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两个,并指出“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据材料二,西周初年,周王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属于哪一封国?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4)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29. (25分)自古至今,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四: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小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魏主”是谁?他在诏书中推行了什么政策?他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材料二中反映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思路是什么?结合材料说说与明治维新前相比,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与明治维新同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材料三中社会主义能够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邓小平所说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指什么?这种“僵化的模式”对苏联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影响?(4)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在农业方面采取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5)综合上述改革,你觉得评价改革成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什么?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75分)26-1、26-2、26-3、27-1、27-2、27-3、28-1、28-2、28-3、28-4、29-1、29-2、29-3、29-4、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