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7856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七上唐河期中) 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都是我国境内已知的著名原始人。我们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依靠( ) A . 神话传说B . 考古发掘C . 史书记载D . 学者推断2. (2分) 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A . 石制工具B . 铁制工具C . 棍棒D . 硬质土块3. (2分) (2017七上潘集期中) 观看下图,能够代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水平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 (2017七上洪泽期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磨制工具 聚落 城市的出现A . B . C . D . 5. (2分) (2017七上辽阳期中) 秋收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互访,在餐桌上他们的食物中,应该包括( )大米饭小米粥猪肉鱼A . B . C . D . 6. (2分) (2015七上泉港月考)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种植巨大飞跃的远古居民是( )A . 北京人B . 半坡人C . 河姆渡人D . 炎帝时期7. (2分) (2016七上苏州期中) 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A . 伶伦发明纺织B . 隶首发明算盘C . 嫘祖养蚕缫丝D . 仓颉发明文字8. (2分) 你知道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是( )A . 中国人善于想象B . 华夏族是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C .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 .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9. (2分) (2016七上剑河月考) 下列制度在西周时实行的有( )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制A . B . C . D . 10. (2分) 下图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里 ( )A . 汤B . 盘庚C . 纣D . 武丁11. (2分)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大国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某国君利用管仲改革,葵丘会盟成为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这位国君是 ( )A . 楚庄王B . 晋文公C . 秦穆公D . 齐桓公12. (2分) (2018九下东台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张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主张的是( ) A . 孟子B . 韩非C . 墨家D . 庄子13. (2分)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了十几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 .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严重C . 历史向统一的趋势发展D .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14. (2分) (2014七上宜宾月考) “战国七雄”是指( )A . 齐、楚、燕、晋、吴、韩、秦B . 齐、楚、晋、韩、赵、魏、秦C . 齐、楚、燕、韩、赵、魏、秦D . 齐、楚、秦、吴、越、鲁、晋15. (2分) 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被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所采用?( )A . 商纣王B . 周文王C . 秦始皇D . 周幽王16. (2分) (2017七下莆田月考) 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吸引着中外游客到长城一游。假如你是导游,你会这样向游客介绍长城作用( )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边疆地区经济开发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完全中断了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的贸易 确保了整个明朝北方边疆的和平与安宁A . B . C . D . 17. (2分) (2017重庆)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右图所示文物,反映的基恩史实是( )A . 汉代学校的兴办B . 张骞奉命出使西域C . 司马迁采访史迹D . 西域政权使者到长安18. (2分) (2017七下罗定期末)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 的实质问题是( )A .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 .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 .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9. (2分) 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思想的核心来于( ) A . 儒家学说B . 道家学说C . 佛家学说D . 法家学说20. (2分) 从汉代到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交往活跃而频繁,下列史实错误的是( )A . 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B . 玄奘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C .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访问,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有空海和吉备真备等D .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1. (2分)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 . 甘英曾出使大秦B . 班超曾出使西域C . 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D . 东南亚曾是中国的版图22. (2分) 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A . 黑水都督府B . 西域都护府C . 北庭都护府D . 安西都护府23. (2分)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A .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 . 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C . 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D . 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24. (2分)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的设计创意,来自古代水陆两条“丝绸之路”,其中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A . 张骞B . 哥伦布C . 郑和D . 马可波罗25. (2分) 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A . 都是外来宗教B . 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不老的愿望C . 都能麻醉人民的思想D . 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26. (2分) 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是因为它( ) A . 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B . 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C . 能够测定地震方位D . 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27. (2分) 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对时间概念的把握,请问公元280年是( )世纪( )年代。A . 二世纪八十年代B . 三世纪八十年代C . 三世纪九十年代D . 二世纪九十年代28. (2分) 小刚同学为某位历史人物撰写感动历史颁奖词: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A . 刘备B . 曹操C . 诸葛亮D . 孙权29. (2分) (2016七上邵阳期末)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 )A . 500年B . 700年C . 1000年D . 2000年30. (2分) (2016七上泰州期末) 西晋统一全国是在( )A . 263年B . 266年C . 280年D . 316年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43分)31. (3分) (2017池州模拟) 2015年2月,合肥、铜陵、芜湖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安徽上榜数并列全国第一。(1) 北宋庐州(今合肥市)人 _,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人称“包公”。(2) 梅根冶依靠_(今铜陵)供应铜矿,是三国时期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3) 芜湖_创立者汤鹏,其作品既神似国画又富有立体感。32. (15分) (2015七上九台期末)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1) 诗中提到的孝文皇帝是哪朝人?他进行改革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2) 诗中提到了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3) 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3. (25分) (2016七上汕头期末) 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相继建立。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海外年轻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二:如图反映出先秦时期“马”字的演变过程。材料三:“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称风易俗,心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创立了哪一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其言行被记录于哪一部书籍?(2) 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的哪一项重要举措?有什么影响?(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董仲舒的这段话与后来汉朝实行的哪一项国策有关?为更好地执行这一国策,汉武帝在教育上实行什么重大举措?(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5)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43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