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72559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罗塞塔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应该是( ) A . 楔形文字B . 甲骨文C . 字母文字D . 象形文字2. (2分)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A . 金字塔B . 尼罗河C . 开罗市D . 苏伊士运河3. (2分)下列这些国家奴隶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希腊 印度 埃及 罗马共和国A . B . C . D . 4. (2分)张小华同学将古代埃及金字塔、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中国的甲骨文归纳为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海洋文明B . 古代亚非文明C . 古代欧洲文明D . 东西方文明5. (2分)中国同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一道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这四个国家( )A . 最早有人类居住B . 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C . 最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D . 对人类的文明贡献最大6. (2分)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你说出歌词所唱“刻在黑色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的文献是什么?( ) A . 论法的精神B . 汉谟拉比法典C . 宅地法D . 拿破仑法典7. (2分)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 A . 婆罗门B . 刹帝利C . 首陀罗D . 吠舍8. (2分)根据印度的种姓制度,国王属于( )A . 婆罗门B . 刹帝利C . 吠舍D . 首陀罗9. (2分)如图,局势动荡、世界关注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经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A . 金字塔象形文字B . 司母戊鼎甲骨文C . 种姓制度佛教D .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10. (2分)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属于第四等级的是( ) A . 婆罗门B . 吠舍C . 刹帝利D . 首陀罗11. (2分)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 . 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B . 西汉末年,阿拉伯人经过丝绸之路将佛教传到中国C . 文艺复兴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统治的根基D . 佛教、基督教和都发源于亚洲12. (2分)巴黎圣母院被法国大作家雨果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下列对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巴黎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B . 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C . 屋顶和塔楼等所有的顶端都建造尖塔D . 属典型的罗马式建筑13. (2分)波斯帝国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危及希腊城邦的独立和自由,希腊城邦中起来反抗的是( )A . 雅典和马其顿B . 马其顿和特洛伊C . 雅典和斯巴达D . 雅典和特洛伊14. (2分)共同构成地中海文明的是( )古埃及文明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A . B . C . D . 15. (2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司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上述规定应出自( )A . 资治通鉴B . 汉谟拉比法典C . 雅典民主制度D . 基督教教义16. (2分)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中“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的人应是雅典的( ) A . 所有居民B . 妇女C . 成年男性公民D . 外邦移民17. (2分)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上述材料中提及到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 A . 古希腊文明B . 古巴比伦文明C . 古代埃及文明D . 古代印度文明18. (2分)某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文明史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 种姓制度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B . 战争是传播文化的最有效途径C . 罗马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D . 希腊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19. (2分)由男性公民参加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的情境,最有可能发生在( )A . 古代中国B . 古代印度C . 古代雅典D . 古代埃及20. (2分)某同学想从下列战争中找出同一文明内部发生的冲撞,你帮他选择的是( )A . 奥斯曼土耳其攻打拜占廷B . 雅典与斯巴达争霸C . 匈奴人攻打罗马D . 亚历山大东征21. (2分)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是( )A . 359年B . 395年C . 476年D . 459年22. (2分)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A . 伯利克里B . 斯巴达克C . 凯撒D . 屋大维23. (2分)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A . 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B .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 . 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 . 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24. (2分)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 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B . 罗马人一度用武力征服了整个欧洲C . 罗马法对古代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D . 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25. (2分)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材料,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是( ) A . 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B .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C . 宇宙间唯一的神是“安拉”D . 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二、 综合题 (共3题;共35分)2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它建于12世纪中期,它的内部空间可容纳万人,60多米高的双塔虽然一直未建尖顶,但在中古的巴黎已是庞然大物。它布满门洞的雕像显得有些拘谨、生硬、装饰味过浓,而这正是那时的雕塑家们所追求的旨趣。回答问题:(1)“它”指的是什么建筑?在建筑上属于什么风格的建筑?(2)这种风格的建筑具有什么特征?体现了哪一种宗教的神秘气氛?27. (10分)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典(见下图)刻在一个黑色石柱上,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矣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伤害他人致残致伤者,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里克利(1)请写出该法典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并结合书本对“我们的制度”在民主性(进步性)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28. (15分)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网上文明古国旅游活动,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前言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产生了世界四大古老文明。第一篇:_尼罗河畔,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于此,今天我们在尼罗河下游仍能看到巍峨的建筑遗迹,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它们象征性地反映了专制君主对其臣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二篇:佛陀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印度河,乃南亚之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第三篇:_今天人们喜欢用“古巴比伦”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古巴比伦文明的辉煌和魅力。(1)依据前言叙述的河流,请依次写出它们诞生的文明:_、_、古代中国文明、_。 (2)在尼罗河畔我们能看到的历经几千年沧桑的建筑遗迹是_、_。 (3)在印度河孕育的文明中较早产生的等级制度是_,而且这里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的诞生地。 (4)“古巴比伦”文明中_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根据正文的描述,分别用一句话给第一篇,第三篇加上合适的标题,并把它们写在下面对应的位置上。第一篇:_;第三篇:_(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亚非文明古国的认识。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35分)26-1、26-2、27-1、27-2、28-1、28-2、28-3、28-4、28-5、2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