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36751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子反应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离子反应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离子反应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及其变化离子反应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授课人:何倩授课时间:2013年11月7日(星期四)第四节课授课班级:高一(8)班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使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型)发生的条件;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1.2能力目标 :通过两个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前疑问设置,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2.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反应的实质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课时对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能写出常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本课时要指导学生在电离的基础上分析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利用分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设计思路:(1)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3)结合多媒体教学,课前播放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课堂中适当使用FLSAH动画展示微观离子之间的变化,能形象生动的让学生理解反应的过程与原理。(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布置和本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探究作业,开放式的作业布置,不但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还增强了学生的课后自学学习兴趣,并能培养对化学知识的情感价值。二、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温故求新,引入新课温故:【讲】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先来复习上节课所学过关于电解质和电离的知识【投影】请同学们写出找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并写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认真思考,在草稿上完成。温故,上节课的知识是本堂课的基础。学生都能把知识回顾起来,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激发继续学习下去的信心和欲望。求新:【问】现在,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将上题中的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投影】给同学们播放BaCl2与CuSO4反应的FLASH动画。【讲】从动画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和离子的反应。学生讨论,猜测混合后的结果。认真观看动画,思考。求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求新的发现,从而引出离子反应。2.新课学习3、随堂练习【板书】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仔细思考,做好笔记。初步认识,离子反应的概念。【问】离子反应属于初中学习的四中基本反应中的哪一种?学生思考,并回答:复分解反应。温故知新,为下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引入作铺垫。【探究】请学生比较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与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现象。【讲】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没有任何现象,说明没有发生反应;而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他们发生了反应。【思考】硫酸铜为什么能和氯化钡反应,却不与氯化钠反应。以及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的实质。【讲】因为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它们能够反应。而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的实质,其实只是它们在水容易中电离出的SO42-和Ba2+发生了反应,结合成了BaSO4,而Na+和Cl-并未参与反应。【投影】Ba2+ + SO42- = BaSO4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认真思考通过硫酸铜和氯化钠不反应,与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的比较,说明两种溶液之间有时能反应,有时却不能。引出对离子反应实质的思考。通过讲解,得出离子反应实际上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结合的过程,引出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且为学习离子反应的条件做一个铺垫。通过硫酸铜和氯化钡的例子,初步了解离子方程式。【板书】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认真做好笔记【问】那么像这样的离子方程式,我们应该如何书写呢?【板书】书写离子方程式:“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例】写出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投影】1、“写”:写出化学方程式;2、“拆”:将在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3、“删”:删去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学生认真思考,并做好笔记。通过举例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来讲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让学生初步掌握,离子方程式的步骤。【练习1】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CaCO3+ 2H+ =Ca2+CO2 + H2O学生在草稿纸上完成,并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其做出的结果。练习1,让学生尝试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以抽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并及时纠正错误【练习2】判断以下离子方程式的正误。(1)铜置于稀盐酸中: Cu + 2H+ = Cu2+ + H2(2)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Ba2+ + SO42- = BaSO4(3)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Ba2+ +OH- + H+ + SO42- = BaSO4+ H2O(4)碳酸钙和醋酸反应: CaCO3 + CH3COOH = Ca(CH3COO)2+ H2O + CO2【小结】: 四个步骤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分组进行讨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代表来回答。通过分组讨论练习2,一是强化了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能力,二是巩固了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也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的精神。【问】那么一个离子方程式就只能用来表示一个反应么?【答】一个离子反应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学生认真思考。采取设问,并直接回答地方法告诉学生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并通过练习让他们去探究。【板书】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练习3】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HCl + NaOH H2SO4 + KOH HNO3 + Ba(OH)2【小结】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由酸电离出的H+和由碱电离出的OH-结合成了水的复分解反应。学生认真思考,在草稿纸上完成练习。通过练习,得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是H+和OH-结合成了水的复分解反应。【问】以上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H+OH- = H2O,那是不是所有的酸碱反应都能写成上面的形式呢?【投影】小结:H+ + OH- = H2O这一离子反应方程式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之一类酸碱中和反应。学生认真思考,讨论。进一步提问,使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了水,但并非所有的酸碱反应都能用H+OH- = H2O来表示。【练习4】写出下列物质的离子方程式:CaCl2和H2CO3反应Ca2+CO32- = CaCO3 CuCl2和NaOH反应Cu2+2OH- = Cu(OH)2 CO2和NaOH反应 CO2+2OH-=CO32-+H2O BaCO3和HCl反应BaCO3+2H+=Ba2+ H2O+CO2 分组讨论,学生在草稿纸上完成,并由每组的代表来回答。通过练习4,再一次巩固对离子反应的理解,以及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并由4个反应都是离子反应,来引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思考1】1.上述离子反应发生后,有哪些非离子的物质生成?2.如果没有这些物质生成,离子能否发生反应?如实验2-1中的反应1 Na2SO4 + NaCl。 认真思考,分组讨论,由每组推荐代表来回答。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板书】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的物质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H2O)3、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气体)认真思考,做好笔记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出离子反应的实质【思考2】上述离子反应发生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数目有何变化? 【答】总有离子的数目变少认真思考,回答问题【板书】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认真思考,做好笔记。【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 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CaO+2HNO3=Ca(NO3)2+H2O Zn+H2SO4=ZnSO4+H2 2H2+Cl2 = 2HCl 石灰石与稀盐酸认真思考,分组讨论。【练习2】下列物质间离子反应不能发生的( )A、Ba(OH)2溶液和HCl溶液 B、NaCl溶液和Ca(NO3)2溶液C、NaOH溶液和CuSO4溶液D、Na2CO3溶液和稀H2SO4溶液4、总结归纳总结本节内容5、板书设计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写 (2)拆(3)删(4)查3.离子反应的条件:(1)生成难溶的物质(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3)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气体)4.离子反应的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